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州县是桂北农业大县,近几年,县委。县人民政府牢牢把握机遇,大胆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以发挥资源优势为立足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主攻方向、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为根本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了农业发展步伐,农业主要指标有了较快的增长:1997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4.54亿元(90年价),比1995年增长45.54%;粮食总产量43.7万吨,增长7.9%;水果总产量10.9万吨,增长75.8%;生猪出栏增长12.5%;牛出栏增长61.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1%。农业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2.
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一直呈现较大幅度的周期性波动,长期来看,农业具有增长趋势,不同阶段的农业增长有起有落。以1952~2011年间(1952年为基期)的农业总产值定基指数为原始数据,采用农业的7年期中心化移动平均增长率来表示农业的长期增长,以农业增长率的7年期滚动标准差系数度量农业的周期性波动,建立基于1956~2008年期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运用差分GMM估计方法,首次从一般意义上实证考察了中国农业周期性波动对农业长期增长趋势的影响,试图对农业周期性波动是否会影响农业长期增长趋势以及如何影响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结果表明,总体上,农业的周期性波动对农业的长期增长具有正面影响,不同区域不存在异质性。从分段样本考察结果看,不同阶段由于农业制度变迁导致二者关系发生了变化。1981~1990年和2001~2008年两段期间由于先后实行农村的经济制度从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导致农业的周期性波动对农业的长期增长具有负面影响,其余期间表现为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藤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4年藤县农业综合开发产值占当年农业总产值62.66%;1991年至1994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8.41%,年均增长21.29%;农业商品率从1991年38%提高到1994年62.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17.80元提高到1158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财政投资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1986—2006年农业财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以支农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研投资为代表的农业财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稳定的协整关系。尤其是农业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显著、滞后期短,发挥作用持续时间长,但其整体投资不足,有向基建投资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探讨农业政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农业大省江西省为例,在分析农业收入和农村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索洛增长方程分析农村政策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通过耦合系数进一步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结果]1995—2017年江西省农业和农业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呈增长趋势,其中1997—2000年政策的贡献率为负,因为在此时期江西省农业因灾害影响,其他时间段的政策贡献率均为正,以2012—2014年政策的贡献率最高,为773%,这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波动一致; 此外耦合系数表明1995—1996年、2004—2011年、2012—2014年和2015—2017年4个时间段内政策的变动较高地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综合来看,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采用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密切相关。[结论]今后新农业政策的推行应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减负,农业发展,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我市“三高”农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赶超“四小龙”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大提高。199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362.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07%,比1978年增长34倍。其中大农业总收入44.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9%,比78年增长8.32倍;大农业产值(按90年不变价)38.91亿元,比上年增长5%,比78年增长1.13倍。农民人平年纯收入2114元,比78年增长8.13倍。农业商品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提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扭转了我国农业长期缓慢、停滞的被动局面,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粮食产量连续数年超常规增长。从1979年到1984年,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了6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第一次突破了4000亿公斤大关,全国人均粮食接近400公斤,基本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世界上虽然还属于较低水平,但对我国这样一个占世界耕地面积7%,而人口占世界22%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是  相似文献   

8.
藤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丰硕成果。96年农业综合开发产值占当年农业总产值70.8%,91年至96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农业商品率从38%提高到6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17.8元提高到1905元,年均增长25.26%,其中有13O0元来自于农业综合开发收入,占6824%。该县实行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是:一、工程化开发。藤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331322891程”:即用5年时间实现拥有肉桂林3.3万公顷,八角1.3万公顷,水果2万公顷,冬菜2万公顷,年外销花…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农业信贷为出发点,以陕北地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农业信贷与农业生产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以求对农业信贷在农业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科学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强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2000~2013年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比较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经济水平等2个农业指标,分析比较2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差异,用以解析四川省与广东省农业经济差异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水稻等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与以生猪等肉类为主的畜牧业上;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粮食、水果为主的种植业与以水产品为主的渔业上。其中,种植业的增长对2省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均是最大,四川省的畜牧业、广东省的渔业对农业经济也有一定影响,而2省的林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均为较小。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2000~2013年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比较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经济水平等2个农业指标和2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差异,用以解析四川省与广东省农业经济差异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水稻等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与以生猪等肉类为主的畜牧业上;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粮食、水果为主的种植业与以水产品为主的渔业上。其中,种植业的增长对2省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均是最大,四川省的畜牧业、广东省的渔业对农业经济也有一定影响,而2省的林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均为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一) 辉煌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渡过了第35个春秋。在这35年里,我国农业虽然几经曲折,但仍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35年来,我国农业有了巨大的增长。农业总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1949年为428亿元,1979年增长到1,58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5%。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速度是比较高的。在1949——1979年期间,日本增长2.7%,苏联增长2.5%,美国增长1.9%,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其中长期的抑制作用为12.4%,短期为3.9%,当滞后期为两年时,抑制作用尤为显著。[结论]经济增长会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的增加,而科技投入则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有效地抑制作用,因而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来降低农业碳排放。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门槛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2002~201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以农村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以考察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第一,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第二,当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跨越第一门槛值后,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高于第二门槛值时,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第三,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人力资本的耦合协调度普遍偏高,并且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人力资本耦合协调度偏高的省级行政单位也倾向于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东兰县是个大石山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东兰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推行计划经济的的弊端,从山区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化被动为主动,变阻力为动力,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实行多层次的综合开发利用,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山区经济发展的路子,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1992年与1985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2倍多,工业总产值增长7.4倍,乡镇企业增长27.8倍,县财政收入增长2.2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2倍。我县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变化,主要是利用山地资源,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农业的先进生产力。一、浦东新区家庭农场的基本现状浦东新区家庭农场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号召以来,在浦东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经过努力发展,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取得了不俗的成  相似文献   

17.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建设农业强省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和技术应用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两大主题,扎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全省粮食总产连续8年丰收、6年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国三大垦区之一——黑龙江垦区为研究样本,以1991-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以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为基础的JJ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VEC)检验了我国垦区农业科技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与短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垦区农业科技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看,垦区农业科技总额投入、教育投入、农业机械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化肥投入与经济增长呈显著负相关;从短期看,垦区农业科技总额投入、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农业机械投入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化肥投入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表明我国垦区农业科技教育投入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农业科技总额投入、教育投入的效果存在时滞性,机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潜力较大,农用化肥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虽然比较显著,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垦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广东农业总产值解放30年来平均每年增长3.7%,总的增长幅度不算太小。但从1966~1979年,我省农业总产值只增长29.4%,而同期全省人口却增加了34.4%。由于人口的增长大于农业的增长,所以各种农副产品的平均每人占有量,比文化大革命前下降,造成了人民生活和市场的全面紧张。广东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人多地少,农业生产门类繁多,结构复杂,毗邻港澳外贸方便。这样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若发展商品生产则有很大的优势,若搞自给自足式的自然经济,则处于劣势。我省在“一五”和三年调整时期比较好地发挥了这种优势,农业发展的速度就较高。以  相似文献   

20.
从增长方式的一般概念出发,我们将以要素增量为主所获的增长定义为粗放型的增长,而把以要素效率提高为主所获得的增长定义为集约型的增长。目前,我国农业正经历着由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向以效益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也正由一个提供“米袋子”、“菜篮子”的基础行业变为一个能提供效益的巨大产业。与这种变化相适应,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扶持、保护农业发展方面所应采取的方式和市场取向也要有所调整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