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下,由于融资手段、渠道的增多和社会居民金融意识的增强,储蓄已不再是居民唯一的选择,而是逐步向资产保值和追求高额利息收益转化,储蓄分流现象日趋严重。本文就储蓄分流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储蓄分流的概念要搞清储蓄分流,必须首先搞清什么是储蓄和投资。宏观经济学对储蓄定义为可支配收入减消费后的剩余。把投资定义为资本形成,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存货的增加以及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形成。从宏观经济学这一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可以把储蓄分流定义为对潜…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由于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导致中国经济严重失衡,而造成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的根源又在于中国金融结构的不完善,具体表现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国有银行主导型.国有银行偏好给国有以及大型企业贷款;而中小、非国有企业的贷款需求不被重视,因而这些企业不得不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从而形成我国经济的高储蓄、高投资局面.企业储蓄增加还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从而造成居民的消费能力不足.这是导致我国当前内部经济失衡的重要机理,因此,解决中国内部经济失衡的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的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几年里,保值储蓄对我国大部分居民来说,一直是最具吸引力的个人投资渠道。保值储蓄是在通货膨胀较严重的情况下,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一项金融调控措施,其用意在于:(1)保证储户基本利益不受损失。三年期以上定期保值储蓄存款的名义利率不低于通货膨胀率。(2)抑制消费、增加储蓄,降低通货膨胀率。保值储蓄对减少居民即期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对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400个储蓄网点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减弱,居民的金融投资进一步向股市集中。据统计,今年5月到7月,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两度出现负增长。在这同时,今年第三季度居民储蓄存款分流主要进入到了股市。  相似文献   

5.
吴敏 《发展》2003,(6):78-79
自2001年年初以来,居民储蓄存款持续保持18%左右的增速,到今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快速增长的居民储蓄支持了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但带来的风险也同时向银行集中。由此,居民储蓄便有了“笼中虎”之喻。居民收入稳增5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统计显示,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今年一季度增加7642亿元,同比多增2397亿元。其中,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加7582亿元,同比多增2531亿元。改革以来,中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6.
1998年至2008年,我国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快速增长,从1998年末的53407亿元,增加到21308年末的217885亿元,10年间增长了4.08倍.同时,我国依然存在储蓄优先于消费的倾向,储蓄率仍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2007年储蓄率高达49.9%,创新历史新高.长期以来,广大居民的高储蓄率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信贷资金,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断攀升的存款余额,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华欣 《天津经济》2005,(1):44-45
根据凯恩斯的“三动机学说”,我国居民持有货币进行储蓄的动机无外乎以下三点:第一,消费动机。近几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上升,但由于消费结构、商品供给结构的不匹配,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降低了广大居民的消费倾向,使得广大居民用于消费和交易动机的储蓄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杨英晖 《浙江经济》2004,(19):50-51
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居民储蓄意愿明显减弱,储蓄存款有向利率相对较高的其它金融投资品种转移的迹象。今年以来,全省储蓄存款增势明显减弱。从各月走势看,呈现增幅逐月下降的态势。难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对外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居民个人所持有外汇的数量增长迅速,使得得外汇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这一点在上海表现得尤其明显。上海居民个人持有外汇数量的快速增长,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上海市民国际化意识、投资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居民个人外汇管理虽然只是外汇管理中的一小部分,但当前居民个人外汇储蓄存款的快速增加仍反映出现行外汇管理政策的一些漏洞和局限之处。  相似文献   

10.
1998年至2008年.我国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快速增长,从1998年末的53407亿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217885亿元,10年间增长了4.08倍。同时,我国依然存在储蓄优先于消费的倾向,储蓄率仍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2007年储蓄率高达49.9%.创新历史新高。长期以来,广大居民的高储蓄率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信贷资金.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权威的经济蓝皮书专家曾预测我国1999年末居民储蓄存款可达67000多亿元,而实际上不到60000亿元。将部分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是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一大目标,可以预见,尽管2000年我国居民收入将会有较大幅度增加,但银行吸收存款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筹资压力会相应增加。因为,随着股票、债券等融资市场力度加强,居民的投资意识也日益增加,“不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已经成了好多居民的口头禅。目前记者采访数位人士,请他们对此谈了些看法,希望我们的企业家能从中得到些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三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6.7%,比年初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9年初的73.7%上升为73.9%;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较年初有所上升,由2008年底的9.1%升至9.4%。  相似文献   

13.
一、去年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的原因1994年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到12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余额达到2万亿元,全年新增储蓄6316.3亿元,超过了1992、1993年两年的增加额之和,增幅高达41.5%,高于从1978年到1994年全年储蓄存款33.5%的平均增长幅度。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居民货币收入增长迅速。1994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价格,使农村个人收入增长了30%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家银行全年工资及对个人支出为11174.5亿元,累计比上年增长40.5%。(2)保值储蓄增强了储户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三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5.6%,比去年底上升1.1个百分点。受股市和房地产行情低迷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出现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7年末的69.1%上升为73.4%;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7年末的14.2%降至8.9%。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5.4%,比去年底上升0.9个百分点。受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情波动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总体转为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7年末的69.1%上升为73%;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7年末的14.2%降至9.4%。  相似文献   

16.
造成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比如我国传统的“量入为出”消费观念使得人们面对几经下调的存款利率,依旧增加储蓄,1996年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比1995年上升了29%,净增715元。利率下降,储蓄反而增加,这在世界各国中也是比较罕见的“逆经济规律”现象,也就是说,在中国,利率调节消费的杠杆作用很弱;另外,多年来我国一直重视投资,轻视消费,忽视了后者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使得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于住房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再就是产品与消费需求在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一边是产品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6.4%,比去年底上升1.9个百分点。受股市和房地产行情低迷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出现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8年初的69.1%上升为73.7%;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8年初的14.2%降至9.1%。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为25.1%,比去年底上升0.6个百分点。受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情波动的影响,居民储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储蓄存款比率总体转为上升态势,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7年末的69.1%上升为72.2%;而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7年末的14.2%降至10.4%。  相似文献   

19.
影响当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1.利牵调整。从1993年开始,国家为稳定金融秩序,加强宏观调控,连续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实行保值储蓄,调动了居民的储蓄积极性,使得1995年储蓄出现高速增长。而中央银行在1996年两次调低利率并停办了保  相似文献   

20.
上半年,我国平均居民储蓄率为26.5%,比2009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下降,储蓄存款占金融总资产的比重由2009年底的73.9%下降为73.5%;同时,由于二季度股指下挫,居民所持股票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下降,由2009年初的9.5%下降至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