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佳良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1,32(3):80-91, 99
调节定向起源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其法则网络跨越了个体、团队和组织,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解释组织现象,对管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讨论了调节定向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多层视角出发,总结了组织管理中与调节定向相关的研究,如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和战略管理等,特别关注了个体与情境之间的调节匹配,指出如何根据环境调整激励策略。此外,本文强调了集体调节定向的作用,认为集体调节定向有助于认识工作场所的激励过程。最后,本文从多层调节匹配、社会影响、动态机制和个体差异四个方面为未来调节定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可控/活性聚合技术,可有效地对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设计,制备出各种不同性能、不同组成、不同功能的结构确定的聚合物。综述了利用ATRP技术制备各种功能性生物材料嵌段共聚物、接枝聚合物、星型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经济管理》2021,43(3)
小微企业天生的风险承受能力弱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转移化解机制刚性需求相矛盾,小微金融的担保构成是影响信贷交易成功率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外源性担保不仅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曾经一度盛行的担保公司(典型的是钢贸市场担保)担保风险造成了金融机构巨额资金损失。基于小微企业的本身所属价值,运用数字技术将小微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评估折现,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全覆盖性的管理与控制,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相匹配的信贷资源提供基础,既实现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可控可化解,也有利于小微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融通资金,将小微企业的流动性、无形等所有资产转化为信贷资源,为小微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夯实可靠的金融基础。 相似文献
4.
"心理影片赏析"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应用。通过实践与探索,挖掘心理影片的丰富内涵和有利素材,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和实现心理影片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验方法进入经济学研究视野的同时,也为经济学教学的革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尝试。实验研究方式的实质就是开展一种互动练习,将学生卷入所讲授的经济问题中去,这种实验教学手段的价值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通过手工模式、计算机模式、因特网模式以及受众反应系统等各种实验模式的运用,经济学理论得以被简便的实践还原,使学生以置身经济事件的直观体验来理解经济理论,让经济学的学习更富参与度和趣味性,从而能够达成经济学教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刘桂梅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1):30-32
精神意愿是针对寿险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它既可以从中国传统激励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找到依据,又能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中找到依据。精神意愿对寿险营销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AI)通过嵌入商事仲裁的立案审查、程序运行和裁决预测等环节,有助于提升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决策的高效性、客观性与公正性。然而,AI本身在商事仲裁中的应用还面临诸多困境:大数据建设的滞后性导致人工智能推进乏力、技术缺陷克减当事人正当程序权利、技术局限消解个案正义以及技术依赖损害仲裁员与当事人的主体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AI的技术功能无法转化为商事仲裁的制度效能,因此,需要合理规划人工智能在商事仲裁中的发展路径,以避免其技术外部负面性并释放工具价值。具体而言,应当从仲裁大数据基础构建、当事人个体赋权、坚持AI的辅助定位以及算法规制四方面为AI在商事仲裁中的应用设定安全的发展路径,实现AI和商事仲裁的深度耦合与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9.
吴陈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6-17
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理论教学于趣味性实验之中的教学模式,即"操作先行"教学模式,是一种"线路连接——激趣导入——信息获取——方案研讨确定——分析与总结——巩固运用提高"的接受知识过程。先动手、后理论,在动手中学理论,能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学生获得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双丰收,增加学生的兴趣与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得以贯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潜能的开发和将来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探索翻转课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应用模式,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减轻教师课堂授课压力、增强评价考核的全面性。在应用过程中,要着力化解视频制作阶段、课程预习阶段与课堂互动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S高校的教学实践表明,技术嵌入、知识嵌入与思维嵌入是推动翻转课堂与“原理”课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顺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5(6):54-5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具有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EMs具有黏附、侵袭、血管生成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文章对VEGF与EMs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协整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运用协整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中国1981~2003年的经济增长和投入要素的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投资和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劳动力的Granger原因,但是劳动力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伟楠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67-71
小额贷款公司是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出现的,其成立之初是为了支持"三农"建设和小微企业发展,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它成为社会期待的一种有效金融模式。但是由于缺乏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专门立法,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日益暴露出风险问题,其背后是整个法律监管制度的缺位、错位。制度问题是由我国立法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定性不明造成的,文章通过对这一问题分析,提出三项制度构想:明确监管的主体和内容、确立适合性监管制度、建立激励性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通常,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无论在制订长远战略规划还是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都把增长作为首要问题。然而,一旦企业不顾一切地追求最大化的增长,融资能力往往会达到极限,从而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阻碍其进一步增长。因此,任何企业在制订增长计划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财务资源的约束,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四川长虹应用可持续增长率进行分析,试图为企业在管理增长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地整合MFA方法、DEA方法和生态效率评价法,探讨了一种绿色增长视角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并对中国1953~2012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源的经济效率、能源的环境效率和能源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定义了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投入指标是能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以及能源的隐藏流,产出指标是经济价值与环境正影响。该研究给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方法不仅讨论了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中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问题,还将经济价值、环境影响和生态代价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框架中,是一种符合绿色增长理念的能源效率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调查影响老年癌症患者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研究干预措施对缓解老年癌症抑郁症的作用,提高老年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50名老年癌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老年癌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采用X2检验。结果为:50例老年癌症患者中有抑郁症状的患者24例,抑郁症发生率为48%。影响老年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因素中,经济收入和持续性疼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12例老年癌症抑郁症患者进行疼痛干预,干预组抑郁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癌症患者相对于一般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抑郁症,影响老年癌症患者产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有经济收入和持续性疼痛,疼痛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癌症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要素禀赋结构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构建以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为变量的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模型,可以揭示要素禀赋结构变迁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态机理以及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行为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既有的要素禀赋结构下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并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而变迁。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将会造成农业经营规模偏离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政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必须建立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前提上。当前,为促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府的着力点应该是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开放、自由和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培育农业生产单位的自生能力,并建立和完善配套的保险制度和补偿机制以降低农业规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8.
岳龙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29(5):53-58
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研究了中国劳动力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变动趋势。实证结果发现,1991-2008年劳动力产业转移对GDP增长率的年均贡献达到20%以上,第三产业是未来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的主要渠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胡浩志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3):20-24
本文以"贫困增长曲线"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了1978-2006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否是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6年间,无论对于城镇地区还是农村地区,经济增长都不是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只有1978-1985年间对于城镇地区而言,经济增长才是有利于穷人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不断加深,从而部分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使得穷人从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非穷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30年经济增长奇迹”界定与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保平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22(6)
在对国内外关于"中国奇迹"不同观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中国"30年增长奇迹"进行了描述,界定了"中国奇迹"的内涵和特征,运用转型理论和增长理论对中国"30年增长奇迹"进行了理论解释,并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持续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