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我国的环境立法进程不断加快 ,这为环保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不可讳言 ,执法不严、以权代法、以罚代刑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法制、投入、科技、宣传是环境保持的四个环节 ,其中法制是最重要的环节。法制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立法质量、立法配套、可操作性 ;二是法律的执行到位。从实际考察 ,环保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大都与环保执法薄弱有关。比如国家要求地方各级环保投入应占当地GDP的1 %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地方都存在着环保投入不足问题。比如环保产品科技含量低 ,治污效果差的问题。执法不严…  相似文献   

2.
王丽 《城市建设》2009,(11):167-167
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日益完善,新的环保法相继出台与更新,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执法也会得到不断加强。现阶段,环保法律、法规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基层环保部门在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改进工作方式,加强管理,规范执法程序,依法行政。只有这样环境执法才能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邢一 《环境经济》2006,(11):43-46
环境执法是环保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我国环保方针、政策得以贯彻与实施的重要保证.环境执法工作,对于维护环境法制尊严,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环境执法存在许多问题及障碍,特别是基层环境执法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执法是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问题,破解环境执法难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现象更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2007—2016年的环保执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保执法力度的强化有利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环保执法力度的强化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相反还可以有效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舆论应当打消对于环保执法的质疑,环保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进一步强化环保执法的力度。研究发现,环保监察人数和环保能力建设资金的增加对于环境质量改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应进一步增加环保监察人员的数量和环保能力建设资金的投入,以提高环保执法力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执法保障。  相似文献   

5.
《经济论坛》2006,(14):47-47
一、打造过硬的环保执法队伍。一是强化严格执法、依法执法、高效执法和文明执法。二是在环保执法难点突破上树立高度负责精神、解难碰硬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劲头和无私无畏的自身修养。三是做到环保措施必须“硬”,临管执法必须“严”“,腰杆子”要挺起来“,手腕子”要硬起来。四是在重点环保工作执行中实施环保执法责任定位,精心制作环保执法定位图,把审批项目、环境监察监测、污染治理、处罚收费、信访案件等9个大项27个小项逐月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和执法人员头上,用周汇报、月调度、季要账等激励和约束机制问效。二、强化环境管理机制,提…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保护旨在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法律是重要保护手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守法都存在诸多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法治要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功能、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功能以及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守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的概念和特点说明其对人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对矿产资源的立法极为重视 ,自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就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践中立法和执法均存在一些问题 ,各有关部门应尽快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水污染防治法对“行政代履行制度”的规定部分解决了长期制约环境监察执法的行政强制权缺位问题,有利于督促违法者尽快改正环境违法行为。而“行政拘留”和“双罚制”作为环境执法手段在新法中的适用,则既是对现行环境保护立法的突破,又是对我国现行环境执法手段的创新。然而,这些有利于环境监察执法的规定也从队伍、装备、执法程序、处罚保障等方面,对环境监察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保障弱者的基本生存利益以维护社会公正,通过国家强制性立法保障劳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尽管在立法层面我国劳动安全基准法已经比较完善,然而执法却面临巨大的困境。以煤矿安全基准法的立法体系与执法为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资方与劳动者各自的法律处境与行为动因复杂,政府职能的改进是提高劳动法执法效力的重要前提。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加强劳动监察的独立性、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力量等途径改善劳动法的执法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严格环境执法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环境执法与环境保护实际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剖析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将有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毛涛 《环境经济》2014,(5):27-29
正本文提到的十大亮点依次为:明确了立法定位,重构了立法目的,更新了立法理念,丰富了管制措施,加强了农村环保,加强了经济激励,扩大了公众参与,强化了执法权力,打破了地方保护,增加了违法成本。我国在1989年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旧法"),在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实践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为环保执法和司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该法实施至今已有25年,而这一阶段正处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由于旧法难以调  相似文献   

12.
刘山茂  张庆元 《经济师》2005,(11):61-62
虽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第30条对行政垄断作了规制,但实践中却很难据此对其制裁。我国对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尚存在重大疏漏,正是由于这些疏漏使其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得到实施,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很有必要对包括电信业在内的行政垄断在立法、执法机构、法律责任及救济途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统计执法体制近年来很大的提升,正在慢慢趋于成熟。但是在目前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统计体制和统计执法机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在统计立法方面及执法方面也受到了不少质疑。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我国统计体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列举了当前我国统计执法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统计体制与统计执法机制不断完善的几点建议,在增强统计质量的同时,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关天经济区立法协作已经在区域内展开,但是仍然存在法律拘束力弱、缺乏明确的违约责任等问题,目前中国的立法现状以及区域间的利益冲突也成为阻碍立法协作的因素。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行政立法、成立区域行政立法协调委员会、建立关天经济区内各地的执法协作机制、司法协作制度。  相似文献   

15.
陈福初 《经济经纬》2007,(3):158-160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实施十多年来,已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立法模式上采合并式、管辖范围过窄、实行以行政控制为主的执法模式等.作者认为应当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分别立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加一般条款,增强其适应性,在执法模式上以司法控制为主,以建立我国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强制法》的施行对税收强制有着很多实质性影响,但《征管法》等现行执法依据和《强制法》在内容规定和具体操作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税收行政强制的法律适用选择存在不确定性,机械地套用的法律适用原则,会给税务行政执法实践活动带来不利影响。须详尽分析差异点,解决法律适用,处理《强制法》与《征管法》的衔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体现出应有的执法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我国反商业贿赂制度和世界主要国家反商业贿赂制度的比较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美国的《反海外贿赂法》(FCPA)及其近年有关中国的案例,分析了商业贿赂的概念、危害以及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框架和行政执法现状,对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加大反商业贿赂执法力度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并对完善立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应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当前,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立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指导,以环保法为主体,同时包括了一些单行法律法规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但存在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值得我们反思。建设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应首先完善农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立法,制定一部规范农村环保的单行法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相结合,同时还要加强执法、健全司法机制,构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目前计量执法的现状 所谓计量执法,是指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或委托的组织,按照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政管理相对人采取的具体影响其权利义务、或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旅行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自《计量法》及《计量法实施细则》实施以来,计量执法工作得到了全面开展,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由于强制计量检定的计量器具大多属民生计量范畴,而民生计量执法工作单靠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很难完成。究其原因:一是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编制较少,存在执法工作不到位现象;二是民生计量工作量大面广,存在执法工作盲点;三是计量执法执法成本较大,处罚数额较低,存在经费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叙述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现状 ,剖析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内部、外部因素如政策、法律、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 ,提出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即顺应市场经济的形势 ,遵循市场规律 ,利用经济杠杆 ,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法律原则 ,使污染治理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转变 ,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机制 ,使社会资金向环境保护合理流动。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使环保产业市场向社会多元投资转化 ,将环境保护由公益行为变成企业行为 ,将污染治理由被动转为主动 ,环保投入由无效变为有效 ,形成环保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大幅度启动环保市场 ,加速污染治理的进程 ,振兴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