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生态足迹决定了人类应该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也决定了在合理的范围内,如何发展生态经济。文章参考了大量文献,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现状,对生态足迹法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国近几年的生态足迹状况,并与前几年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对比提出了现阶段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改变的状态,在分析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来评价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河南省2007年化石燃料用地、草地、水域处于赤字状态,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处于盈余状态,生态足迹指数显示出河南省总体生态足迹大于其生态承载力,生态经济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3.
刘家旗  茹少峰 《改革》2020,(9):139-148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采用人均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可持续指数对黄河流域2010—2017年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处于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原因是黄河流域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加大,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不显著,生态足迹需求不均衡。依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并结合GM(1,1)模型,预测了2020—2025年四种政策情景下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政策措施,黄河流域不可持续状态将进一步恶化。未来黄河流域要坚持生态优先,推行绿色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许静  孙钰 《科技和产业》2017,(11):17-23
通过对天津市2006—201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的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状态基本吻合,但是多年来的生态赤字表明天津市发展一直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虽然资源利用水平一直在提升,且在“十二五”期间,资源需求与供给的不协调状态有所缓和,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控制城市人口增速;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协调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分配和塑造居民环保价值观念都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对资源及环境的一系列问题的一种长久趋势。具体到各个地域而言,测度、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其重要内容.本文将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对1995~2005年生态足迹的测算及动态分析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的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  张丽 《新疆财经》2007,(5):18-22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新疆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新疆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较严重,区域生态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减少生态赤字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镇江市为研究对象,借助生态足迹模型,首次对镇江市2008—2017年生态足迹核算分析,判断镇江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生态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3.0380hm2/cap增加到2017年的5.0214hm2/cap,增幅为65.29%;生态承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0.2951hm2/cap下降到2017年的0.2872hm2/cap,降幅为2.68%,最终产生了生态赤字,表现为区域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为此,文章提出以下转变发展方式,即:实现产业转型、引进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以及优化土地结构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武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2002—2007年武汉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武汉市的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之中,全市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远大于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资源的消费严重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资源压力巨大,表明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性的状态。针对目前的情况,文章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人们行为观念等实现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疆地区生态系统原本较为脆弱,最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与各种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动,该地区环境形势逐年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南疆地区2000至2014年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发现期间生态足迹趋于增长的趋势,但是生态承载力没有呈现变化,保持平稳的水平。从南疆各地区同一时期的生态足迹变化情况来看,各地区生态足迹趋于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生态足迹较高的地区有阿克苏地区,而较低的有克州和和田地区,其他地区的生态足迹也趋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较差,生态系统支撑能力呈逐年降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过去的一个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的发展无不是以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到二十世纪末,人们要求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趋尖锐的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思考当今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足迹看上海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测度和评价是加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与众多量化方法相比,生态足迹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提供了一个核算城市、区域、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本文以上海市为案例,估算了1995年-2005年间上海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市生态足迹为3.68hm^2/人,其中能源生态足迹为3.03hm^2/人,而生态承载力仅为0.12hm^2/人。由此可见,上海地区单靠本区域内的生态资源(尤其是能源)已经无法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海市的发展严重依赖其他地区自然资源的输入。因此,上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区域生态资源外部供应的可持续性。在上海今后的发展中,保证能源安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提高资源规划管理能力是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原有生态足迹综合法在运用时,忽视了森林生态承载潜力,故通过全国森林平均吸碳水平来提供一个参数(0.91)作为化石能源用地的产量因子。对库区生态供需平衡关系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三峡库区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65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是0.977hm2/人,生态足迹是其生态承载力的1.63倍左右,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生态赤字问题,建议三峡库区应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14.
安徽省在取得工业化和城市化辉煌成就的同时,巢湖蓝藻、淮河水污染及雾霾天气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笔者计算了安徽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利用相关指标对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5.
段禄峰  张鸿 《改革与战略》2012,28(6):8-10,17
在当今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下,生态资源由过去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地关系日益失调,资源与环境压力空前加剧。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将人类的全部消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与自己所拥有的生态容量相比较来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方法。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恭城实验区2001——201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动态分析,并引入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以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标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恭城实验区2001——2012年间呈生态赤字状态,且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呈微幅上升趋势,而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则有明显的提高,表明恭城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处于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较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阴山北麓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带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生态足迹、低生态承载力和高生态赤字"两高一低"的不可持续发展特点,同时结合1995-2010年化德县农牧交错带发展实际,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生态足迹供需非对称、经济结构非均衡、生产力水平低是产生生态足迹供需矛盾的根源,并讨论提出了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生态呈现水土流失扩大化、 土地不断沙漠化、 草地面积退化和一些动物物种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等趋势,出现发展与保护两难的窘境.建设生态经济强省应普及生态文明教育,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状态、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和进一步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致富联系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给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在发展中遇到了种种生态与能源的问题,这大大限制了城市的即时发展和扩展前景,生态经济的出现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生态经济项目等,必将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同时,走生态经济之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人文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杨卫 《上海改革》2001,(12):43-4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与生态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历史规律。在当今社会,经济与生态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绿色经济。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正向现代化大都市发展,但它的生态环境与世界先进大都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选择适宜的政策策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