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脆弱性是导致大萧条和此次大危机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BLISHER框架,从金融脆弱性入手,对两次大危机爆发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LISHER框架的七大因素在两次大危机爆发前都发生了增加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显著变化,可以较好地解释两次大危机;同时,BLISHER框架中的七大因素在危机爆发前的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强化机制。这种相互强化效应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中各商业银行的竞争状况如何,不仅会影响银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和运行效率,而且还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本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促进银行业竞争健康发展的策略。本共三部分。第三部分回顾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从多个角度对我国银行业竞争的现状作了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仍处于低水平,缺乏广度和深度,并呈现出混乱和无序的状态;第三部分主要针对上述状况提出了一些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作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重大决策战略,"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为我国优势产能与资本的输出、贸易的便利化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都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窗口。面对一系列发展新机遇,我国银行业也应立足其行业性质与特点,通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和风险管控,借政策东风助力自身行业优化转型,同时推动长期战略,提升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4.
5.
从银行业竞争、银行特征控制变量与宏观经济特征变量三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GMM)研究了2004—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与其风险承担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省中间业务的品种、结构、规模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影响河南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宏微观因素。通过设定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受到国民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企业直接融资额和存贷款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康珂  丁振辉 《海南金融》2015,(4):21-25,43
在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增速从2011年开始连续下滑,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对中国银行业最大的挑战是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环境,进而使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竞争格局、客户行为等发生新变化。面对新常态,商业银行要深化改革、主动转型,加快从传统融资中介向全能服务中介之转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业目前总体发展是和谐的,三大风险的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其中防控信用风险的能力提升较快,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已经提上日程,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陈晞 《海南金融》2010,(7):10-13,33
2009年,不论国有、股份还是城市商业银行,纷纷挤入信贷扩张的行列,中国银行业集体陷入了战略趋同乃至模糊的风险、是否坚持信贷扩张、面临改革十字路口等迷思,给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甚至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本文试图解开这些迷思,为中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提出的ERM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商业银行洗钱风险控制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确保了指标权重的客观性.为了检验该指标体系的效果,本文选取工商银行某省分行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洗钱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杨跃  杨妮 《时代金融》2014,(9Z):15-16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体系成为即将面对的攻坚环节。本文在我国不断变迁的金融市场环境和制度约束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构建银行潜在利润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体系的稳定,但短期内会对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盈利水平、资产结构以及外部声誉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体系成为即将面对的攻坚环节。本文在我国不断变迁的金融市场环境和制度约束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构建银行潜在利润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体系的稳定,但短期内会对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盈利水平、资产结构以及外部声誉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较快,综合竞争能力有所提高,但整体实力还较弱。在当前加快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新形势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与方向,确立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发挥机制优势,打造优势品牌,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银行业的“第二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第二战线”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主导的银行业“第二战线”在组建模式,发展思路,人事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加入WTO后,银行业“第二战线”的出路是“民营化”,即“民有,民营,民管,民享”。  相似文献   

15.
16.
商业汇票就其概念来说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是银行结算的一种方式。符合条件的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连同贴现凭证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银行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他银行转贴现,也可向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17.
公司客户业务和个人客户业务是西方商业银行两大金融服务业务,其中个人客户业务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业务。本对西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组织框架、业务范围、营销手段以及风险防范等问题均做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19.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国民待遇”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通过“私营”与“国营”两个概念的辨析,阐述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目标是为了促使我国银行业朝着产权明细、具备良好法人治理结构,不受政府干预的方向发展。在分析最近颁布的几部法律法规之后不难发现,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两种途径并不存在明显的法律障碍,真正的障碍在于“民营银行”这一概念的存在、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以及银监会监管上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企业薪酬制度不仅应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也应将企业风险控制水平纳入考核。本文选取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利用其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探讨我国银行业薪酬水平与银行经营绩效及风险控制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薪酬水平已基本与经营绩效挂钩,尤其是员工平均薪酬水平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比较明显,但银行业薪酬体系的设计并未考虑风险控制因素。今后,应将商业银行薪酬水平与经营绩效、风险控制水平同时挂钩,使薪酬机制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