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济师》2020,(1)
近几年所发生的于欢、彭宇等案件背后,反映出当前司法裁判中法与情理的激烈碰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与情理的冲突在司法裁判中不断显现。法与情理的冲突,不但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关,也受法律自身特征的影响。法官在裁判中若只遵循大、小前提的逻辑三段论模式,则会导致法律与社会大众情感上的分歧。若过分运用情理思维,则会挑战法律的权威。因此,法官要处理好法与情理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法律为主的基础上兼顾情理,并加强释法说理能力,以情释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2.
法律活动离不开法律解释,法律活动是一种语言活动.法律解释也是一种语言解释活动.法律解释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之中才能被理解和接受.从西方语境中移植的法律解释目标理论在中国的语境中到底该如何理解并运用到司法个案的裁判之中,更是见仁见智.文章运用语境论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司法场域中法律向现实转换时法律解释目标的探讨.并通过对中西语境中的法律解释目标的比较,试图给中国法官的司法判决结果的正当性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董皞 《开放时代》2002,(1):48-59
文章从分析设置司法功能的目的入手,指出为达到解决纠纷、稳定社会的司法目的,首先要依靠司法公正。而作为实体公正的司法公正与作为程序公正的公正司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成为导致司法不信任的口实,从而影响人们对司法判决的信从。克服这一局限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树立和强化司法权威。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制度权威、法律权威与法院权威、法官权威之间的关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之间的良性互动,以确保司法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与法官激励是当前司法领域中所面临的最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博弈论来模拟现实的审判过程.通过分析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法官最优选择的基础上来研究法官的法律遵从度、工作勤勉程度、工资收入、外部干预(如贿赂)、司法权的有效配置等重要因素对法官裁判的影响,进而解决社会所获得的公正执法水平.对于不同法律遵从度的法官而言,贿赂、工资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提高法官法律遵从度并调整法官与社会之间的效用关系,从制度上实现司法权的有效配置,对于实现司法公正至关重要.这为解决当前司法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能动司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司法能动主义的源头在美国,与其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紧密联系。在中国,能动司法是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回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并贯彻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能动司法的概括或解释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司法大改革的背景下,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利于填补法律缺陷、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积极主动、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但是,也必须正视法官能动司法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司法能动制度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来规制法官能动司法的实施,以保障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法官腐败"是司法腐败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司法审判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律和法官职业道德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法官腐败"的特征具有多样性;造成"法官腐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法律体系不健全、少数法官的理想信念缺失,也包括法官职业道德的制度保障不完善、外部监督乏力。惩治和根除"法官腐败",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司法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入推进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必须深化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遏制和根除"法官腐败";推进法官管理制度改革,打造清正廉洁高效的法官队伍;改进法官工作作风,提高司法职业道德水平;拓宽多元化监督渠道,使"法官腐败"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至今,国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对司法的仰赖空前加重,法院及法官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同时,整个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呼唤一浪高过一浪。司法对法治社会的回应无法满足社会对司法的要求。司法改革显然成了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之一。笔者认为,培育中国特色精英化的法官群体,重塑法官道德,使之高于一般大众甚至高于其他国家官员,不仅是以德治国的当务之急,更是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 一、中西国家法官道德 所谓法官道德,也就是从事法官这一职业确保其司法职责的履行,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在西方国…  相似文献   

8.
保证保险出现以来,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法律规范的缺位,使得保证保险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瓶颈,在纠纷解决时,裁判不一,影响司法的权威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保证保险这一新兴业务的发展。通过对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保证保险法律适用的完善方面的探讨,以期促进保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根据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在酌定减轻量刑(即酌定在法定刑以下量刑)特别程序中,原审人民法院及其各上级人民法院宜统一采用"裁定"而非"报告"的方式逐级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核准。这是酌定减轻量刑特别程序的必然要求,也是两审终身制原则所容许的例外情形。它既符合司法裁判的内在逻辑,又符合刑事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既有利于彰显司法的权威性,又有利于酌定减轻量刑程序价值目标之真正达成。  相似文献   

10.
正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作为法律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其说理性,对展示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以及提高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形象,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如何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性,努力让公众通过裁判文书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当下审判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一、说理的必要:刑事裁判文书说理在司法公开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开是中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司法基本原则。司法公开具有提升司法能力、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等价值功能。当前南京地区法院正大力开展"十万群众进法院"活动,作为司法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该活动对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减少社会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司法为民是法院新时期工作的宗旨,是党和人民对法院的期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法院的立足之本。那么,如何让司法真正来为民服务呢?几年来的审判实践告诉我们,解决司法为民的问题并不难,法官只要深思一下,与当事人换个位置再想一下,司法才能更好的为民。当事人要求法官做的我们做到没有,做好没有,达到当事人满意没有。我想,法官如果与当事人换个位置来思考一下,就一定能够达到司法为民服务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法院和法官的形象就一定能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中法官基于证据作出的判决能符合经验法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但司法裁判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经验法则存在于法官的自由心证中,直接影响着其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因此.如何规范经验法则在事实推定和证据评价中的适用及其相应的程序保障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我国现行宪法总的来说实施得比较好,但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在树立宪法权威方面主要存在政策影响宪法的权威;法律抑制宪法的权威等现象。主要是由于公民的权利意识太淡、宪法司法适用机制欠缺、宪法本身的不完善、宪法监督机制不力等原因造成的。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主要依靠完善现行宪法及其有关的法律、严格依宪办事、加强宪法的监督、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和司法审查制度等途径。  相似文献   

15.
法官角色伦理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是公正的化身,其角色定位就是通过对法律纠纷的公正裁判实现司法正义。公正裁判就是法官正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保持自己角色行为的正当性,这正是法官角色伦理的基本内容。因此,法官角色伦理对实现司法公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司法公正就应加强对法官角色伦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蒋昊 《发展研究》2008,(2):97-100
英国取消独立的衡平法院之后,衡平司法管辖权是通过法官引用衡平法格言作为裁判依据来实现的.本文通过介绍英国衡平法格言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展示衡平法区别于普通法的特质与衡平司法在英国司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衡平司法对中国司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特征性履行说的局限性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特征性履行说贯彻最密切联系原则时,存在适用范围有限、确定方法不合理和准据法确定不当的弊端。我国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也采用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以及我国部分法官素质较低、经验不足,往往导致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困难。为合理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就需要从立法和司法等方面完善现有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民俗习惯坚韧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将善良风俗引入司法裁判中有着现实的可行性。在民事裁判中明确善良风俗的确认标准、融入条件、融入原则及具体方法,是人民法院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司法权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司法能力是一个内容丰富、含义广泛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司法道德、司法品格、司法方法、司法环境、司法效率、司法质量、司法效果等。它是法官群体司法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一种复合的、综合的和全面的司法能力的有机统一体。法官的司法能力是指在司法活动中应当具有的认识、了解、分析、解决或确认与法律关系密切的事实纠纷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集中表现为法官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而法官的群体司法能力的综合反映则构成了法院的司法能力。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是指法院作为整体认识和把握司法规律.运用司法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素质、方法和技能,具体而言就是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遵循司法审判工作规律,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依法独立审判职责  相似文献   

20.
比例原则源于正义的请求,是公平正义的具体化和一种利益衡量方式。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将其作为司法审查的标准,可以拓展司法审查的深度和范围,缩小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提高审判的可操作性和司法权威性,有助于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为了保证其在司法审查中的正确适用,我们应当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约束将法院的司法裁量权纳入法治的轨道,以维护其存在的合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