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是市场系统的客观性,才决定了描述和演绎它的那套理论-经济学,有资格进入科学的殿堂。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总结。对世界上本不存在的东西进行构筑,无论其工程多么成功,多么伟大,也不是科学自身。如何某项工程的实施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信仰为代价的话,那么它在被实施以前就更要斟酌一下得失了。双科学更崇高的理念-道德,此时则应当出面主持一场所有相关参加的这样辩论和抉择:是保留传统还是投入变革。科学只是提供给人们以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由逻辑组成的信息,它自身从来不会产生强迫人们去改造自己的欲望。一些人以科学的名义去“征服”,与运用别什么什么武器去“征服”没有根本区别。经济学,如果安于自己的一门科学学科的身份,也应当责无旁贷地信守着以上的戒律。经济学的科学性,是以它所要描述和演绎的那个对象,即“市场系统”的客观性为先决条件的。市场系统应当是一个可以从它处身的地方被剥离开来,体现为一个独立体系的系统,它应当有自己清晰的边缘;它应当能够或最终能够借助数学逻辑所演绎。今后,“经济学丛林”应当去伪存真。这一工程应当逐一从考查理论对象的客观性开始。  相似文献   

2.
应本人的一再恳求,感谢编又腾出一页宝贵的版面让我说一说哲学层面的话语。在这种刊物上说哲学似乎不太合适,但也并非毫不搭界。本刊10月所刊登的“市场系统的客观性与经济学的科学性”,在哲学层面的用意就是,经济学抽象到只有那个既矛盾又统一的“经济人和价值”这一层面上,才是找到了经济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弗里德曼曾说,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准就是它能够预测。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回到2009年年初,他会如何预测2009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呢?如果读者不怕麻烦去查看这些预测记录,会让我们觉得经济学离一门科学的距离似乎还相当遥远。聊以自慰的是,大名鼎鼎的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们面对英国女王的提问也无言以对:“为什么你们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预测到了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中,“贫困”就是每人平均年收入低于多少元,但这不能真实地把握贫困的实质。富裕与否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住房条件、人际关系诸多方面的综合指标。在某地月亮山区计划乡, 199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 52元,然而,这里却有着世界上最清洁的空气和水,人们享受一种格外自在和自由的人生,人们普遍善良、长寿 (1992年普查,月亮山区有 25个百岁老人 )。这应当说是一种“富有”。   当然不是说就让它贫穷下去。“贫”固然应当“扶”;但是,这种“扶”首先不应破坏人家原先的“富有”。因此,应当“确立文化平等的观念”,如果“贸然来一…  相似文献   

5.
因为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所以它必须是不矛盾的演绎逻辑的体系。社会科学还是一门经验科学,因此,作为已知条件的假设必须是以经验性事实为基础的,结论命题必须是参照经验性事实可以反证的。一般说来,在科学方面,与理论设想的构思相比,验证它则更为困难。然而,理论的设想是以经验性事实为基础的演绎逻辑的体系,它是经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直到二十世纪末,它距离现代力学理论那么经得起推敲的逻辑体系还差得很远。卡尔·波普( Karl R. Popper)认为经济的发展历程现在仅仅是“进入了牛顿革命的前夜”。如果把力学比喻为一出完整的《哈姆雷特》,现在的经济学还没有发展到主人公获知亡灵暗示的那一幕。   经济学既然还没有真正精彩登台,怎么会有经济学家上来宣布经济学这出大戏已经终结了呢?   我体会《经济学的终结》的作者(美国)迈克尔·佩雷曼教授可能要终结的是迄今为止处于主流地位的那些经典经济学家们用以构筑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那种方法,那种一脉相承、用韵味十足的科学主义手法建立宏大体系的执着(甚至可以称之为偏执)努力。在阅读后,果然验证了我的想法。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解释他的写作目的,就是:“只要流行的传统经济理论阻碍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新机会和新方式,它就意味着是一种威胁。从这种精神出发,本书呼唤经济学的终结,并要求经济学向一种全新的、但尚不明确的组织我们物质生活的方式开放。”   你看,经济学毕竟不是巫术,因此,它不应当被终结掉,而是让构筑它的人们改一改工作方向,要使经济学向能揭示经济生活的规律方向发展,而不要一味地去攀附或修补大师...  相似文献   

7.
郑景昕  梁海松 《英才》2011,(9):92-93
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是复杂系统,不能简单的用科学去解释,中国实际上是唯理主义的受害者。一个制度经济学学者的探索与见地。如何把文化做进产品中去?这成为了当前不少中国企业品牌化发展的拦路虎。如果再从全局去看,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之后,中国企业要想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竞争地位,最大的障碍绕不开的还是文化。  相似文献   

8.
车于  杨与肖 《经营者》2010,(18):32-35
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车型,在诞生之时便是个离“径”叛“道”的野小子,就如同它的英文名字“OFF—ROAD”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样,离开道路,不受约束地去驰骋、去征服,这才是越野车所带给人们的真正快乐。  相似文献   

9.
●引子 商场如战场,稍有差池便会遭受灭顶之灾。在这一市场铁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曾经多么辉煌,都无一幸免。 如果倒退十年,大多数国人或许还从未听说过“八佰伴”这一概念,然而今天,亚洲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人们对它却是耳熟能详,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第一家  相似文献   

10.
“木桶理论”与企业减员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木桶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板.它给人们的启示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内“最差”分子的水平,决定着企业的整  相似文献   

11.
瞩目感受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国 《企业研究》2001,(10):17-20
新世纪买什么?买感受,买情感, 买高兴。  “个体认知有限定律”使真理与被 当作是“真理”的产生差距,好产品与被 当作“好产品”的产生差距,于是就有一 个产生利润的巨大空间,应该由谁去占 领?  以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增长点?  科学的先进性、经济的效益性与 感受的幸福如何统一?  感受是一个崭新而巨大的市场。  研究感受是新的思路,可以避免 “科学异化”。  研究感受可以还需求以本原,抓 住市场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2.
《厂长经理之友》2012,(11):54-55
“在人生的头30年里,你养成习惯;在后30年,习惯塑造你。” “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够真正改变世界。” “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 “如果你不忙着求生,你就在忙着求死。” “活着就要改变世界” ……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摩拉·纳斯鲁丁正骑着他的驴走路,一个朋友问道:“纳斯鲁丁,你去哪里?”纳斯鲁丁说:“告诉你实话,我不知道,所以不要问我,问这头驴。”那人被弄糊涂了说:“你是什么意思?”摩拉·纳斯鲁丁说:“这头驴既强硬又顽固,它总是制造麻烦。当我路过一个市场或城镇时,如果我坚持走这条道,它就坚持要走另一条道,在市场里它变得滑稽可笑,我也就成了笑柄。  相似文献   

14.
不能离开发展来讲增长,我们应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突然发现一眼油井,一个金矿GDP就上去了,但这并不等于发展,我认为的发展的本质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的提高。离开教育去谈发展去谈增长,有可能这个增长是无效的增长。我要讲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增长的关系。这几年我经常听到的是“速度就等于增长,增长就等于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我们中国人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观,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符合自己国情的逻辑。现在世界上美国的经济学理论占主导地位,一会“通胀”、“通缩”、“流动性陷…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被人们认为是最具活力与潜能的经济增长点,有人誉之为“朝阳产业”。如果我们用经济学的角度去观察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看到旅游将是第三产业中颇具魅力的“成长型产业”。  相似文献   

16.
一、旧有的物业管理体制模式,正遇到难以绕过的瓶颈“改革”是引领物业管理体制“发展”的“魂”。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灵魂,他就是一具僵尸。那么,一个体制,如果没有了“魂”,它会是什么7大家不妨去想像。  相似文献   

17.
统计与数学     
吴喜之 《数据》2003,(10):40-41
数学是至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最丰富的而又最纯粹的逻辑体系,任何称得上"科学"的体系都需要数学来描述其模型.纯粹数学和其他学科不同,它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演绎,即从假设的模型或条件来推导出具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法与经济学 法与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大家经常所说的“法治”(rule of law)、“依法治国”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法与经济学内在要求的体现。如果要给“法与经济学”下定义的话,那么“法与经济学”就是非市场经济学的特殊领域,就是法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law)。耶鲁大学的Guido Calabresi曾  相似文献   

19.
小辞典     
《价值工程》2004,23(9):114-114
●世界上又有更多的国家和更多的人关注“工程经济分析”与“价值工程”●技术经济的看家本事是工程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它的核心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根据各种可供选择的价值与成本比较,进行决策,从私人投资到公司资本预算,决策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在公共或私有部门的各个层次上,都要面临决策问题。——[美]·L·里格斯《工程经济学》小辞典  相似文献   

20.
借贷记账法是世界上通用的记胀方法,它的记账规则简洁、明了,其会计科目的设置分类也更科学。但什么是“借”,什么是“贷”,“借”、“贷”除了做为记账符号外,在理论上有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呢?笔者在学习探索中发现,借贷记账法之所以成为公认的最佳记账方法,是因为借贷这一对立统一关系直接地反映了会计核算的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属性,即资金运动的起点、方向和终点。按着这一观点可以分析出“借”、“贷”的内涵:借是资金的流向,是资金运动的终点;贷是资金的源头,是资金运动的起点。无论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多么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