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2013,(Z1):69-73
深度解读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颗粒物相比,它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可直接进入人的支气管,易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PM2.5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产生于日常发电、工业生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榆次区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的清除效果,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榆次区的大气颗粒物(PM2.5、PM10)浓度和气象观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别从降水总量、降水持续时间、降水前颗粒物浓度和小时最大降水量4个指标研究降水过程对PM2.5、PM10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降水总量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对PM2.5、PM10的清除效果,随着降水总量增加,PM2.5、PM10的平均清除率提高,正清除比例增加;连续降水可增强对大气颗粒物的清除效果,当连续降水达到12 h可有效降低PM2.5、PM10的浓度;降水对颗粒物的清除效果和颗粒物初始浓度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当降水过程开始3 h前颗粒物浓度较高时,降水对PM2.5、PM10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但PM2.5初始浓度≤35 μg/m3,PM10初始浓度≤50 μg/m3时,易出现负清除作用;小时最大降水量>1.5 mm,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有比较明显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数字·科技     
2020年日前,国家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区域层面大气污染监测、评估、监督体系,细颗粒物PM2.5排放总量将显著下降。防治灰霾污染应以降低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为目标,实行煤炭总  相似文献   

5.
要问当今最热的一个话题是什么,"PM2.5"是也。这个漂浮在空气中、大家肉眼看不到的细小颗粒物,近两年来受到了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今年"两会"首次将PM2.5标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展开民用工业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2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随着2012年即将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及国内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物联网技术将在环保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并将引领环保质量的变革。通过环保物联网的建设与应用,可以实现对水、气、  相似文献   

6.
对宁波市2010-2017年的PM2.5开展月度指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宁波市12月份的PM2.5月度指数最高,8月份最低,PM2.5与重要的二次颗粒物O3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针对与PM2.5相关的气象条件,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岭回归建立PM2.5与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偏回归模型,西南偏南风(ESS)对宁波市PM2.5浓度升高有促进作用,东北风(EN)对宁波市PM2.5浓度提升最大(p=0.05)。  相似文献   

7.
颗粒物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中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且治理困难,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气象条件、区域传输及PM2.5污染来源,基本摸清了遂宁PM2.5主要输入来源和潜在污染区域,这对于改善遂宁环境空气质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已有的PM2.5自动监测技术多数都是从外国引进的,PM2.5自动监测技术主要有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微量振荡天平法以及散射激光雷达法,但散射激光雷达法目前仍处于科研监制过程,还没有通过检测标准认证。本文基于前三种监测技术,对重量法监测PM2.5颗粒物的质量进行深入分析,以确保PM2.5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燃煤电厂排放颗粒物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为探究燃煤电厂排放颗粒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及主要环保设备对元素排放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文献调研、理化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一台600MW超低排放、超临界机组湿法脱硫装置(WFGD)和湿式电除尘装置(WESP)排放细颗粒物中Cr、As、Se、Cd、Pb、Hg元素分布及排放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燃煤机组排放PM1、PM1~2.5和PM2.5~10的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为0.85、0.18和0.02mg/m3,WFGD 对PM2.5~10的脱除效率达到95%以上,WESP对粒径小于2.5 μm细颗粒物的去除效率优于WFGD。WFGD入口处PM10中Cr、As、Se、Cd、Pb、H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8、0.2、28.9、27.7、7.3、2.4 μg/m3,各元素质量浓度在不同分级颗粒物中的分布规律均呈现随着粒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颗粒物在经过WFGD后,Se元素质量浓度下降70%,Cr元素质量浓度增加466%,Hg和Pb元素质量浓度增长325%和205%,Cd和As增长101%和113%,微量元素主要富集在细颗粒物中。WESP出口处PM10中Cr、As、Se、Cd、Pb、H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3、0.2、8.9、8.2、3.5、1.0 μg/m3,颗粒物中有害微量元素呈下降趋势,其中Se元素质量浓度变化较小,其他5种元素质量浓度均下降约1倍。  相似文献   

10.
结合2017年3月1日-2018年2月28日的PM2.5监测数据和气象条件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法研究秦皇岛市PM2.5浓度对不同季节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秦皇岛市PM2.5质量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不同季节影响细颗粒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各不相同,其中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4,(2):10-11
正2014.01.02—2014.01.08热点1.31省份立治霾"军令状"1月7日,环保部通报,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为各地PM2.5或PM10年均浓度设定下降目标,国务院将每年对此进行考核。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10省份及重庆市,将重点考核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情况。其中,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下降目标为25%;  相似文献   

12.
正pm2.5(particulate matter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的1/20,生理结构决定了人体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它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来源:主要体现在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等。人为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等。  相似文献   

13.
新年的北京,一翻开日历似乎就有些不顺:1月10日,天空突然变了脸,阴沉沉黑乎乎的,不但有雾,而且有霾,城区到处弥漫着飘浮尘土的呛鼻味儿。收听广播,好家伙,PM2.5值已远超警戒线200,达到500、600了!有的地区,甚至超过1000,出现前所未有的"爆表"现象。列位晓得,PM2.5者,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这玩意儿极易吸入气管肺脏,给人体造成极大伤害。立竿见影的是,自那以后,京  相似文献   

14.
重污染天气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而细颗粒物(PM2.5)是目前对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污染物。2017年10月17日至22日,徐州市经历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本次过程持续时间长,对空气质量影响程度大。根据该时段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笔者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仅供参考。结果表明,扬尘、汽车尾气为重污染过程中PM2.5的主要来源,后期生物质燃烧比重增大;VOCs中芳香烃是二次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在随机采访50位北京市民的日常出行情况时,有19位首选乘坐地铁,14位首选乘坐公交车,还有7位选择开私家车,其余10位的选择分别是自行车、出租车和步行等。从统计结果上来看,有78%都选择了"绿色出行"。1月10日起,罕见的霾持续多日笼罩京城,一些空气质量指数连续"爆表",北京部分监测点的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甚至瞬时破千。雾霾弥漫的天空、严重超标的PM2.5、药店的口罩卖断货……首都也被  相似文献   

16.
PM2.5监测、防治及对河北省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持续广泛关注,中国各级政府也启动了相应的监测与治理计划。在2013年初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中,河北省石家庄等城市连续多日重度污染,对京津冀区域的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着重分析了PM2.5的特点、危害,国内及京津冀区域PM2.5的现状与监测防治等情况,并基于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视角,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8年8月,我国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修改单,根据修改单,人们需要把污染物的浓度表示方法由标况浓度转换为实况浓度。结合徐州市2018年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本文介绍了其转换方法,同时比较分析了转换后颗粒物PM2.5和气态污染物O_3-8h的变化。标况转为实况数据后,PM2.5和O_3-8h浓度基本下降,优良天数上升。  相似文献   

18.
PM2.5问题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要素相互关联,其形成机制、发酵过程、作用结果和防护治理牵连广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基于系系统思想、系统方法和京津冀地区近年来大气污染状况的文献研究,对京津冀PM2.5的来源、自然地理与气象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作用的机理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开展系统分析,从京津冀PM2.5来源、发酵过程和综合影响三方面绘制了京津冀PM2.5问题的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图。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交通、工业和电力的污染物排放是京津冀PM2.5的主要来源。第二,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酵过程加剧了京津冀PM2.5问题的复杂性。第三,京津冀PM2.5问题牵涉众多利益相关者,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公众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系统分析的内涵,文章从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效率与公平三个方面对京津冀PM2.5的治理进行系统分析,从源头控制、完善激励机制以及平衡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提出系统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函数型线性模型作为研究动态影响的工具,通过研究发现PM2.5对浙江、福建、江西房价的动态影响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PM2.5上升最终会导致房价下降,PM2.5下降最终会导致房价上升,该模式在全年中占了243天,符合客观认知:空气质量越好房价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房价越低;另一种是PM2.5的上升最终会带动房价上升,PM2.5下降最终会导致房价下降,该模式在全年中占了122天,有些违背常理,应当是由其他因素引起而恰好与PM2.5的变动趋势重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2,(4):17-17
2012年,新疆将率先在乌鲁木齐市开展PM2.5(细颗粒物)和O3(臭氧)临测。 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在说,目前,我区森林覆盖率总体小高,草原整体功能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荒漠化、沙化、盐渍化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部分河流断流,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