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不同角度对物流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物流和配送进行了分析,以正确把握物流与配送的本质,为物流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同城配送的不断发展,其已经成为解决物流配送体系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同城配送物流人才日渐短缺亦成为制约同城配送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同城配送物流人才的概念、特点与分类,重点阐述了同城配送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同城配送物流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出发,本文提出了物流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的设计目的和设计原则,对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的功能进行了定位,重点阐述了共同配送信息平台的功能结构,最后总结出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共同配送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化共同配送,能够充分满足多频度、小批量、多品种、多用户的配送需求,促进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配送企业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为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时,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体物流运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配送促进配送业向专业化、共同化、计划化、信息化、社会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配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今物流配送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解决我国物流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物流(配送)中心与供需方业务往来的程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现代物流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加速我国传统商业和储运业向市场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实现物流在我国范围的合理流通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布局,形成一个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商品物流体系,物流(配送)中心以其功能占据中枢地位,如何更好的运营物流(配送)中心,对供需双方的业务都产生深远、影响,并从物流(配送)中心与供需方业务往来的程序管理角度,分析物流(配送)中心对现代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运作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设计适合我国国情之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时,可以把全国的配送市场划分为十大区,在各大区设一个物流中心,并下设各级配送中心和投递站,形成五级集约型配送体系;建立中央虚拟物流配送中心、区域性虚拟物流配送中心和次级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三级虚拟配送体系;先在城市地区建立一个三级配送体系,然后延伸到农村地区,形成第三方物流配送网.  相似文献   

7.
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是快递服务中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用户会与电商以及快递企业有面对面的接触。快递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客户满意度,所以说收件人的评价对企业的信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升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的问题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本文研究国内外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现状和方式,然后结合现阶段我国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体系、推动电商物流与社区物业合作、推动社区物流发展、推广自助提货点和智能快递柜的使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三者合一。物流畅通的关键是建立行之有效的配送体系。有效解决配送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搞特许经营。通过特许经营建立网上销售连锁体系和配送连锁体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共同配送体系的形成需要货物、货运车辆、城市道路与交通环境的支撑。商品流通的增长在给物流企业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共同配送是指多家配送客户集中一起进行运输和配送,通过采用这种方式来提高配送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达到物流配送的资源利用合理化。论文在分析目前城市配送面临困境的基础上,研究共同配送的促进策略,并且通过实例进行论证分析。从政策扶持、标准制定、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设备完善等方面入手,引导城市配送市场面向生态配送、绿色物流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探索城市共同配送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合作博弈下的共同配送利益合理分配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同配送是长期发展和不断优化得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动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发展的总体趋势。然而,共同配送涉及很多企业之间的合作,这必然带来利益分配的难题,只要利益分配不合理,共同配送体系就将宣告失败。全文通过采用博弈论模型中的Shap ley公式,确定共同配送的利益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11.
科技投入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协调好地区间关系,是中国未来必须同时解决的两大基本任务,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两者却并未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科技投入不仅没有促进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拉大了差距。为了协调科技投入增加和地区收入差距缩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短期内可以通过适度调整科技投入分布加以解决,但长期而言,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进一步提高经济较不发达地区科技投入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2.
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机制以特有的优势,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围绕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机制进行有重点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价值生产或资本生产中,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作为不变资本的物化劳动,其中包括由科学技术“物化了的知识力量”的劳动,同样也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商品中劳动含量的缩减性变动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工程的几种定义,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解读——工程是人类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与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基于项目管理范式创造物质存在的完整的社会组织活动。对工程与科学、技术、工业和生产等相近概念作了划界,并将工程定位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构成的价值链中考察。现代工程的正义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正义和人际间正义两个维度,现代工程唯有借助正义之钥,才能开启和谐之门,保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衡。  相似文献   

15.
衡量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的指标众多,除了考察其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指标及指标组合对综合效率的贡献。此外,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分布特征,对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工业行业长远发展的科技促进措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以济南市工业行业为例,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其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全面评价,并通过层次聚类分析,掌握了DEA技术效率在不同工业行业中分布特征,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协调共生机制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海外人才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国的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海外人才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引进和使用海外人才过程中,也存在海外人才水土不服,与本土人才协调不当等问题.通过对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含义的界定和区分,分析了两类人才的矛盾症结在于政策分配的失衡,从共生理论和共生效应出发,对构建两类人才的协调共生机制进行了探索,包括:遴选评审机制;人才特区机制;双轨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特色评价及其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的科普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发展的趟势之一。在综述科普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然后,从类型和空间分布对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特色评价。最后对其进行了分区研究,将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分为三大区。此外,根据区域科普旅游资源的密集程度、资源特色以及知名度等因素,选择条件好的地区重点建设8个各具特色的科普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多探索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文化的培养。学校体育在向学生传授运动项目技术、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体育文化的传承,向学生传授该项目的人文思想以及科学原理,科学与人文融合,培养他们的体育参与态度、动机、兴趣和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9.
Strategy theorists share (1) the view that the strategic imperative of a firm should be sustained, superior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2) the belief that this goal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marketplace. Neoclassical 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 however, imply that the sustained performance goal advocated by strategy theorists is anticompetitive and its achievement presumptively detrimental to social welfar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strategy-is-anticompetitive thesis with the goal of grounding strategy in a theory of competition— resource-advantage theory—that does not imply that the strategic imperative and its achievement are presumptively anticompetitive and antisocial. As such, this article initiates a discussion of the public policy implications of resource-advantage theory. Shelby D. Hunt is the J. B. Hoskins and P. W. Horn Professor of Marketing at Texas Tech University, Lubbock, Texas. A past editor of the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1987) and author ofModern Marketing Theory: Critical Iss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arketing Science (South-Western, 1991), he has numerous articles on competitive theory, macromarketing, ethics,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marketing theory. Three of hisJournal of Marketing articles,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Marketing” (1976), “General Theories and Fundamental Explananda of Marketing” (1983), an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of Competition” (1995), have won the Harold H. Maynard Award for the “best article on marketing theory.” He received the 1986 Paul D. Converse Award from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ory and science in marketing. He received the 1987 Outstanding Marketing Educator Award from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and the 1992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Richard D. Irwin Distinguished Marketing Educator Award.  相似文献   

20.
在这部作品中,威尔斯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力,通过怪诞的故事,反映并预见了当代社会的种种危机和异化,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危机和异化。本文把马尔库塞等西方批判理论家对技术理性进行批判的社会理论用于对这部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从人性的丧失、人类的分裂、身体的衰退、精神的颓废四个方面展示了科学的不当运用,即技术理性给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此深化我们对这部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文学作品的前瞻性主题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