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伪劣商品即使没有销售,但货值金额在15万元以上,其责任人将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高院、高检日前作出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0日起施行。解释对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规定要对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行政机关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规定》指出,对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3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得以继续的;4.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5.三次以上…  相似文献   

3.
周健 《大众标准化》2006,(10):35-36
为了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专门设定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各种犯罪行为,直当受到刑事追诉的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为了实施刑事司法的需要,也为了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第十六讲产品质量刑事责任 为全面贯彻<产品质量法>,严厉制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1993年7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补充和完善我国的<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对<刑法>的修订.新<刑法>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吸纳于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该节自第140条至第150条,共"条.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了与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内容衔接,200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了<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于2001年4月10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贯彻《产品质量法》,严厉制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1993年7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补充和完善我国的《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对《刑法》的修订。新《刑法》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吸纳于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该节自第140条至第150条,共11条。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了与新修订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其中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立案标准(以下简称立案标准)就涉及到质监部门。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如何有效遏制伪劣商品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本文拟就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罪名及犯罪四个构成要件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1、没有形成全社会抵制伪劣商品的氛围。伪劣商品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对于伪劣商品全社会都深恶痛绝,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都抵制伪劣商品的气氛,一些地方政府考虑自身的短期政策,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号,明知一些企业或个人在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或销售伪劣商品,不仅不加制止.反而出面充当保护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市委、市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下,在技监、工商、烟草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我市公安机关始终把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作为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加大破案攻坚力度,不断提高打击的质量和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局经侦处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仅9个月时间,就破获各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1  相似文献   

10.
2001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1.
自80年代初,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在我国萌动以来,打假治劣的工作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十多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这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作,从立法方面,先是国务院出台了《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后又实施了《产品质量法》,还颁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最近在新《刑法》中,更增加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从管理体制方面,先是设立了标准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刑法》都有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规定,这些法律颁布实施已有一定的时间了,但仍有许多消费者对什么是伪劣商品并不十分明确,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下列十四类商品属伪劣商品:一、失效、变质的商品;二、危及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商品;三、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商品;四、冒充优质或使用伪造许可证的商  相似文献   

13.
(2001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8次会议、2001年3月30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84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10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4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8次会议、 2001年3月30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8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4月10日起施行。 二00一年四月九日 为依法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14.
全国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把依法打击假冒商标、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活动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打击力度,侦破了一大批制售假、劣商品犯罪案件,摧毁了一批制售假、劣商品的犯罪团伙和窝点,为国家和企业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配合了全国的“打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高检院先后发出了《关于加强对假冒商标犯罪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关于依法惩治边境贸易中假冒商标、销售伪劣商品犯罪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北京电犯罪分子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何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合格产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此作出明确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作出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这个自4月10日起施行的司法解释规定,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根据这个司法解释,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以假充真…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主席江泽民不久前签署颁布的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刑法单列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并将其作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首项。这一重大举措,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制假、售假犯罪行为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武器。修订后的刑法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共计11条。其中最低刑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刑为处死刑。本刊特将此节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7.
国家技术监督局对什么是伪劣商品界定的范围是:一、伪劣商品范围:1.失效、变质的商品;2.危及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商品;3.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商品;4.冒用优质或认证和伪造许可证标志的商品;5.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或以旧充新的商品;6.国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二、经销下列商品经指出不纠正,即被视为经销伪劣商品:1.无检验合格证,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  相似文献   

18.
实行“连带责任制”: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不仅对商品的生产者进行判决,还要判决商品的零部件提供者、原材料生产者以及商品的销售者。处以高额罚款:在美国,对生产批发和销售伪劣商品者,除判处监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江西泰和县标准计量局采取“两手抓,抓两头”的办法,即一手抓扶优,一手抓扫劣;一头抓生产企业,一头抓销售企业,切实堵住伪劣商品的“源头”,遏制伪劣商品的流通,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他们派出质量监督人员深入县内各生产企业帮助建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帮助企业严把原材料进厂的验收关、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关、产品出厂的检验关,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现在,该县主导产品合格率已达100%。乌鸡  相似文献   

20.
国家技术监督局以第引号局长令的形式发布了经国家经贸委同意的《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人《办法》规定,凡是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的产品,只要用户、消费者发现有质量问题,就可以向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诉。对申诉的处理,《办法》根据不同情况也做了明确规定:凡是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要求及时移送司法机关2凡是属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要求予以行政处罚2凡是对用户、消费者造成伤害的,要求及时予以调解解决。另外,《办法》还对产品质量行政调解、产品质量检验以及技术监督部门处理产品质量投诉的程序、时限等作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