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浸洗法又称药浴法,就是将鱼类集中于较小水体中,以较高浓度的药液,经过适当时间的浸洗(时间的长短,随鱼体大小、体质强弱、药物浓度、水沮高低等情况而定),将鱼体表和鳃部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杀死。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鱼种下塘(网箱)时,进行一次严格的药物浸洗,是获取高产、高效一必行的技术工作。现将几种药物浸洗法介绍如下: 1、高锰酸钾浸洗法:浓度为20ppm,  相似文献   

2.
<正> ④用呋喃唑酮20ppm浸洗:与前述鳖体消毒相同。每天浸洗1次,连续浸洗3次作治疗。 ⑤用呋喃唑酮1.5ppm~2.5ppm全池遗洒:治疗比预防浓度加大,最好先浸洗,再用呋喃唑酮全池遗洒,效果更为显著。 ⑥ 用红霉素1.5ppm~2.5ppm全池遗洒:通常在泼洒药物以前,先将病鳖池的水质调节到PH7.5左右,红霉素才能显效。发病早期用1.5ppm浓度较宜。 ⑦用“白点灵”防治:用2ppm~4ppm浓度全池遗洒,连续用药3天。再用此药拌饲料内服,每50公斤雅鳖每天用药粉1克~2克,连续用药5天~7天。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严格鱼种投放前的消毒处理1、用盐水浸洗。购进来的鱼种就有可能是病原体携带者,还有捕捞、运输等操作难免使鱼种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伤,所以用盐水浸洗既可杀死携带来的体表病原体,也可使鱼伤口得到收敛,促进愈后。具体操作方法是:用3%—5%盐水视水温而定浸洗15—20分钟,浸洗鱼密度不能过大,以免缺氧造成不必要的的损失。鱼种刚接触盐水时会乱蹦乱跳,一会就会平静下来,如在预定浸洗时间内出现第二次狂蹦,则应立即捞出放入鱼塘。  相似文献   

4.
冬放鱼种消毒一般采用药液浸洗法,即将鱼放在较高浓度的药液里,经过适当时间的浸洗,将鱼体表的病原体杀死。常用消毒药物的浸洗浓度和时间如下:#、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加入#$克漂白粉+含氯-$),,搅拌均匀后放入鱼种浸洗。当水温在#$%#&.时浸洗"$%-$分钟,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硫酸铜每立方米用药(克,水温#$%#&.时浸洗"$%-$分钟,可防治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鳃隐鞭虫、口丝虫等。-、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克和硫酸铜(克,浸洗"$%-$分钟。该方法除了能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外,还能防治由原生动物引起…  相似文献   

5.
一、抽筋猪肉开边后,洗去蹄上的毛、血与污垢,然后用尖刀在筋头左右两侧划破皮层,抓住筋头,再用刀割断蹄尖与跨筋间的联系,抽出蹄筋,切会向头。二、浸洗将生石灰与水按4:96的比例配成石灰水,并将水温升至30℃-40℃,然后将鲜蹄筋放入石灰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并反复援洗至油迹洗尽为止。三、刮油修整刮去蹄筋上叉筋间与背面的油膜,并修剪整齐。四、再次浸洗将修整后的蹄筋浸入冷石灰水中(配制方法同上)搓洗,直到将油皮、油脂清除为止。若在石灰水中加入少许明矾,效果更好。五、硫磺熏色将浸洗后的蹄筋在竹筛内摆匀,送入熏房或…  相似文献   

6.
<正> 一、浸洗法 ①漂白粉100克,食盐75克,90%晶体敌百虫3克,溶于12.5千克水中,浸洗鱼体3分钟,可治疗鱼体表孢子虫病。②漂白粉10克/立方水,硫酸铜8克/立方水,分别溶解后混合,在水温15℃时浸洗鱼种20-30分钟,预防烂鳃、赤皮、车轮虫、斜管虫、隐鞭虫、口丝虫等鱼病。③硫酸铜500克/立方水和醋酸500克/立方水混合,浸洗1—2分钟鱼体,可杀灭小瓜虫等原虫。  相似文献   

7.
一看水温用药。水温是影响化学物质反应速度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 ,温度低 ,药效弱 ;温度高 ,药效强。温度相差 1℃ ,其反应速度约相差一倍。一年四季中 ,鱼池的水温差距很大 ,如果治疗鱼病时 ,不管水温高低 ,采用同样的用药量 ,那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如用硫酸铜治疗口丝虫病 ,夏季只需 0 .5ppm浓度 ,而冬季则需 1 .4ppm浓度。如果将冬季用药浓度用于夏季 ,将会产生药害事故。又如用 1 0ppm浓度漂白粉浸洗鱼种 ,在水温 1 0℃~ 1 5℃时 ,浸洗 2 0~ 30分钟。在水温 1 5℃~ 2 0℃时 ,浸洗只需 1 5~ 2 0分钟。这种浸洗时间…  相似文献   

8.
吴源天 《农家之友》2007,(9S):37-37
实践证明,即使是很健壮的鱼种,也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病原体。用药液对鱼体进行浸洗消毒,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浸洗消毒液的配制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即使是很健壮的鱼种,也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病原体。用药液对鱼体进行浸洗消毒,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浸洗消毒液的配制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食盐也称氯化钠,在水产养殖中常被用作消毒、杀菌或杀虫。其具有来源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疗效较好、无副作用等优点。下面把食盐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如下:1.鱼种投放前,用3%-5%的食盐浸洗10-20分钟,可防治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和真菌性疾病,浸洗时间随水温高低而定。2.亲鱼发生肤霉病时,用7%的食盐水,在水温15℃时浸洗病鱼10-15分钟或用400mg/L小苏打和400mg/L食盐混合剂浸洗病鱼30分钟。  相似文献   

11.
一、冬眠乌龟 有人以为乌龟冬眠后不吃不喝不动,新陈代谢缓慢,无须采取防病措施,结果开春后稚龟73%,成龟5%患了赤霉病。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科协养龟场采取中撒放高锰酸钾(20000倍),并每20天换一次温度相同的水。开春乌龟苏醒后,再用5000信高锰酸钾水或生理盐水浸洗一遍,防病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正> 食盐,呈白色结晶粉末或块粒状,无臭,味咸,在水中易溶解,学名为氯化钠。食盐除人民大众食用外,还是防治鱼病的一种廉价良药。现根据养鱼户多年来用盐防治鱼病情况和有关资料整理介绍如下。一、浸洗法浸洗法是在一定的容器内,配以较高的药物浓度,用较短的时间,强制鱼类受药,从  相似文献   

13.
<正> 生产实践证明,防治网箱饲养鱼类发病,可采用高浓度负压浸洗法,这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而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它同传统的挂袋及泼洒方法比较、优点在于克服了因网箱内外水质交换及药物扩散而产生的难以保证鱼类防病所必须的药物有效浓度及浸洗时间。而且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小、时间短、操作过程中不伤鱼体。操作过程为:  相似文献   

14.
黄鳝。1、用400ppm食盐和400ppm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可预防水霉病;2、用5%-10%食盐水擦洗患部,或把病鳝放入3%~4%的食盐水中浸洗15~20min,可防治赤皮病;3、每50kg黄鳝用食盐25吨、大蒜250g捣烂后抖饵投喂,连喂3~5d,可防治细菌性肠炎;4、用3%-4%食盐水浸洗5~10min,可防治打印病;5、用3%-4%食扑水浸洗病鳝5~10min,可防治蛭病。  相似文献   

15.
<正> 泥鳅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美称,这正是其价值上扬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养殖户对其发病却一筹莫展,今介绍泥鳅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以供养殖户参考: 1、水霉病由水霉、腐霉等真菌感染所致。鳅卵在孵化过程中易感染。防治:①鳅卵防治用6.6ppm浓度碱性绿浸洗10—15分钟,连续二天。②也可用440ppm的食盐加400ppm小苏打浸洗1小时。病鳅治疗:①用0.1—0.15ppm浓度的碱性绿全池泼洒。②用0.3%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相似文献   

16.
《渔业致富指南》2002,(17):50-50
<正> 一、用药方法 1.浸洗法或药浴法 方法:将动物集中在较小的窗口内,在较高浓度的药液中进行短期的强迫药浴,以杀灭动物体外的病原生物。 优点:用药量少,不影响水中饵料生物的生长。 缺点:不能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 适用范围:转运或运输前后以预防为目的的消毒。 注意事项: 流水养殖的水体内,降低水位,停止流水或减慢流速后全池遍洒药液,浸洗一段时间后再恢复水位和水流;  相似文献   

17.
“爆料:注意看瓶盖四周,有一个小小的方块。若是两条线相连,必有“再来一瓶”!”日前,一则“价值3元的帖子”在网上流行,此帖专门传授康师傅茶饮料“再来一瓶”的秘籍。  相似文献   

18.
<正> 中草药液消毒鱼体安全可靠,防病效果良好。 1、大黄 捣碎,加适量水,煮沸10—15分钟,取其药液配成10%浓度的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 2、枫树叶 每百公斤鱼种用枫树叶1000克,铁苋菜4000克,加水煎汁,取其药液配成5%的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5—10分钟。 3、大蒜 每百公斤鱼用蒜头1公斤或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储备粮每年轮换任务的频繁发生。粮食的质量检验工作备受关注。由于收购工作数量大.批次多,车次多,特别是在入库环节上,时间紧,任务重,入库季节集中,若是每车次都要详细进行仪器操作,不但影响入库进度,而且对该车次的局部问题不能有效控制(如局部水分高、杂质多、甚至出现掺杂使假行为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火,从古至今,在人类的生活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好了对人类有利,但若是控制不好,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在陕北地区,这里的山连着山,若是发生火灾切得不到及时的扑救,那么后果就是不堪设想的,与其在发生火灾时对其实施有效的救灾,远不如在火灾发生之前就做好防御工作,将影响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