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与科技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杠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内生联系。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内生驱动器,加快构建长株潭一体经济快速增长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增强聚集效应、创造科技创新扩散机制是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The rapid rate of technology obsolescence in many high-technology markets makes it imperative for firms to renew their technological bases constantly. Given its critical importance, the technology acquisition from the fast followers’ perspective needs to be the subject of careful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ast-follower firms’ choice of technology acquisition model, using a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r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marketing capab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risk tradeoffs. This study sourced data from the Securities Data Company (SDC) Platinum Database for a total of 205 instances of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holders and fast followers in the LED industr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ome significant findings were found. First, regard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when fast-follower firms had greater R&D, complementary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and technological similarities with the partners, they preferred the acquisition model that required higher resource commitments. Secondly, when fast followers had marketing channel advantages,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a high resource-commitment acquisition model to obtain time-to-market benefits.  相似文献   

3.
王毅 《技术经济》2012,31(3):7-11,95
试图回答如何在复杂技术创新中管理\"内源\"和\"外源\"能力的问题。提出:复杂技术创新中的整合能力是指企业配置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针对复杂技术系统的用户需求变化持续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复杂技术创新中存在四类整合能力,即部件整合能力、系统弱整合能力、系统自整合能力和系统强整合能力;整合能力的微观基础来自于对创新链的控制,创新链是与复杂技术系统相关的技术链和价值链的组合;整合能力拥有者在技术链和价值链的控制权上的差异是其所属类型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增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知识观角度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增长进行了细致分析,建立了企业技术能力增长的一般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增长的几个主要特殊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初步揭示了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增长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结合技术学习的内涵,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技术学习模式及相关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研究者多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及其引起的技术能力提升,而对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的过程中是否也发生"技术学习"以及发展中国家形成的技术能力是否能实现质的跨越则缺乏研究,并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开展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应加强内部学习。  相似文献   

6.
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文彬  王毅 《技术经济》2011,30(5):15-18,104
在对我国12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要关注的6个问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链创新能力的建立难以突破;国内市场需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深化问题;技术创新国际化面临严峻挑战;人才问题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然后,从供给导向、需求导向和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戴万亮 《技术经济》2012,31(2):24-29
简要介绍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以及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与横向比较,揭示了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于从知识管理到价值创造的思路,重新审视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总结了已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框架(包括点状模型、线状模型、链状模型和面状模型)的特征和不足,提出了由问题驱动、思考未来、多样化知识、创新文化、利益相关者协同、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新框架,并构建了新框架的二级指标,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解、体系框架的构建和评价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谢吉亮  彭灿 《技术经济》2012,31(3):32-37
根据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初步构造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模型;利用我国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关数据,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三种定量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根据检验结果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慧 《经济经纬》2006,(1):78-8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组织绩效,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笔者将河南省大中型企业按地区分组,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比较各地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cess that links knowledge resources to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e propose that this relationship is mediated by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that management commitment moderates this mediation effect. To measur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e create an indicator that summarises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on products, processes and sustainability. The sample comprises 9432 firms in different sectors included in the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CI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knowledge resources not only have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ut also an indirect effect by improving the firm's innovation capability. We also confirm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nagement commitment, but with limitations. This research, therefore, throws light on how firms can leverage their knowledge resources to g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ed on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2.
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文彬 《技术经济》2012,31(7):34-39,65
在对我国11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创新管理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包括用户拉动、开放创新、全面创新、人才激励4个模块。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自于如下方面:将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建立产学研、上下游、国内外有效结合的合作创新网络;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_项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规模系统性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其创新活动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面性,决定了重大专项必须针对不同的创新活动建立与之适应的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详细梳理技术创新和创新管理模式的发展和演变,将技术创新分为3类: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个人/单个团队的创新活动、多个团队协作的创新活动和全行业/领域/社会参与的创新活动;独立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对典型的创新管理模式,即,独立创新、联合创新和协同创新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活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协同创新体系,其创新体系的协同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技术、组织管理和重大专项与外部环境。期望所做研究对国家重大专项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共同创造是技术创新模式从网络经济向传统制造业延伸过程中的一个新现象。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点决定了产业链和技术链上共同创造的可行性,从而也为装备制造业共同创造系统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5.
陆秋琴  袁梦  黄光球 《技术经济》2020,39(12):16-25
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与转型效率是企业技术变迁式转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技术变迁与企业技术变迁式转型过程,由此构建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与技术变迁式转型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煤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实证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性与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煤化工企业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不佳,技术变迁式转型效率情况良好但不够稳定,且二者的发展始终处于失调状态;技术经济转化能力对技术变迁式转型效率在初期有较强的负向影响作用,而长期来看则呈现出不太显著、滞后但持续的正向影响作用;后者对前者呈现显著、及时且持续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闫俊周 《技术经济》2010,29(5):12-17
本文利用全国1988—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演变。结果表明,FDI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上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着一定的促发效应,但对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无显著影响,FDI并不能为中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带来实质性提升。同时对1988—1997年和1998—2007年的分组研究表明,FDI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正在发生演变,由1988—1997年期间的显著性影响逐渐演变为1998—2007年期间的不显著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FDI的影响产生了弱化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就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成红  邵云飞 《技术经济》2013,32(1):1-8,58
基于能力矩阵的分析框架,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构建过程和基于OEM关系的超集群知识联系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巴基斯坦的Sialkot集群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机床产业集群为案例对象,通过研究两集群中生产商的技术能力构建过程对相关命题进行检验。结论如下: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构建是一个多路径过程;基于OEM关系的超集群知识联系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构建的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集群企业通过利用这类超集群知识联系开展富于进取心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突破该局限性,克服价值链中领导企业设置的障碍,从而可以在更宽的功能范围内构建创新程度更高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韩国汽车业技术能力积累与自主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声霞 《现代财经》2006,26(12):75-78
韩国的汽车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拥有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韩国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构筑基于市场经济的科技经纪人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伟群 《经济问题》2002,(11):27-29,35
科技经纪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科技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科技纪经人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经纪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构筑基于市场经济、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经纪人运行机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莹  于渤  吴伟伟 《技术经济》2010,29(5):7-11
技术学习和技术能力增长实现持续互动将会推动后发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后发企业技术学习和技术能力增长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出了两者的互动模式:基于平台渐进发展的互动模式和基于平台跃进的互动模式。这两种模式通过持续循环实现后发企业持续不断地发展。最后结合某汽车排气系统有限公司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技术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