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八七”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年 ,是决战决胜的一年 ,做好今年的扶贫工作意义重大。新形势下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要注意实行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救济性扶贫向开发性扶贫转变 ;二是从计划经济机制向市场经济机制转变 ,要改变过去眼睛向上的作法 ,调动国内、国外方方面面的力量从事扶贫开发 ;三是从只注重硬件投入到软件投入为主硬件投入为辅转变 ,向以提高人的素质 ,增强造血机制为主的方向转变。只有围绕这三个转变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才能提高扶贫效益 ,加快攻坚进度。今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总的要求是 :理清思路、坚定信心、开拓创新 ,…  相似文献   

2.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专项扶贫中的一种扶贫方式,是党中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劣地区扶贫对象的居住安全和生存发展问题所作出的重大扶贫战略决策。新十年伊始,如何落实好这一战略决策,如何组织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值得我们每一位扶贫移民干部深思和谋划。  相似文献   

3.
付敏 《中国西部》2012,(4):71-74,70
201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是今后十年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相似文献   

4.
一个部委或将协调一个跨省特困片区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继11月29日中央决定将我国的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后,12月6日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下称"新十年《纲要》")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下称"两不愁、三保障"),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5.
付敏 《中国西部》2012,(4):68-69
2011年是我国扶贫历史上重要的一年。继2011年11月29日中央决定将我国的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1年12月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是我国对于今后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  相似文献   

6.
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怎样进行实施管理,才能达到多快好省地建设之目的?这是扶贫开发重点村干部群众极为关注、争论较多的问题,也是我们扶贫干部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贫困问题的复杂成因决定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发挥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作用,更要社会各方面的有效参与。今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会议要求,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都高度重视,新一轮扶贫和移民工作已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景德镇市认真贯彻中央、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扶贫和移民工作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已在广大农村全面深入展开.如何把握契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落实扶贫政策,有力地推进扶贫重点村建设,促进开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这是摆在扶贫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贫困问题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超过了一个亿。无论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总动员,还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新《纲要》)的战略部署,中国  相似文献   

11.
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政策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实现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农村扶贫标准的提高,中国农村的扶贫工作进入了“开发与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为了做到“有效衔接”,联系当前扶贫工作的实际,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2,(4):68-74
2011年是我国扶贫历史上重要的一年。 继2011年11月29日中央决定将我国的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1年12月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是我国对于今后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个部委或将协调一个跨省特困片区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继11月29日中央决定将我国的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后,12月6日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下称"新十年《纲要》")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下称"两不愁、三保障"),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4.
《老区建设》2012,(15):21
8月3日,南昌市扶贫开发系统在新建县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会议精神,总结当前工作并部署下步工作。会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南昌要按照全省扶贫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狠抓扶贫开发工作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打造南昌发展核心增长极作出贡献。南昌市扶贫工作将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  相似文献   

15.
向长贤 《老区建设》2008,(15):39-41
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政府主导下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得到了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成为党和政府为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势而普遍推行的扶贫工作新模式。在湖南省扶贫办的统一部署下,通道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05年开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战略以来,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576万余元,在全县74个重点贫困村开展了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成效。然而,如何充分发挥整村推进扶贫的最大效应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努力实现良好开局。要以纪念和庆祝建党90周年为动力,切实抓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四个创新":1、创新扶贫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和迅速贯彻落实中央10号文件,是我们当前的一项核心任务。目前,国家综合实力已有较大提升,扶贫工作应转向"攻坚"阶段,由以救济式扶贫为  相似文献   

17.
《老区建设》2012,(13):7-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7月13日,交通运输部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发布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东珠加措 《发展》2009,(7):30-31
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扶贫理念、加快转变扶贫方式。  相似文献   

19.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科 《老区建设》2006,(10):39-40
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的要求,四年来萍乡市共投入20548.798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其中:上级财政扶贫资金4553.2万元,以工代赈3408.34万元,扶贫贴息贷款6280万元,定点扶贫工作组帮扶资金1947.578万元,其它社会资金4359.68万元。在这些资金的扶持下,全市贫困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4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阳文 《发展》2008,(7):41-42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甘肃眢陆一的多民族自治县。“十五”以来,随着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辖18个乡(镇)的123个村列入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深刻剖析县情及扶贫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坚持点上突破,面上带动,不断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