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财权的来源:从股东的资本到利益相关者的资源 公司财权的源泉决定着公司财权的动机和财务运作目标,也决定着公司财权的配置结构。实际上,这个命题等价于公司权力的来源。从理论和现实看,谁拥有企业权力,谁也就分享企业财权。主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认为,公司的财权形成于财务资本,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2.
唐勇军 《财会通讯》2006,(12):72-74
公司财权来源理论强调资本所有权(产权)的决定作用。公司财权界定中也遵循着资本逻辑传统。传统公司财权来源的“财务资本决定论”逻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越来越受到理论和实践的挑战。公司财权来源的资本随着企业理论发展不断扩展,“新资本”理论提出预示了公司财权来源的“多元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权力结构中,财权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力,其涉及面相当广泛,食业各种经营活动最终都会通过资金和资产的相百交换或转移来完成并在财权上有所体现一财权是食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财权配置是影响食业财务运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公司制企业架构中,以财权配置为中心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财权,提高公司治理的控制力和控制范围,减少失控区域,堵塞资金漏洞,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基本架构中,以财权配置为中心的财务治理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公司财务运作效率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了财务技术方法,它是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的核心,公司治理目标主要通过公司财务治理来实现。财权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力,其涉及面相当广泛,公司各种经营活动最终都会通过资金和资产的相互交换或转移加以完成并在财权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变化,组织中的权力及其来源也在变化。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总结权力的主要来源,并从组织间关系理论视角分析组织权力来源和个体权力来源的彼此关系,构建了组织与个体的权力来源跨层次关系模型。其次,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组织权力来源和个体权力来源的发展趋势,认为长期合约、层级结构、规章制度、物质资源、物质依赖成为传统的组织权力来源,短期雇佣、异质结构、文化价值观、关键资源、多层依赖成为新型的组织权力来源;固定职位、天赋魅力、纵向关系成为传统的个人权力来源,跨界流动、成长型能力、网络关系成为新型的个人权力来源。文章最后讨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高科技企业治理主体的权力竞争力状态不同,导致其权力结构不同,进而企业治理机制不同。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权力结构是由股东权力、管理者权力、员工权力分配及竞争力大小构成的企业权力的总体。不同生命周期的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相互之间进行权力博弈,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也存在差异。高科技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命周期特征,有针对地制定治理策略,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管理者权力理论与高阶梯队理论,本文从创始人权力视角,以2004-2011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存在创始人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创始人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视角考察了创始人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企业规模与公司年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始人权力综合指标、所有权、专家权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先增后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创始人声誉权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出随公司规模与公司年龄的增长,创始人的影响力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促进着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会计信息传递和权力的分配也日趋合理;而在对会计信息权力的外部监控上,有关方面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会计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方面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9.
祝涛 《财会通讯》2014,(3):115-118
本文在对公司财权内涵基本观点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公司财权形成基础及渊源并从多维视角考察公司财权结构,采用形式逻辑分析方法对公司财权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将财权配置划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两个层面。财务契约实现了财权的初始配置,财权的初始配置决定着再配置的走向与结果,在财权配置中居于主体地位。公司内部的授权与转授权实现了财权的再配置。  相似文献   

10.
戴璐 《英才》2005,(6):82-83
鲁冠球终究会把象征着万向集团权力的手杖,交给儿子鲁伟鼎;楼明从父亲楼忠福手中接过广厦集团的帅印也是定局;茅理翔在选择方太厨具接班人时,眼睛也只聚焦在儿子茅忠群身上。企业的创立就像是一位君主,尽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姓氏的所有加盟,但作为君主,董事会只是他实施权力的工具,“家天下”的企业形式早就注定了董事会的运作模式,谁说一个人就不能跳舞?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内部权力关系的来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权力来源可以分为两种:职位和知识.传统组织将管理者的权力建立在职位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内部权力建立在管理者拥有的知识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生命周期与权力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决策权力在企业中如何配置决定了决策效率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关于企业中权力究竟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学者们众说纷纭。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权力配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权力的诠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单个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并对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作了概括。这一理论把企业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如图1)幼稚期主要是指企业的初创阶段,这时企业生存能力弱,处于学习阶段;企业在幼稚期能存活下来,会很快转入成长期,企业年龄和规模都在增长,市…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财权配置的基本逻辑,它决定了财权配置具有动态演变性。本文分析了资本结构、公司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博弈、公司规模及组织方式、技术及环境等因素是如何影响财权的动态配置。通过企业财权配置的状态依存性与相机治理机制来实现财权的配置与再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性财权配置的一般框架,旨在为上市公司财权的动态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德胜  徐建 《财会通讯》2021,(18):18-24,70
权力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和公司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权力打开了高管团队的黑箱,为研究高管团队内部的决策过程提供了工具.但是,不同理论对权力的界定、权力作用机制的理解有所不同,采取的研究视角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全面梳理现有权力研究.文章首先介绍权力理论的发展,澄清企业理论、代理理论和高阶理论对权力的解释;其次按照不同的权力界定和研究视角评述相关实证文献;然后指出现有公司治理研究的不足;最后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内部多样化的权力结构和公司治理变革带来的权力结构变迁为权力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机会,未来公司治理权力研究须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多种视角来研究董事长与董事会之间的相对权力、权力最高高管之间的领导权结构、高管团队内部的权力分布、不同权力基础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变更造成的权力动态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Nash讨价还价模型,引入经济权力概念,扩展了双人讨价还价模型和利益保护机制设计。指出在个体经济权力禀赋差异下,经济权力特性和自我强化功能决定了以经济权力状态依存特征的企业剩余分配过程,即经济权力大,个体获取的企业剩余分配比例就大,并随经济权力作用而得到强化。因此,要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应赋予其足以制衡强权主体的经济权力。若经济权力用于代理人激励约束,委托主体的奖惩和承诺对代理人而言是可信的,就可实现企业效率和利益保护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一、股东(大)会的地位与权力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由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对公司行使控制权。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选举和更换董事。董事的任免是体现公司治理特征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该权力属于谁,谁就在事实上成为公司的控制者。二是决定公司的重要事项。即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批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决策方案,公司利益分配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公司债券,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等。  相似文献   

17.
企业权力失控的原因分析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多数企业领导干部都能够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力,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企业、为职工服务。但是,也有少部分企业领导干部凭借手中权力,在经济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搞权钱交易;在生活上腐化堕落,用公款去满足个人的高消费;在工作作风上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浮夸;在权力运行上搞不正之风,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在组织上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从主观上看,所有这些腐败现象和不廉洁行为都与领导者滥用权力有关;从客观上看,上述腐败现象和不廉洁…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本质就是处理在营运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和权力博弈以实现企业目标。从用权者个人实务运作的角度看,公司中非制度性权力运用可以采取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合纵连横等具体行动策略。同时应更多地看到权力运用积极的意义,构建和谐的公司权力结构和权力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郭健 《英才》2005,(6):84-84
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选择了保留君主,但是通过立宪,限制了君主的权力。然而.作为企业君主,谁为它立宪来限制企业君主的权力?难道对“共和”的向往能够使得企业君主放弃无限的权力,而为自己的权力戴上一副沉重的手铐?不过.能为自己立宪.已经是一种进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寻找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很需要这样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目前理论界的意见尚未形成完整的企业预算体系框架,作者试用财务本质中的“财权流”观点,对企业预算的对象“价值”和“权力”(即财权)进行研究,以构建企业预算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