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玮  罗澜 《科技和产业》2007,7(8):42-44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引进技术很重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更是重中之重。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需要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而政策的实施主要依靠法律的保障,如果没有法律具体规定,权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也只能是空谈。通过分析我国技术引进的发展和现状,对《规划纲要》中引进技术的法制问题做一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其中,日本政府在科学技术上采取的从引进入手,通过改良和创新壮大自己的科技力量走向自主开发、科技立国的战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战略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日本在引进技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观战后日本引进吸收技术的全过程,可以归结为一个模式,这就是日本引进技术的“竞争型”模式。一、日本引进技术的“竞争型”模式(一)“竞争型”模式首先包括在外的竞争首先,竞争型模式的前半部是日本政府在外利用竞争的过程。在引进技术时,日本政府通过扩大技术来源、拓宽引进技术的类型,从而引起国外技术市场的卖方竞争。第一,日本政府在技术引进来源上坚持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利用国际技术贸易的有利条件,大规模地引进了成千上万项国际先进技术。据统计,至1989年6月底,我国共签订经国家批准的技术引进合同3704项,总成交额达226.2亿美元(另有各地方政府批准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达几万项。如上海市从1980年至1988年末,引进的技术项目累计1848项,成交额达21.51亿美元。)当前,摆在我国工业战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已引进的技术充分地加以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扩散,使这些技术在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工作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初步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各地在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对以下两个关键问题没有高度重视,更缺乏有力的措施:一是现在引进的生产线和先进设备绝大部分是硬件引进;二是没有切实抓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由此而带来的弊病是:引进效率低,引进费用高,引进设备的零部件靠进口,工艺技术不能更新。  相似文献   

5.
王亚平 《开放潮》2002,(6):16-17
“十五”期间,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的关键。而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企业自主开发的关系,通过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最近,上海市计委经济研究所与卢湾区电视大学联合组织了一次40家企业的典型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专题研究。它们从四个侧面考察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问题。本刊认为,这一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决定选用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7.
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我省山区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资金与技术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就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然而,在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山区是否具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条件以及如何搞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工作?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进  相似文献   

8.
引进技术是带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必须从理论高度、国内外环境、国情和国力,明确引进技术的指导思想,解决引进技术的方向。掌握主动,做好工作,为此应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引进技术要考虑新技术革命的趋势。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击全世界。这不仅是技术的革命和生产力的飞跃,而且对世界经济、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日益失去竞争能力。新兴工业国在钢铁、造船、工作母机、电子等对先进工业国已构成威胁。由于发达国家科技先进,就有可能摆脱传统工业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以传播、保存、创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能否由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具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是一项介于各专业管理间的综合性工作。科学技术、技术改造等专业管理有其一定的业务范畴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的具体内容涉及了各种不同的专业管理的范围。例如,对引进样机进行消化吸收,研制开发新一代的产品,这属于科研的范畴;对引进的生产设备进行消化翻版,改造老企业,这属于技术改造的范畴.第二,它是一项跨行业的系统性工作。由于国外各项专门技术的互相渗透,特别是电子等先进技术的普遍应用,引进技术的本身呈“综合型”趋势,即一项引进技术中囊括了多项先进技术。按照我国目前的行业分工,这些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就成了跨行业的系统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取得科技进步,一是靠自己开发研究,二是靠向外国学习,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目的是要引进资金、引进技术,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诱导和促进新产业、新产品的建立和开发,提高国产化水平、增强自  相似文献   

12.
“十五”以来,浙江技术引进的规模迅速扩大,技术引进呈现出“放量”的局面,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今后,浙江在积极支持和合理引导企业技术引进的同时,要着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在重点领域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的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外资是互利互惠的合作,但合作中必然有激烈的竞争,我们只有提高水平,才能达到利用好外资的目的。中央一再强调,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我们不仅要考虑引进外资的数量应保持在适当的合理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引导外资投向,改善其投资结构,提高其利用效益。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和创新工作,以利发展我们自己的技术优势,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同样有一个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并且由于它涉及面广,时间性强,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更应重视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宏观经济效益。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并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对各项社会主义经济活动,包括对外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但因利用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市公司的业绩则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正确认识云南省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云南省上市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因子模型的基础上,对云南省20家上市公司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从盈利能力、资产增长能力、偿债能力、资产周转能力4方面研究这20家企业的业绩情况,指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重要因素。最后就云南省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一号文件”第10条,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而农业科技的重点,落在了良种培育上。国家对育种寄予厚望的同时,越发需要我们直面良种产业的危险现状。借助国家扶持新政,通过与国外种子公司合作,一点点引进、消化、吸收,再慢慢形成中国自己的品牌,也许才走得稳当。  相似文献   

17.
引进先进技术是企业实行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江门市大规模引进技术,给企业里带来了四方面的可喜变化:一从偏重扩大生产能力转变为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的素质;二从企业的修修补补、零敲碎打转变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引进;三从单个企业的技术引进转变为整个行业的技术引进;四从个别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转变为全行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但从技术引进的综合情况看,还有以下几个问题: (1)硬件引进多,软件引进少; (2)利用上级部门拨汇或自筹资金的纯引进项目多,合资、合作利用外资引进项目少;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生产中,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主要的一条就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无论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还是在引进技术人才、产品更新换代上,都要紧紧围绕这三个重要环节实施企业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如此,农业生产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主要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如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却很少引起重视,或者说被忽略了。笔者认为,在实现市委提出“两个跨越、一个再造”建设农业强县的战略任务中,对如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依靠科学技术振兴经济的指导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工作,特别是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了企业技术进步的起点,各行各业都有一批用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工厂、车间和生产线,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改变了产品“一贯制”、“老面孔”,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还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引进先进技术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都还存在不  相似文献   

20.
引进技术可以节约开发资金,加速本国技术发展速度,是技术发展的捷径之一,在时间和效益上要比单靠自主开发快得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样地引进了技术,最终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日本较之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其原因就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的不同。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日本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过程的观察,探讨一点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