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的融入是旅游发展的必然.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广西地区,民俗文化占据着主要地位,尤其是在民族自治县地区.在景区中注重对民俗文化体验的建设不仅能满足旅游者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手段,文章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金秀县”)莲花山景区为例,分析其对民俗文化体验的运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而极具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当地乡村对民俗文化认识不足或不到位、盲目追求现代化建设,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效益。应重视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杜绝生搬硬套,野蛮开发,达到营造合谐社会,民族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旅游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文化底蕴深厚,科技资源优势较强,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本文以南京红楼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基于体验真实性理论,对南京红楼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提出了提炼文化元素、形成文化标志、构建南京红楼民俗文化产业园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以深圳历史民居——鹤湖新居为研究对象,基于其保护与开发现状,将其打造为深圳民俗文化创意园。通过"休闲体验式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产业"的模式,以旅游带动产业经营、以体验作为营运基础,形成深圳重要的旅游文化产业,同时为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民俗风情旅游活动的开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是新时期我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风情旅游的主要探索方向。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将陇南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作为研究案例,针对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加以探究,重点论述了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向和深度开发的策略,力求能为各民族地区开发民俗文化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随着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停含量的提升,类型多样并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以其强烈的文化差异性带动着民族旅游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旅游的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带来了各种影响,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趋同和改变,导致了民俗民风商品化,民族文化庸俗化.在开发和保护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时,应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当地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8)
民俗是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被广大的人民群众传承、创造和享有一种悠久的历史的国家民族的生活文化。国家和地区民俗民俗风情的独特性、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民俗体验的愉悦性决定了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现如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但可以转变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带动饮食、住宿、娱乐、购物、交通、通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促进旅游业在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想办法挖掘民俗文化之精华来吸引旅游者,已成为当下各国旅游业相互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孔佳 《商》2014,(24):97-98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空间申“非遗”非常关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越来越成为焦点。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或者称“民族旅游”的经济活动。在对这些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相对小众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缺乏科学的导向。这篇文章主要探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的意义和其与民族旅游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湘西州的境外游客主要来自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其次是欧美地区。主要动机是休闲观光、体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当地恬静舒适的人居环境以及购物消费。湘西州旅游想要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必须抓住自身的优势,打造差异化和系列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品牌推广,创新宣传方式,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保护民族手工艺,开发乡村民俗旅游。  相似文献   

10.
王志贤  王爽 《北方经贸》2022,(8):149-152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振兴区域经济、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赫哲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渔猎文化。四排赫哲乡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具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四排赫哲族乡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实践,对其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特色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其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之中存在的旅游产品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开拓欠缺等问题,从优化基础设施、开发特色产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人才建设等四个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慢节奏"休闲旅游的兴起,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发展的热潮。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中,民族乡村旅游作为特使的乡村旅游形式,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与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更好地融合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据此,对村民乡村旅游及体验经济做了简单的介绍,在剖析民族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选择合适的开发资源、确定明确的主题、开发参与性高、体验性高的旅游产品等,以期对民族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但过度旅游开发导致西部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退化,甚至遭到毁灭性破坏。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往往不重视甚至忽略民族文化保护。泰文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必须基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的大舞台上,无声伴奏合唱《山歌年年唱春光》那天籁般的歌声向人们展现了黑衣壮那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为了向人们展示黑衣壮这一神秘族群悠久绚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风情,更好地保护和挖掘黑衣壮民族文化,那坡县旅游局通过各种途径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黑衣壮民俗文化旅游项目。黑衣壮民族旅游,给那坡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已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与文化发展、保护之间的关系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双向关系,并就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本真性)(authenticity)问题是一个涉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者的体验质量以及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的现实问题。文章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真实性"问题的研究现状之后,认为目前旅游研究中对"真实性"问题的认识仍处于一种模糊、混沌的状态。在此立论基础上,结合哲学论域下"真实性"的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重内涵对"真实性"概念进行深入辨析并从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开发商、专家、学者角度对"真实性"的内涵予以解剖。  相似文献   

16.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中的优势资源.文章指出,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有力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其民俗文化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休闲文化价值、科学文化价值。水族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民族工艺传承面临断层,水书继承人紧缺,原生态民族节日淡化等问题。三都县政府在对水族民俗文化保护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意识;依托高校组织,加强人才培养;健全水族文化保护法制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保障,增强水族魅力,引起世界的关注,从而使水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8.
那曲高原的独特魅力对游客而言极富吸引力,加之藏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更成为那曲高原不可或缺的风景.在休闲时代和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那曲地区索县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遵循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应当今旅游发展需求,将民族文化资源与高原生态环境资源进行融合,充分展示其独特吸引力,通过发展理念创新克服现实存在的困难,塑造高品位的民族地区高原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那曲高原的独特魅力对游客而言极富吸引力,加之藏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更成为那曲高原不可或缺的风景.在休闲时代和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那曲地区索县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遵循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应当今旅游发展需求,将民族文化资源与高原生态环境资源进行融合,充分展示其独特吸引力,通过发展理念创新克服现实存在的困难,塑造高品位的民族地区高原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有富足的资源以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方式,然而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旅游商品化现象。旅游商品化是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冲击,实施旅游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