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玉根 《价值工程》2008,27(1):152-154
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论述了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将此理论应用于中国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区域经济学理论——增长极理论形成与发展以及在实践中的意义;然后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增长极模式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有效发展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标: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演进趋势、地区差异、结构差异、收敛性和障碍因素。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法、定基功效系数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通过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σ收敛、β收敛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测度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表现出“发展水平提升、绝对差异缩小”的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结构差异的主要来源由生态环境差异转变为增长动能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财政收入增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创新:将共同富裕纳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方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识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转变的关键节点,并在全面把握其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研究价值:有助于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水平和分布特征,为明确当前乃至未来阶段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着力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通过刺激-反应模型、回声模型和受限生成的涌现模型,建立涵盖从微观至宏观完整经济联系的分析框架,专注研究中国开放经济系统及其发展模式的CAS模型化机理。通过运用CAS范式分析与总结中国40多年的开放历程发现:中国开放经济及其发展模式是复杂适应系统;40多年中国开放经济的“伟大奇迹”是包括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主动适应和共同应对国内外环境的诸多“刺激”,逐渐演化涌现出富有适应性的内生规则集合,即中国开放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能够不断作出有效“反应”的累积性涌现结果;并且正是“适应”主导了中国开放经济40多年发展的“隐秩序”及其发展模式的不断革新。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危机时代,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推行低碳生产,倡导低碳消费;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构建碳金融体系;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与应用;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法效的低碳体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许多重大挑战都与经济的空间结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基于国土空间整体、以高端聚集为中心的中国经济空间发展战略。首先以美国为例阐述经济高端聚集这种空间发展模式在辽阔的国土地域上的实现过程;然后分析中国经济的高端聚集趋势以及所面临的空间分割和低端离散的局面。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应该实施无地域分割的空间发展政策,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自由贸易,促使中国经济包括市场、人口和产业走向持续高端聚集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关经济问题的观点、理论、学说和学派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本文意在对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历程作一简短的总结,并就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作一粗浅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Chinge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东盟CGE模型,从宏观经济、产业、省市地区三个角度研究东盟削减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东盟降低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关税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增长,促进进出口量的继续增加,同时对社会福利有所改善;带动中国机电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但不利于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发达工业大省的经济发展,但农业省市的经济将轻微受损;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之来,中国区域经济学在经济地理学和生产力布局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学科,并迈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遇到的"短板"主要是如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产生的基本机理;如何正确认识要素聚集与分散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创新对比较优势的挑战。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学,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现代化,要以"五大理念"引领学科建设;将中国区域经济实践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丰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绿色经济,既要改变我们生产方式,也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要从政府、经济、技术三个层面开展合作国际上很多人提低碳经济,非常热点的话题。我们提绿色经济,是不是要标新立异。绿色经济就我个人的理解,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者的结合。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任何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有我们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要自觉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挑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需要走向低碳,中国也在努力走向低碳。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式还是把发展的收益返还到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建设之中。"潘家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来探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更是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方面,中国经济学成为众星捧月,各国学术界都对中国经济学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探索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有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之说;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局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学有责任和使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指导。文章正是立足于探索中国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与其历史使命两个方面去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与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寻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90个中心城市2006年度的截面数据对影响中国各地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经济市场化运作水平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保证;对外开放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金融发展对各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能有效发挥,应该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正向作用于经济增长,但其效果不是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工业增长粗放式特征仍然明显,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和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约束,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发展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依靠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低碳化;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清洁生产;采取经济措施激励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就业培训适应工业绿色转型。鉴于此,立足中国工业发展实际,在借鉴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经验基础上,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可以采取如下发展战略:完善绿色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工业技术升级;发展集聚经济;促进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伴随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制度、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看到了企业发展中蕴含的智慧和出奇制胜的战略。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企业经济》也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喜迎盛事之际,我们举办了"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学术论坛,4位嘉宾就此进行了大会发言:李海舰先生围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一崭新的主题进行了演讲,观点精辟,分析全面;唐庆南先生从自己创业的实践,总结了"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中国创造"的切身体会;刘瑞先生阐述了"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汪玉奇先生高屋建瓴,思路创新,与刘瑞先生提出了相异的观点,强调调控国民经济,"重要的是经济手段"。各位演讲者各抒己见,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现将演讲中部分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伴随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制度、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看到了企业发展中蕴含的智慧和出奇制胜的战略。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企业经济》也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喜迎盛事之际,我们举办了"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学术论坛,4位嘉宾就此进行了大会发言:李海舰先生围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一崭新的主题进行了演讲,观点精辟,分析全面;唐庆南先生从自己创业的实践,总结了"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中国创造"的切身体会;刘瑞先生阐述了"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汪玉奇先生高屋建瓴,思路创新,与刘瑞先生提出了相异的观点,强调调控国民经济,"重要的是经济手段"。各位演讲者各抒己见,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现将演讲中部分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伴随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制度、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看到了企业发展中蕴含的智慧和出奇制胜的战略。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企业经济》也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喜迎盛事之际,我们举办了"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学术论坛,4位嘉宾就此进行了大会发言:李海舰先生围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一崭新的主题进行了演讲,观点精辟,分析全面;唐庆南先生从自己创业的实践,总结了"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中国创造"的切身体会;刘瑞先生阐述了"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汪玉奇先生高屋建瓴,思路创新,与刘瑞先生提出了相异的观点,强调调控国民经济,"重要的是经济手段"。各位演讲者各抒己见,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现将演讲中部分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伴随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制度、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看到了企业发展中蕴含的智慧和出奇制胜的战略。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企业经济》也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喜迎盛事之际,我们举办了"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学术论坛,4位嘉宾就此进行了大会发言:李海舰先生围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一崭新的主题进行了演讲,观点精辟,分析全面;唐庆南先生从自己创业的实践,总结了"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中国创造"的切身体会;刘瑞先生阐述了"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汪玉奇先生高屋建瓴,思路创新,与刘瑞先生提出了相异的观点,强调调控国民经济,"重要的是经济手段"。各位演讲者各抒己见,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现将演讲中部分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从建国初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时期,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全世界最好的发展机会在中国,中国广阔的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引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变革创新和不断壮大,也为中国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