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继2004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获得全场大奖后,2005年6月又在第10届上海国际电视节上获得“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该片连获两奖,引起了业界对中国纪录片生存现状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试从《幼儿园》获“双奖”说起,通过分析《幼儿园》的成功因素,并与国外优秀纪录片进行比较,从而提出并探讨中国纪录片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5月14日起,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悄然亮相央视,没人会预料到,这部在每晚22:30播出的纪录片会在短时间内引爆观众的“胃口”。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螺蛳粉、全鱼宴、油焖冬笋……透过《舌尖上的中国》的高清镜头,无数诱人的美食,这一刻在全世界光彩照人、熠熠夺目。  相似文献   

3.
邹昀瑾 《中国报业》2014,(12):75-76
从80年代的《话说长江》、90年代的《藏北人家》,再到之后的《俺爹俺娘》,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给几代人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刻的印记。纪录片不仅担负着记录社会的功能,更是一种跨时空传播的媒介形态。一部纪录片的传播策略,直接决定了片子的辐射范围。本文将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为例,探究其商业传播策略,为我国纪录片的商业传播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马丁·布伯“我一你”关系本体论为视点,分析了《舌尖上的中国》在描述人与自然关系上所采用的“我一你”本体论的视角,在建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上所采用的“对话”理念,进而指出这种本体论理念必将生成的纪录片文本的超越性价值,并对纪录片的发展开拓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2014年4月18日晚9点,《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央视一套首播,央视的收视率统计表明,《舌尖2》第一集的收视率高达1.57,收视份额2154%;4月25日,第二集《心传》播出,收视率1.48.收视份额4.11%;5月2日,第三集《时节》播出.收视率272,收视份额6.93%,全国排名第一。不但超越同时段的热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甚至成为了央视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之一.远超第一季所达到的高度。据悉。《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纪录片首次反销海外的经典案例,第一季已经远销60多个国家.而《舌尖2》在播出前也已有数十个国家订购。  相似文献   

6.
赵正 《华商》2014,(9):59-60
4月18日开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只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集,就创造了一个之前《舌尖上的中国1》都不曾达到的高度,那就是超越了同时段所有节目的收视率,以2.57%的收视率获得第一,甚至超越了当下几部最热门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一部纪录片可以获得如此的关注,这对于中国的纪录片行业和餐饮行业,绝对都是一次狂欢和盛宴。在这样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播出后,很多精明的商家和餐饮企业都在策划各种营销活动,希望借助《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让自己的品牌搭上这趟高速行驶的列车,也风光一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最近在央视纪录片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我所拍的纪录片为例子,来具体分析此类纪录片中创作者如何展现主观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很荣幸应邓洁导演邀请参加电影《舌尖上的新年》新闻发布会,更荣幸的是龙游发糕将在电影中出现,更加荣幸的是方飞发糕作为到场嘉宾礼品。"2015年11月19日晚,刚参加完新闻发布会的方飞难掩兴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作为当前中国最红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几乎带火了所有  相似文献   

9.
焦桐     
正很多世界一流的心灵都与美食有关,政客特别不适合当美食家。21CBR:大陆《舌尖上的中国》(下称《舌尖》)非常火爆,台湾会有这样的纪录片吗?焦桐:台湾饮食纪录片拍得都不好,《舌尖》应是饮食纪录片中非常顶级的一部,未必是全世界最好的,水平一定是顶尖的。镜头画面非常漂亮,像诗一样。21CBR:有看《舌尖》第二季吗?焦桐:我是第二季的顾问之一,只是还没看。陈晓卿到台北找过我,  相似文献   

10.
许璐 《广告大观》2014,(5):35-36
纪录片,作为影视片的一个分支,一直以小而美的形象行走江湖。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第二季也于4月18日重新回归荧幕,这似乎让人看到了纪录片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原来纪录片也可以这样火。  相似文献   

11.
陆丹 《中国报业》2014,(2):62-63
本文从分析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特点出发,解析了具有人文精神的电视纪录片在社会中的文化影响力,并由此提出了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纪录片发展策划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朱丽 《中国品牌》2014,(8):94-95
《舌尖2》这一独特的商业现象,如今已让一些企业快速懂得如何借势更讨巧、更有效,对众多企业来说,学习舌尖上的营销很有必要一部美食纪录片,近期再次火遍了全中国。而在该节目开播后两小时内,据悉天猫的手机端就迅速集聚了200万之多的用户,他们忍不住美食的诱惑,兴奋地搜索着相关食材,边看电视边下订单,生怕错过购买时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分析纪录片的营销发展史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参照2012年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营销经验,分析在全媒体的环境下纪录片运用多种媒体整合营销和新媒体创新营销方面的优劣势,进而探索纪录片营销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傅剑青 《中国报业》2018,(23):76-77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赞不绝口,那么,我们采写的新闻作品能否也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吸引大家的眼球,调动大家的"胃口"呢?作为衢州土生土长的媒体《农家报》做了有益的探索,结合"走转改"活动,通过走基层、下田地、访农户,捕捉乡村"原生态"新闻。  相似文献   

15.
“黄馍馍!陕北的黄馍馍!”黝黑、瘦小的老汉黄国胜骑在三轮车上吆喝着,叫卖他那“陕西绥德第一名”的黄馍馍。这是《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关于黄馍馍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催生了餐饮美食热,引起了人们对美食的阵阵热议。如今舌尖上的美食,已成了人民大众"人间烟火的享受,乐活方式的追求",不再是简单地开门七件事的滿足,而是讲安全营养美味大众美食那些事的普及。我  相似文献   

17.
《舌尖2》被疑造假去年,《舌尖上的中国》这档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近期推出的第二季开播至今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与第一季不同的是,刚刚播出六集的《舌尖2》,因为涉嫌抄袭造假,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质疑其拍得和《舌尖1》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拍摄人文情怀甚至比美食多,疑似抄袭BBC记录片等等,不过被骂得更多的原因是频频做假被扒皮,三位导演甚至被骂得都关闭了微博评论。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娱乐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已经在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刻上了烙印。因此,在娱乐化这条道路上,一向以严肃示人的电视纪录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娱乐化。纪录片娱乐化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就的。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和《变形记》为例,对当前电视纪录片娱乐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催生了餐饮美食热,引起了人们对美食的阵阵热议.如今舌尖上的美食,已成了人民大众"人间烟火的享受,乐活方式的追求",不再是简单地开门七件事的满足,而是讲安全营养美味大众美食那些事的普及.我的"舌尖上的最爱"是什么?源动力在哪里?各自在找到个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高德清 《中国报业》2012,(16):110-111
《舌尖上的中国》——关键词"舌尖"和"中国"揭露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即用美食来带动对中国各地人文生态的叙述,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与其说它是美食纪录,不如说是纪录早已将美食融为自身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