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货币本位制的确立和二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相应地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是因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金建平 《当代经济》2010,(15):102-103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本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并对如何完善中央银行独立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是以实现整个经济为特定目标而非利润最大化的、负责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形式上的独立性与实质上的独立性。美联储可以放弃形式上的独立性成为政府的一部分,但保留实质上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置身于党派政治之外。  相似文献   

4.
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尽管如此,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仍不如人意。对此,本文提出提高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决策信息需求的增加,公众对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的要求也在增加。传统的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要么只关注透明度原则,要么只关注规则问题。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从博弈视角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提高并不意味着决策的有效性增加,决策的效果与投票规则相关,保密投票机制可能对应着更高的决策效率。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和日本中央银行独立性之间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委员的构成和产生上。因此,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强化委员的代表性、协调各方利益以及减少博弈冲突。  相似文献   

9.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对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的讨论,学者普遍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增强有助于减轻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导致的通货膨胀.本文提出我国的央行独立性应该包括人事独立性、政策独立性和财务独立性三方面,并且用修正过的指标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理论上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的两个机制:固定资产投资渠道和为了缓解收入不平等进行转移支付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金融稳定政策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哲 《经济与管理》2009,23(5):44-49
当今,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此,金融稳定是当务之急.审视中国的金融现状,我们必须加强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内部及其相互之问的有效风险配置、资源配置等核心功能,将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稳定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纳入统一框架之下,有效协调货币、金融稳定政策,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周念利 《经济经纬》2008,37(2):140-143
大多数国家的央行开始摈弃隐秘性传统,其货币政策逐渐走向开放和透明。如何最充分、准确、及时地向公众披露与解释货币政策目标、策略和决策已成为多数国家货币政策操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欧洲中央银行在实践中所采用的主要沟通策略和工具进行归纳和介绍,然后将欧洲中央银行与世界其他主要中央银行的信息公开程度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就关于提高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相关建议和争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paper discusses recent changes in central bank law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wo indices of legal independence are constructed, cover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independence. Most of the countries experienced high-inflation episodes in the recent past and changes introduced to the laws after, or simultaneously, with stabilization programmes strengthened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ral banks. In further analysi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emerges between inflation and indices of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However, the robust relationship is present only at a high level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This conclusion is supported by results from regressions on time-aggregated and panel data,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government fiscal position and the absence/presence of an IMF stabilization package.  相似文献   

13.
冲销干预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表现出长短期不一致的特征,在短期内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在长期内,冲销干预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削弱其独立性,累积金融风险,导致恶性后果。对此,应优化央行票据的期限结构,完善以国债市场为核心的公开市场操作,发展外汇掉期交易,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中央银行的宏观监管职能:经济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跨国数据为基础,对中央银行是否应分离银行监管职能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央银行未分离或未完全分离银行监管职能的国家,其金融稳定性通常更高,经济增速更快,而且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倾向"。这意味着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并不是简单地将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的问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并不必然排斥其继续实施金融监管职能。通过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兼容性置于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加以解读,文章发现真正影响金融监管实际独立性的并非监管主体的设置问题,而是更广泛地依赖于不同的政治制度条件。上述结论表明,如何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政策框架下切实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协调与配合才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央银行独立性、责任性与通货膨胀目标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我国货币政策应转向通货膨胀目标制。我国现行的政策实际上正是一种隐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几次通货膨胀偏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央行的独立性不够。鉴于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能解决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问题并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今后货币政策改革应坚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变思路,在提高央行独立性的同时,增强其责任性并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Self-fulfilling Currency Crises and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develop a model of a fixed exchange rate peg arrangement derived from the Barro–Gordon model of rules versus discre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fixed peg is vulnerable to self-fulfilling currency crises in which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creas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ule decreases, but, paradoxically, the reputation of the policy-maker improves. Delegating monetary policy to an independent central banker does not prevent this type of crisis from arising, and can even make it more costly.
JEL Classification: F 3; F 4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经不完全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变量,因此,研究来自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Granger影响关系、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和误差方差分解方法证实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引致通货膨胀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继而揭示了外部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Colombia undertook reform of its central bank in 1991, pushing it in the direction of greater independence. We find that this reform led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level of inflation, as well as inflation uncertainty, suggesting an increase in credibility. However, there has also been an increase in inflation persistence since reform. The lower mean but greater persistence of inflation indicates that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has shifted the Phillips curve inward but also flattened it, a result consistent with recent research for the Euro-zone and the United States. Finally, 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riedman-Ball hypothesis, higher inflation raises uncertainty in Colombia, but that uncertainty does not increase inflation.  相似文献   

19.
周涛 《财经科学》2006,(11):1-8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货币信贷居高不下,我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央行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本次货币政策的目的将限于通过抑制信贷过快膨胀来平滑经济增长,其理想效果是防热而不会致冷."稳健"仍会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继续加息不是央行的最优选择,高固定资产投资、高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