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骏 《国际融资》2010,(8):30-31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从长期看,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和结构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二是从短期看,宏观经济与政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家》2014,(9):13-14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战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的决定,外汇管理部门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措施,调整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政策,抑制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重点防范短期外债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在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下,短期外债管理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4,(10):110-1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寻求治理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政策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帆  王世华 《中国金融》2006,(16):53-5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近30年的时间里维持了年均9.4%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本轮经济周期中,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宏观经济基本稳定。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并不平坦,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内外部失衡,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仅会导致宏观不稳定,还会影响到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谢太峰 《征信》2016,(9):1-10
对于我国近两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学术界存在不同的判断.我认为中国当前不存在通货紧缩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规模和速度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货币政策主要侧重于总量调控,总量调控工具解决不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要想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各种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因为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业问题同样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和谐发展,而就业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环境。总之,经济环境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稳定和就业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维护金融稳定,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问题,关注金融运行中的负面影响因素,关注经济、金融制度环境问题,还要关注交叉性金融业务的风险和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基于产出缺口与AD—AS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传导,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估算我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进而测算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可接受的产出缺口区间与经济增长区间,并在AD-AS模型的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影响短期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以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最后结合实证与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杨  陈三毛 《浙江金融》2020,(1):9-19,47
本文利用中国1988~2016年宏观经济数据、金融数据,分别构建金融压力指数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来反映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和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并利用ARDL-ECM模型来分析金融压力指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深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短期会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并且对于我国来说金融深化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长期不利于金融稳定。同时,长期内金融深化可以加大普惠金融对金融稳定的有利影响,但是短期却会加大普惠金融不利于金融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短期波动和长周期下行的相交织时期,即中长期经济增长率出现周期性下行,从高增长速度向中位增长速度转轨,短期内经济又在波动。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17个季度,即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到现在,出现了趋势性回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7.4%,是第17个季度出现增长率趋缓,其中几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增长率下行幅度较大。从现有宏观数据分析,还看不出来经济增长会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不过,目前经济增长还是在政府的合理预期区间之中。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主席在全球金融峰会期间表示,要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利用货币财政手段,促进经济增长,防止全球性经济衰退。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这将有力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这表明,中国将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一、金融稳定作为政策目标:中央银行的角色在有效微观监管和宏观经济稳定共存的情况下,金融体系一定会稳定这一理念受到最近这次金融危机的挑战。本轮金融危机以前,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主要针对单一机构的风险(如BASELⅡ中所列明),宏观经济政策致力于保持价格稳定。这种做法在经济金融平稳运行时期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相联系的,银行卡业务更是与宏观经济,特别是消费市场的状况紧密相连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对中国经济的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依旧稳定在8%~10%的增长区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将保持12%~13%的增长,全国大中城市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例将继续增长,借记卡、准贷记卡和贷记卡等银行卡业务量也将随之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5.
投资文摘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14-115
观察短期经济运行要有长期视角作者: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处: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http://www.macrochina.com.cn)判断经济运行趋势,不仅需要短期视角,更需要长期视角。长期视角就是看决定经济运行中的长期变量是否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说,长期变量是指收入分配和城乡人口比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新困难、新挑战,要着力减少和避免出台具有明显收缩效应的政策措施,遵循经济规律,坚持依法行政,寓管理、监管于服务之中。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技术革新和高质量发展呼唤金融系统的改革创新,建议金融业能够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四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7.
石洋 《国际融资》2010,(11):29-32
在经历了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有的国家和地区还在痛苦之中,有的国家和地区虽然经济复苏,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二次探底、欧洲债务危机、第三次大萧条等等新一轮的世界经济问题使原本复苏非常快的中国金融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大的调整?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如何?我们应该如何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在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秋季论坛上,来自经济金融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关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金融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谢欣烨 《中国外资》2022,(14):139-141
不良贷款率的不稳定会对经济产生潜在的严重后果,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变量对不良贷款率会产生显著影响,加强宏观经济的风险控制,可为全球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性提供稳定支撑。  相似文献   

19.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对于就业的稳定、居民收入的增长,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运行特点分析了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需求收缩面临的压力、预期指标的变化等,探讨了重点金融支持政策对稳定经济大盘的促进作用,并从宏观经济稳定、金融风险形势、科技金融发展、征信服务体系等方面具体剖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发挥金融支持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步入“过剩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增长问题,应加快构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机制。长期稳定发展机制的主要内容是:(1)塑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环境:以“需求”、“供给”双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体系。(2)培育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之源: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