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共管理理念的变革与城市政府职能的转换 19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政府改革的浪潮,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几乎也在同时代开始了自己的探索。而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现模式,则几乎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最基本趋势。在城市管理的研究中,“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思潮,其要义就是把更多的传统上由政府管理或专营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及公共产品的提供改由私营企业共同参与或干脆实  相似文献   

2.
西方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人”假定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新公共管理理论。成为西方规模空前的公共管理改革的主导思想之一。我国对公共管理的研究,目前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西方新公共管理的背景、现状和特点的分析,试图对我国公共领域的改革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西方公共行政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思潮,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新公共管理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改革有重要启示,对于推进我国的行政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新公共管理”产生的背景、模式、主要内容和观点,最后提出关于我国行政改革的几点建设性意见,旨在有力推动我国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打破了旧公共行政由等级制的官僚组织形式所支配的局面,有其显著的进步性。但新公共管理作为当今行政改革的主流思想体系,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局限性。从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看,“新公共服务”将是一种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因为它具有不同于旧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倡导的顾客服务理念与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存在着内部矛盾性。顾客服务在私营部门仅仅是赢得顾客的一种手段,而非真正为顾客服务;当它被借用到公共部门.就会遭遇到一系列策略性和政治性挑战,如公共部门的顾客界定、公共部门顾客服务的标准、政治公平、公民偏好、代理责任等问题。如果说私人服务是“顾客主权”,那么,公共服务应该是“公民主权”。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要     
山东工商学院辛波博士在《管理世界》2005年第12期上发表文章,题为“从有效政府的角度看我国对税收负担率的合理选择”,主要观点可概括为4个方面:首先,文章探讨了有效政府的内涵。认为有效政府就是一个具有较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政府。它应该拥有一个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它应是一个分权的政府,通过下放权力,它能够鼓励各层级的政府官员直接面对“顾客”,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它也应是一个“掌舵”而不是“划桨”的起催化作用的政府,能够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注重成本,将服务对象视为顾客,以满足顾客而不是官僚制度的需要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价值链管理应以价值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链管理的“以顾客为中心”模式承袭了传统市场营销学的“顾客导向”模式,不能适应当代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在理论建构和现代管理实践上均有缺失。现代企业的多元利益相关的特性,决定了“以价值为中心”模式的必然性和优越性。解决“以顾客为中心”模式的理论与现实缺失,必须实现从“顾客为中心”的模式向“以价值为中心”的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新公共管理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强调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西方国家广泛进行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主张政府运用企业的管理理念,推动管理方式创新,并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具体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启示我们,在行政改革过程中,公共产品领域也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管理活动的重点倾向于实际的工作绩效;合理借鉴企业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增强政府服务中的顾客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运营中存在着公益性日渐弱化、趋利性不断增强的态势,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产出才能降低公共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价格,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缓解。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分析,发现低效率的政府治理机制、公共医疗服务市场缺乏竞争性、传统低效的医院管理机制和公益性服务缺乏顾客导向性等是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主要原因。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提出在公共医疗服务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和注重顾客导向性的公益性服务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理论首先是在西方语境下产生的话语体系,我国理论界一直处于“用西方语境下的话语来阐释中国现实”的困境。本文基于“语境决定话语”的原则,比较西方语境。从“政府、社会、市场”三个维度把握社会语境变迁中的“优势影响源”,分析中国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的社会语境特征:全球化之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并向信息社会跨越式发展,呈现“大政府、小社会、弱市场”三元架构。它是“内生”中国公共管理理论话语的社会条件,由此带来的“理论怪象”注定“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在中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分析公共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机制,主张各级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格局、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着手,全面系统的改革和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从而有效提升其应对和解决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全国行政学院锐意进取,进行了全方位、整体性办学模式和制度机制创新,已成为公务员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行政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与国家公务员培训体制及相关政策直接联系。要进一步创新行政学院办学模式,须从制度的层面化解学习目标偏离问题,以改革的思路优化整组培训机构体系,实事求是地解决培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矛盾,用统筹方法处理教职工两种人事制度管理问题,创新并完善具有行政学院特色的培训考核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依法行政主体无论是在观念意义还是在法律规定上,在我国行政法制度建设中都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清晰的概念。依法行政主体不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整体的权利义务主体,而仅仅指公共行政事务的承担者,从行政法治角度而言,凡承担公共行政事务的主体。都必须依法行政,都是依法行政主体。法律学上的主体无非有组织和个人两类,依法行政的主体也限于组织和个人两种。但是,那些组织和个人能够承担公共行政事务,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就是相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情况也是不同的。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远没完成,其中对公共行政概念、范围的理解,公共行政组织社会形态的定型,传统上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管制行政向治理行政转变等等的改革成功,都是确立依法行政主体理论定型化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桂林“七·二六”导游事件为例,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探究旅游公共治理问题,强调把防范或化解公共危机、提高公共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作为旅游公共治理的基本目标,揭示了旅游公共治理中公共政策的目标、方式、效果及其评估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于改革目前旅游行政管理的公共治理模式、促进旅游公共管理决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存在人事制度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人事管理权不强、思想观念不统一、配套改革欠缺、员工管理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文章从思想理念、制度环境及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套建设方面提出推进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改革成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6.
都市圈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公共管理变革的诉求。推进都市圈一体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都市圈治理水平的需要和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需要这三个方面。区域公共管理创新需要从法理与制度、管理与技术两个层面展开,具体来讲,就是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都市圈发展中的角色,妥善处理都市圈内的府际关系,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同时,还要实行都市圈内公共政策一体化,引入多元治理主体。  相似文献   

17.
研究领域和范围偏狭,西部发展问题公共管理研究的缺席,是我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严重缺陷。拓展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关注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探索适合西部地区的公共管理模式,在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历史使命。公共管理学应该在与其他学科进行对话的基础上,立足于西部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如何对该地区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管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管理,对民族关系的协调与管理,以及加强危机管理研究,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公共管理环境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行政学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第三次明诺布鲁克会议的召开以后更是将关注的重点投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而其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更是转型时期中国行政改革的最大阻力。参照罗尔斯关于公平正义的界定,从分配、起点、社会排斥的层面解读中国改革中的不公正问题,进而按照弗雷德里森关于新公共行政理论的论断,提出从制度层面解决转型期中国行政改革的不公正现象。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审计体制改革一直为审计理论界所关注和探讨,各种观点纷纷提出,大致可以分为改良观、立法观、双轨制、司法观和独立观五种。独立性问题是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研究的关注点,但是对独立性含义的笼统使用使得独立性问题又成为研究的分歧点。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应能同时满足政府和公众的审计需要,应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学科引入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行政伦理的内在价值向度,对于公共行政的实施以及行政文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规范、激励乃至终极眷注的作用,因此是行政伦理建设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要课题。以往关于行政伦理价值向度的观点,或者局限于公共行政的工具价值,或者偏重于某一单一的价值原则,使得公共行政或者失去理性价值,或者局限于片面价值。只有构建多维的行政伦理价值体系,才能保证公共行政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