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樊德玲 《特区经济》2008,228(1):254-256
法律程序的价值问题近年来在我国日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并已经影响到法律实务。法律程序,在西方法律发展史中有巨大影响。本文参照各种法律程序的价值理论,寻求法律程序较为全面的价值(包括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及现代中国法治下的法律程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任何国家的法律整体都已经构成了一个法律金字塔.在一个国家的法律金字塔中,法律与法律之间存在着地位的差别.在我国,自宪法始,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形成一个法的等级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法律基础教学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这与法律教育中必须贯彻正义一样不可缺少。在法律基础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导观念,将思想教育作融入到法律基础教学中去,从而在法律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将法律与道德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法律全球化研究的文化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生卫 《理论观察》2002,4(5):49-53
法律全球化在一定程度而言是全球法律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不仅是主权国家对全球性法律文化的认可与吸收 ,也是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的传播与进化过程 ,在此过程中 ,本土性的法律文化与全球性的法律文化在交融中不断地呈现出趋同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外汇法律是整个金融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整个金融法律体系中,外汇法律却仍存在着较大的缺失,与其在金融法律体系中地位极不相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及其他金融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对现行外汇法律规范进行整合、完善,并制定法律层次的外汇法,构建以《外汇法》为中心并与相关法律法规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是当前我国外汇法制建设中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法律多元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经济全球化以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蔓延开来的时候,赋予传统法律多元新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多元法律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法律多元,是不同种法律文化在法律全球化进程中得以保持自身特性的理论依据;积极参与法律多元化的过程,又是不同种法律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马国梅 《黑河学刊》2011,(7):80+90-80,90
法律漏洞的产生是为了弥补法律规定在制定之初就存在的法律的不完善。不仅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上是存在法律漏洞的,就是在世界的其他国家法律漏洞的存在也都是很普遍的现象。法律漏洞的存在在肯定它的有利之时,必然引发另一个问题即不同体制的国家对他的补救方式,那么也就引出了我国的补救方式。法律的漏洞是需要在具体的实际运用中结合我国具体的已有的法律规定和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才能综合做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屈虹 《北方经济》2013,(7):57-59
一、法律多元理论 法律多元是指一国之内不同种类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的共存现象.有学者指出,法律多元意味着法律应该有多种中心、多个层次,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着两个以上可供人们适用的法律规范,而不能仅仅只有一个法律规范.法律多元起源于法人类学和法社会学交叉学科对法律的功能主义界定,并将其广泛运用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加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可以减少企业损失,提升企业价值。煤炭企业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机构不健全、法律和契约意识不强、对法律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等问题。要通过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健全法律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建立定期自检制度和加强法律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等措施,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语言之间的交叉重叠关系掩盖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法律是隐藏于语言之下,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语言是促使法律实现正义目的的工具。语言通过自身的类型化等方式对法律的思想性做出限定,但社会实践的发展会使法律产生"言外之意"。语言在表现法律的同时也成为法律的管制对象。除法典外,文艺作品也会涉及对法律的诠释,可能更具生命力。从社会学的视角上看,还有活的法。若要从容穿梭于法律和语言之间,就须重新审视司法者在法律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其从法律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法律不仅仅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同时其对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要企业在运行中,企业就需要不断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法律行为,而这其中的各种法律风险也随之而来。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将浅析电网企业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并提出建立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想法,以期能够完善电网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更好的帮助电网企业化解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2.
郑风  聂生奎 《理论观察》2006,33(6):102-103
我国法律监督历经建立、受挫、恢复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机构、法律监督的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法律监督作用不断扩大。但法律监督还存在,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3.
法律平等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法律平等就没有和谐社会。农民法律平等的欠缺,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和法治建设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实践必然是通过法律平等来实现社会平等,用法律平等保障社会平等。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就应该在法律制定、法律内容、法律实施三个方面确保农民的法律平等,实现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法律界,存在着一种法律名目主义的倾向。因其对我国法治建设有很大的危害性,有必要在此加以提出和批判。笔者所说的法律名目主义,其主要表现是僵化、教条,狭隘地理解法律和法律概念,把它看得高于现实生活,忘记了法律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现实生活这一基本原则,试图以现实来适应法律,削足适履、胶柱鼓瑟。在法律名目主义者眼中,只看到法律名词,看不到物质实体,宁肯就影子来评判事物,而不肯就事物本身来研究事物。  相似文献   

15.
冯萃萃 《魅力中国》2013,(34):319-319
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法律中常见的逻辑分析方法是法律中的研究重点。研究法律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对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法律逻辑应用的对象,其次介绍了逻辑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传统形式的逻辑分析法和辩证逻辑分析法。通过本文对逻辑分析法在法律中的探讨,为我国的法律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没有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较高的法律素质,在现代社会将会举步维艰.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法律素质教育为核心,多种方式培养和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诊所法律教育正在我国逐渐发展壮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这些困难影响了诊所法律教育实践的成效,也制约着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工具,可以应用该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诊所法律教育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实现师生广泛参与诊所法律教育并降低诊所法律教育的成本和风险,从而有效推动我国诊所法律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必然存在众多风险。在众多风险中,重点表现为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可防可控,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对建筑企业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安徽省建筑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构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善于运用各种法律规则,防范、化解各种法律风险,依靠法律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法律形式的选择,是企业集团组建或改制时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难题.大多数决策者往往在可供选择的各种法律形式面前无所适从:有一些决策者在多种选择面前一概确定一种法律形式;还有一些在组建企业集团时对成员企业法律形式选择缺少论证,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成员企业法律形式所造成的法律效果与当初预想的管理目标相去甚远,而不得不变更法律形式,从而造成了经营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法律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法律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可以借鉴其他法律文化中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但是不能全盘照搬;更要反对把西方法律文化等同于法制文明的错误观点;要立足于本土法律文化,吸收其他法律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