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介绍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特点,简略论述了其技术难点及施工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坝基开挖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初期坝体混凝土的拆除技术、新老混凝土结合、溢流坝段加高施工技术、土石坝加高施工技术、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改造等,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可供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施工将对工程度汛带来较大影响,包括新老混凝土施工、施工机械安装布置、施工交通运输以及金结机电设备运行等对施工度汛的影响。根据工程特点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了多跨全钢结构栈桥度汛方案。详细介绍了2006~2013年安全度汛方案,包括施工要求和闸门启闭设备的工作情况。经过实际运行和监测,施工度汛栈桥工作性能良好,各指标均在设计控制范围内;保证了施工工期,确保了工程安全度汛。 相似文献
11.
杨俊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09,7(6):438-441
从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概念入手探讨和总结丹江口坝段加高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积累经验,为今后同类型大坝加高工程的进度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老混凝土弹性模量相差大、贴坡厚度小、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以及温控措施要求严的特点,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变形受到老混凝土的约束,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对坝体应力和结合面应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仿真在拟定的温控措施条件下的温度、温度应力以及坝体应力,从而提出较合理的温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姜俊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09,7(2)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施工是按照结构设计进行的,而丹江口大坝老坝体的使用标准是由裂缝来控制的.因此丹江大坝初期工程的裂缝处理工作是整个大坝加高工程的重中之重.主要阐述了丹江大坝初期工程裂缝的成因及处理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溢流坝闸墩配筋率偏小(仅为0.043%),按现行规范,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小配筋率为0.15%,为此应补充部分钢筋进行闸墩加固,使之满足规范要求.经设计研究确定,闸墩加固采用钻孔植筋方式,钻孔植筋沿闸墩周边进行.正式开工之前,首先进行了闸墩植筋试验,通过现场工艺试验和室内灌注材料试验,熟悉和掌握灌注材料性能,优化植筋钻灌施工工艺,确定人员及设备最佳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大坝左岸加高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利枢纽改扩建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为此,采用了多种较新颖、较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满足了大坝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保证了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 相似文献
16.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坝踵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以丹江口大坝加高前设计蓄水位157 m时,在坝体自重、上游水压力及相应水位下的扬压力等荷载作用下的坝体应力作为初始应力状态,分析加高后的坝踵应力是否恶化以及提高施工期水位对加高后坝踵应力的影响程度.分析认为:与初始应力状态相比,加高后当库水位升至校核洪水位174.6 m时,各坝段坝踵应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提高施工期水位,对深孔坝段和厂房坝段的坝踵应力(库水位提高到正常蓄水位170 m及以上时)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对左联35号坝和右联7号坝段的坝踵应力稍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丹江口大坝加高贴坡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坝址气象条件,采用合适的浇筑时段、合理的浇筑程序以及预冷混凝土拌合料,对新浇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通水冷却等综合温控措施,确保了贴坡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性、控制性、标志性的龙头工程。该工程规模大、难点多,其采用的新老混凝土结合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及薄层混凝土拆除技术、水下金结埋件检测与修复技术、高水头下的帷幕灌浆技术等施工技术措施,可为老化和病害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修复和改造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贴坡新老混凝土结合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