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地制度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要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经历了先农民私有、后集体公有的变迁历程。根据农地产权性质、生产组织方式和收益分配方式,把农地制度变迁轨迹划分为私有私营、私有公营、公有公营和公有私营四个阶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结合农地制度改革的实践,系统考察我国当代农地制度的历史演变,为推进农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璨  张寒 《改革》2023,(8):140-155
集体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2002—2022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划分为2002—2011年和2012—2022年两个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区别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以集体林确权和推行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后一个阶段以鼓励集体林权流转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特征。在构建多元主体互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8 855个跟踪农户样本和351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样本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与演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动时机和核心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政府精心设计和集体林经营主体自发适应相互作用的制度变迁;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不协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政府政策制度、市场等动态演化步调不吻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动因。应强化制度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协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实现政府目标和集体林经营主体目标的耦合与协同,促进集体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基于私有林发展情况较好的美国及日本的部分林业相关政策,就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到现在所面临的经济扶持政策及林业合作组织方面的一些问题,将我国的部分经济扶持政策与林业合作组织建设情况与美国日本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对比分析对我国继续巩固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董琳  梁屯 《中国经贸》2014,(13):89-91
产权制度作为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核心,本文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进行分析,以兰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探讨改革措施和存问题,进行法律思考。集体林权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新制度逐步替代了原有制度的一个变迁过程,在这个变迁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村民经济意识的增强,法律意识的觉醒,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是以兰坪县为研究选点,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从社会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历史性角度,探讨产权和产权制度的转化和创新过程,并从法律社会学视野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与中国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研究也就成了当务之急。文章总结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轨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经历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产权从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化了农民在土地上的权利,农民享有了除土地所有权之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在的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稳定了农民在土地上的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再结合不同时期的统计材料与参考文献,从经济规律的不同角度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赵惠林 《魅力中国》2010,(33):41-41
建国以来,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大致经历了起步、调整、逐步完备和新发展等四个变迁阶段。为此,在今后的征地补偿安置制履创新中应突破“体制锁定”,沿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基本稳定,接下来是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的深化改革阶段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管理层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文章首先概括性的介绍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现状,然后分析了改革至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背景提出管理层应选择从技术路径方面完善改革配套制度,提高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1979年至2006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先后历经起步、探索和深化三个阶段,已逐步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组织体系和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的监管体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与变迁是一种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种先易后难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一种以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的制度变迁。中国银行业改革依赖并滞后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银行产权变迁的过程。28年来,尽管中国银行市场化改革经济绩效是显著的,但是,仍然在组织制度、市场制度、宏观调控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着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9.
从战后日本经济波动解读日本经济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其经济绩效.战后日本经济波动是日本型经济体制变迁的反映.同时,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变迁也对日本经济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后日本经济呈现出了增长性衰退的特点,其绩效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恰巧是日本传统型经济体制形成、强化和变革的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理论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到"重要组成论"这三个阶段;在实践中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治高压下艰难起步、夹缝中求生存、实践中高速发展。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非公有制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管理经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改革:历程回顾、核心议题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璨 《改革》2020,(4):133-1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改革经历了林业"三定"时期、两次集体林改过渡时期和新一轮集体林改时期。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权流转是集体经济组织和林农流出的过程,流入方注入新的生产要素与经营理念,集体林经营的资本密集度渐增;集体林权流转主体不断增多,每个时期都有主要的集体林权流转参与主体,且从单向流转向多向流转转变;政府部门从禁止集体林权流转转向鼓励和支持集体林权流转,林地收益是集体林权流转的保障,多异质性主体和林农非林就业机会增多是集体林权流转的必要条件;集体林权流转从木质产权交易演化到木质与非木质并重的产权交易,生态价值得以体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小农和村集体将继续向新型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等流转集体林权。为实现集体林权有序流转和保障各方利益,有必要进一步强化集体林确权工作,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平台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政策法规,明确生态公益林等林业区划原则,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2.
林木的所有权及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厘清非国有林权的静态支配关系是非国有林权转让的前提。林权的转让应实行自愿平等、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以及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林权的变动应实行登记生效主义,但是,是否登记不影响林权转让合同的效力。登记机构对林权的变动应进行实质审查,但是,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林权转让,没有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3.
望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较晚,但由于根据自身林业发展特征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保持林地公有的前提下实现继续保持集体经营、承包林地使用权、个人承包合作造林以及"树随地走"鼓励造林等多种经营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陈飞平 《乡镇经济》2008,24(5):35-37
文章通过对江西各地林业产权流转的调查,提出江西林业产权流转过程中,存在林权市场的有效供给不足,森林资源资产的转让、拍卖、评枯作价难,林业风险防范机制尚未建立,森林资源的抵押贷款制度不完善等实际问题。并提出制定交易制度规范流转行为,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林权流转机制,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枯工作等政策建议,以保证江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孟全省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60-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行业的各种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林业经济组织自身融资的能力依然不足。以森林资源资产为依托,探索森林资源资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创新,是当前解决林业资金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做好森林资源资产融资工作,要着重解决的是森林资源的产权问题、价值评估问题以及市场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秀英  李朝柱 《改革》2012,(6):121-126
基于浙江省2个县市12个行政村的26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户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林地流入规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村集体是农户林地流入的重要来源,林地流转市场化、契约化程度较高,林地流入促进了林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家庭林业收入占比、家庭人均林地面积、当地有无林地流转平台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流入规模均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申请采伐指标是否容易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分别有负向及正向影响,家庭经营林地块数对林地流入选择行为及流入规模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冲突及其化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林区三林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林业资源枯竭、林区经济危困和林工生活艰难,其根源于林业忽视生态效益、林场利益机制不顺、林工存在制度性依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面临林业资源属性约束和国有林区体制约束。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政策设计者须明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业管理部门、林区和林工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诉求和利益实现约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承包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本文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秀山县推行林权改革及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特色和成效进行简要分析,透视了林权改革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制约瓶颈,从而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探索建立农户万元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路,为深化林权改革、做活林下经济、助推农户万元增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林权改革背景下江西林业产权流转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江西林业产权流转存在的林农法律意识不强,流转行为不够规范;林权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林权流转相关配套政策相对滞后等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加快山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交易制度和健全森林资源评估机构等措施解决江西林业产权流转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杜国明 《改革》2012,(2):81-86
集体山林经营方式选择是集体林权改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农民增收、生态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集体山林经营方式的选择,首先要确定选择的标准,进而通过标准的评判来作出理性选择。广东的实践证明,"均股、均利"的集体山林经营方式更适合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