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正在申请加入CPTPP,这对于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知识产权边境措施制度现状来看,相较于CPTPP的高标准,我国现行法律存在边境措施是否适用于过境货物的规定不统一、海关依职权启动边境措施定位模糊、权利人依申请启动程序条件较多、对侵权嫌疑货物的认定和处置不合理等问题。文章通过深入解析CPTPP关于上述问题的相关规则,为协调我国现有立法与CPTPP之间的冲突,建议以立法形式明确对过境货物实施边境措施,增强我国海关在过境货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执法权,简化权利人申请程序并降低担保要求,调整侵权货物的处置程序并优化销毁与利用处理措施,从而实现我国相关立法与CPTPP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中国流通经济》2014,(9):107-113
上海自贸区进出境手续的简化,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自贸区提供了机会。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都将知识产权边境执法措施扩展到了过境环节,为适应知识产权边境执法的国际新动向,树立自贸区良好的法治形象,对于涉嫌侵犯中国知识产权并怀疑可能进入中国市场的过境货物,应当采取知识产权执法措施。执法措施的对象应限定于侵犯著作权或商标权的过境货物,对其他知识产权则应进行调研,以便将来有针对性地扩大适用类型。  相似文献   

3.
《反假冒贸易协定》等国际条约赋予了国家因知识产权保护需要而限制货物经自由贸易区自由过境的权力。一线监管放开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不是过境中转侵权货物的避风港。中国应当考虑借鉴《反假冒贸易协定》中对于经自由贸易区转运或转装货物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对于意图通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入中国市场的过境货物进行海关执法。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对于过境欧盟的货物特别是药品的知识产权海关执法指南”(GuidelinesoftheEuropeanCommissionconcerningtheenforcementbyEUcustomsauthoritiesofintellectualproperetyrightswithregardtogoods,inparticularmedicines,intransitthroughtheEU)。过境欧盟的货物如被欧盟海关当局认定为有进入欧盟市场的风险,而且该类货物在欧盟成员国境内又有权利人可主张知识产权保护的,将被欧盟海关暂时扣留。  相似文献   

5.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协定)通过之后,发达国家从没有停止过追求知识产权高标准的脚步,已经在诸多领域逐渐形成超TRIPS规则。2011年10月1日,由美国牵头、11方①参与秘密谈判的《反假冒贸易协定》(以下简称AC-TA)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欧盟近年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处理程序,逐步加大遏止知识产权侵权与仿冒产品进入欧盟的力度.2003年欧盟全面修改了海关对侵犯知识产权产品的指令,该指令不仅扩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还进一步强化了海关扣押、销毁产品的权力,并允许权利人同时向欧盟多个国家提出挡关请求.同时,欧盟要求各成员国于2004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该指令.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发达国家主导,以区域贸易协议为主要载体,不断推动知识产权边境措施向扩大保护对象、范围,降低措施启动门槛方向发展,对WTO的基本原则形成挑战,给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推动在WTO框架内协商知识产权边境措施问题的谈判,并在主导的贸易协议中作出符合各方利益的合理规定.企业也应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配合相关国家海关提供证明文件,在更多国家申请专利权、注册商标权,并在各国海关备案,防止他人侵权.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实质 去年12月,由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破裂,中国入关受阻,新年伊始,中美贸易报复与反报复一触即发。12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坎特根据其贸易法“特殊301条款”的规定,公布了因知  相似文献   

9.
10.
论WTO框架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贸易中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限制。由于我国现阶段相关立法不完善,国外企业利用技术优势滥用知识产权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试结合对WTO框架下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危害,以及相关限制协定的分析,对我国有效限制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不是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的国际自由贸易区,而是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所建立的国内特殊经济区。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贸易组织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一线监管放开"的上海自贸区不是知识产权侵权的避风港,上海自贸区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建设,严格知识产权海关执法;利用"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在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方面为促进和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提供示范效应,并为知识产权规则的国际协调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作为WTO"皇冠上的明珠"的争端解决机制一直是保障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的中流砥柱,在缓解、消除全球贸易摩擦与冲突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引领的美国"强权主义"回归,挑战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对上诉机构的干扰致使上诉机构几近瘫痪。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1995-2019年WTO争端案件发展趋势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特朗普执政以来全球以及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案件。通过对案件和当前WTO争端解决机制发展的最新事态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剖析了当前全球贸易争端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的应对之策,以期能对我国贸易利益的保护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LI Qin  李琴 《国际经贸探索》2007,23(12):41-43,52
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在WTO框架下实现环境权是必要、可行且有效的.WTO以环境保护为其宗旨,已有诸多关乎环境保护的贸易条款.在WTO框架下实现环境权,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制度;另一方面应以人权方式处理贸易改革.  相似文献   

14.
WTO法辩析     
WTO法内容庞杂、范围广泛,通过分析WTO法的立法主体、实施主体、调整对象、基本内容以及形式等,它的定位应该是国际法领域的国际贸易法,但也不应忽视WTO法的系统性和一定程度的交叉性,这正是WTO法的名称虽不尽如人意,却仍然可以接受的主要原因。有了明确的定性和定位,对WTO法的研究也就有了准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碳关税措施的规定是针对国内产品征收的碳税所进行的边境税调整,但国内碳税并不在WTO的边境税调整范围之内。碳关税不符合非歧视待遇原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由于各国环境政策和环保措施不同,碳关税也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碳关税措施不符合GATT第20条(b)款与(g)款的规定,但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解释可能对于碳关税措施符合GATT/WTO的相关规则具有积极的意义。考虑到碳关税对我国部分产业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应该依据上述理由予以反对,驳斥欧美部分国家对于碳关税措施在GATT/WTO中具有合法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当地成分要求措施数量激增并已成为政府激励民族产业的颇受欢迎的工具。本文对当地成分措施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当地成分要求措施在WTO法中的合法性进行了研究。不仅考察了其在GATT框架下国民待遇、政府采购豁免、国营贸易企业规则方面的合法性,也探究了其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兼容性。本文指出只有极少数措施可被认为符合WTO法,并为政府在不与WTO中所承诺的义务相冲突的情况下,为发展目的而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成分规则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年间,根据TRIPS协定的要求和应对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所需,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体现了三个特点,即将履行国际义务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面向新世界的战略性导向发展。本文建议根据当今国际上加强知识产权实施机制和各国知识产权制度趋同的新形势,中国应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制度朝着纵深方向变革,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游客感知的国家边界旅游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莲 《商业研究》2011,(2):180-184
国家边界通常被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单元的分界线,对旅游活动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感知障碍,但是边界旅游障碍问题迄今为止在学界仍然关注程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两国通关口岸规则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边境地区的通关程序、文化差异、安全问题等要素对旅游活动存在严重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国家边境管理有序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WTO电子商务议题工作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在全球贸易中的日益重要性导致WTO在1996年的WTO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被纳入多边贸易体制,此后WTO一直致力于研究、讨论和审查有关电子商务的问题,本文对WTO关于电子商务议题的工作做了简要评介,并提出我国应当在该工作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艾素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8(10):114-119
特殊与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处理发展中成员方经济发展问题时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世贸组织有关区域贸易协定的现有规范却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考虑,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其经济发展。多哈部长宣言授权成员方在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中考虑发展问题,但是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此问题上存在争议,尚未达成共识。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参与谈判,争取保留授权条款,同时在24条中引入特殊和差别待遇。作为交换条件,发展中国家可以接受就南南型区域贸易协定向世贸组织进行通知并由其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