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他与袁隆平同行,同是水稻杂交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对他这样评价———周开达几十年如一日长期从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中有殊多建树,先后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专著四本。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杂交水稻领域的一位功绩卓著的杂交水稻科学家。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过去的不育系都是由种间、亚种间、野生稻与栽培稻间杂交育成。来自远缘杂交的不育系均表现易保难恢的特点,给选配优势组合带来相当的困难。鉴于此周开达在六十年代后期即开始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2.
5月6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湖南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等26家科研和教学单位共同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超级稻重点区域目标产量高效育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杭州召开。项目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采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和理想株型塑造的技术路线,培育适宜在重点区域大面积推广并达到目标产量的广适性超级稻品种和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潜力的第四期超级稻新品种,构建高效的超级稻育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60%.中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产潜力。利用水稻亚种间杂交优势是现阶段战略重点.二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长远而言.利用无融合生殖选育的一系法杂交稻  相似文献   

5.
<正>《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水稻,就是指在产量、米质、抗性等方面都显著超过现有水稻品种的新型品种。我国超级水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南方的超级杂交籼稻,包括两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稻和三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稻;另一类是北方的常规超级粳稻。因为目前杂种优势在粳稻上表现不明显,所以超级粳稻还是以常规稻为主。本期节目介绍了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是我国水稻育种事业一个创举,也是国际上水稻育种方法的新突破。杂交水稻包括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杂交粳稻也初见增产成效。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达7,600亿斤,其中水稻3,300多亿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3.6%;在全国水稻产量中杂交稻约800亿斤,占稻谷产量24.0%左右。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斤左右。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只有760斤左右,发展杂交水稻对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颜龙安是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开拓者、先行者和主要发明者之一。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事水稻矮化育种研究,育出了"萍矮58"等矮秆良种;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时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科技信息     
新型分子育种有望获得高产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日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2届水稻IPA1基因利用与分子育种海南田间交流会在海南省举行,与会专家就水稻IPA1基因利用的分子育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前期大量杂交结果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4,(7):7-7
据新华社我国抗虫转基因水稻规模化育种技术已趋成熟,只要政策允许,随时可以进入品种审定程序.9月6日,福建省科技厅组织对两个转基因水稻研究课题进行验收,专家认为,课题组储备了丰富的水稻抗虫转基因产品与技术,建立了规模化转基因水稻育种体系,为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水稻育种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系统选育、杂交选育、三系杂交自我配套三个发展阶段,对促进江苏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常规中粳为基础,三系杂交粳稻、三系杂交籼稻为突破口的全方位发展格局。当前,针对水稻品种结构调整的新思路,以及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不断升级,在整个水稻育种研究策略上,该所继续保持其特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3日,从湖北大学、武汉市农科院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武汉多倍体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结实率低的瓶颈制约,大而优的"胖"米有望3~5年内端上市场餐桌。与传统的二倍体水稻和杂交水稻所不同的是,多倍体水稻育种基于植物进化原理,将二倍体水稻杂交加倍而培育成多倍体新品种的育种技术。多倍体水稻植株发育高大粗壮,穗大粒大,比二倍体水稻重3/5以上,有米质优、抗逆性强、增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热词第三代杂交水稻截至目前,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技术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为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第二代为以光温敏雄性不育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这也是现下超级杂交稻的"主流"育种法。不过,两者各有缺陷。第三代杂交水稻,即利用普通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常规品种、品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新型杂交水稻。该方法既"遗传"了前两代方法各自的优点,又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局  相似文献   

14.
杂交育种是培育观赏植物新品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杂交繁育能够综合父母本的优良性状,克服亲本的缺点,从而获得杂种优势的新品种。观赏植物杂交繁育包括品种间杂交、种间杂交、甚至属间或科间杂交,但以品种间杂交为主。近年来F1代杂交育种更是成为观赏植物生产和应用主要手段和方法。国外在观赏植物杂交繁育技术的研究已进行多年,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15.
日前,我国破解杂交水稻基因功能密码工程在湖南西城实业集团公司西城科技园正式启动。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与该公司及长沙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三方合作开展的这一重大课题,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的培育,从而使其在二期目标亩产800公斤的基础上,再实现亩产900公斤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7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在农科讲坛上指出,我国水稻单产的提高进入了一个缓慢时期,提高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成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科学界普遍认为,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可比其他杂交稻提高单产15%,但需解决籼粳交杂种不育、生育期超亲晚熟和植株偏高3大问题。据介绍,课题组已通过明确我国各稻区品种抽穗期基因型,分析各地的光温生态条件,设计适合的基因型,实现定向育种,确保杂交组合抽穗期的广适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稻育种的实践证明,每次突破均有赖于有利基因的发现和利用。矮化育种是基于矮秆基因sdl的发现和利用,杂交稻育种的突破离不开野败型细胞质的发现和三系配套,而超级稻育种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即籼粳杂种F1优势的利用,有赖于广亲和基因S5-n的发现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港     
《农家致富顾问》2021,(7):38-39
01分子设计育种让水稻高产又优质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水稻全基因组选择与高产优质品种设计育种”成果围绕水稻理想株型与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关键突破。该成果创建了直接利用自然材料与生产品种进行复杂性状遗传解析的新方法;揭示了影响水稻产量的理想株型形成的关键基因和分子基础;阐明了稻米食用品质精细调控网络,用于指导优质稻米品种培育;培育了嘉优中科6号与中科发5号等标志性品种,成功实现了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等优良性状的高效聚合,示范了高产优质为目标的分子设计育种,为解决水稻产量品质协同改良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24日举行的湖南西城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暨杂交水稻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担任西城集团首席科学家、西城科技园科技总顾问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常规育种已经用尽浑身解数,我们将在企业的协助下,破解杂交水稻的基因功能密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即亩产900公斤。袁隆平院士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此番与企业联手进行杂交水稻基因工程研究,是希望通过技术与资金优势的结合,早  相似文献   

20.
纵横录     
中国超极稻研究突破在望 中国超级稻计划项目组已在某种水稻上发现两个位点,两个位点的基因共拥有使水稻增产36%的潜能。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世界农业科技大会公布了项目组的新发现。 袁隆平说,生物技术可以加速中国的超级稻研究。如果转入玉米的某种基因,超级水稻的单产还会有大幅增长的潜力。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