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南美白对虾是我市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苗种种质退化及跨区流通等原因,在传统、单一模式的对虾养殖生产中,病害情况日趋严重,有些地方的虾病发病率甚至超过80%。而虾鳖混养作为一种节本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池塘水体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一、池塘虾鳖生态混养的原理和优点1.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而中华鳖主要生活在池塘底层。虾鳖  相似文献   

2.
<正>白板病来势猛,病程长,死亡率高,是我国近年来危害较大的鳖病之一,一旦暴发很难控制,特别是春季温室鳖种转出外塘养殖发病占到全年发病率80%以上,笔者认为,抓住平时预防与早期确诊治疗是控制白板病的关键。一、发病原因白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环境恶化、突变,超出鳖的应激调节防御能力,病原趁虚而入所致;正常养殖环境被突然打破是诱发白板病的主要因素,远距离大温差运输、大温差环境转移、饲料质量突变等都可能造成白板病的发生;病原为假单胞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正>一、定期消毒鳖虾种苗投入后,要进行定期消毒,具体用法:(1)10%聚维酮碘全沟泼洒,每1m~3水体用0.1mL;(2)8%二氧化氯1亩水深1m用100~150g,病情严重的隔天再用一次;(3)20%苯扎溴铵用1200~2000倍水稀释后全沟泼洒,每1m~3水体用0.5~0.75mL,每隔2~3天用1次,连用2~3次;(4)新鲜生石灰每隔10~15天消毒1次。以上药剂视养殖环境变化与病害发生情  相似文献   

4.
一、穿孔病。发病初期鳖的体表出现大小不等的白斑,随之逐渐扩大,表皮溃烂出现洞 穴,身体浮肿,口鼻出血,背甲、裙边等部位出现疮疤,不久疮疤脱落,留下小孔洞。防治 方法:①坚持“四定”投饵,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E,同时防止鳖体受伤,定期消毒水体,改 善水质;②发现病鳖立即隔离,然后每立方米水体用 100克土霉素消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 10~ 15克生石灰泼洒消毒;③每千克甲鱼用呋喃唑酮 0 2克拌料饲喂,连喂一周即可。   二、红脖子病。病鳖表现为行动缓慢,不摄食,常浮于水面或潜入泥沙中不动,严重时 颈部肿大,腹背有…  相似文献   

5.
<正>在水产养殖业中,消毒的目的就是消除或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毒也是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当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时,有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鳖有自相残食的习性,养殖中按不同大小规格分级饲养十分必要,同一池中鳖的规格要基本一致,以免弱肉强食。养鳖生产一般可分为稚鳖、二龄幼鳖、三龄幼鳖、成鳖和亲鳖五个阶段饲养。稚鳖阶段体质嫩弱,活动能力差,抗病力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易受敌害生物的侵袭而造成大批死  相似文献   

7.
<正>一、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分析1.淡水水体环境方面对于淡水鱼养殖而言,鱼类对于水体的依赖性比较高,当水体环境发生变化时,将会严重的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水体环境的污染将会导致淡水鱼类养殖出现很多疾病。由于淡水环境下比较容易出现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以及病原体将会引发病害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是淡水环境下微生物感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淡水鱼发病初期,其身体表面的充血情况比较严重,并且逐步地延伸到口腔、颈部和体侧。该种病菌的大面积感染,使得淡水鱼的活泼程度降低,病害最严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正>泥鳅在天然水体中病虫害较少,可是在人工饲养管理不善或环境条件严重不良等情况时,可导致泥鳅发病的几率增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泥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水质恶化、运输、投种和捕捞等生产操作时,造成泥鳅体表损伤,被细菌感染而引起。因此,不能忽视泥鳅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甲鱼发病的主要原因1.人为因素: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可造成鳖体机械损伤而感染各种病菌;放养密度过高,以导致甲鱼相互争斗致伤而感染疾病;忽视鳖病的预防工作,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人为因素是甲鱼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环境因素:环境的污染或水质及底质的恶化,不但会影响甲鱼的正常新陈代谢,而且还会引起鳖体内有害物质的分解及某些病原体的滋长。3.微生物因素:大多数甲鱼疾病均  相似文献   

10.
<正>一般50-250g的鳖称之为幼鳖,它是承接稚鳖养殖和育成商品鳖的重要环节,其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下。1.消毒池塘:在幼鳖放养前7-10天,应将鳖池干塘曝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鳖池进行消毒。在放种前3-4天再往池中注入清新的河水,池内水深保持在60cm左右。2.注意运输:幼鳖种苗运输可采用木箱或塑料箱或布袋包装运输。箱子四周应打孔,内铺湿润的水草,装好幼鳖苗后用盖子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甲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一是养殖水体的恶化不利于甲鱼生长,甚至引发病害,最终影响经济效益;二是养殖尾水直接外排对水域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池塘养鳖水质调控技术,对养殖水体进行调控,并对养殖尾水进行生物净化,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鳖苗放养采用肥水下塘肥水下塘有几个好处:一是当把水质培育成茶绿色或黄绿色时,池壁表面会附上一层生物膜,鳖苗放养后攀附游动时不会擦伤;二是肥水水体中有一定的浮游动物能使鳖苗自由捕食来补充营养丰富的活性饲料;三是水体有一定的肥度,能控制真菌对鳖苗的侵染。肥水下塘的具体方法如下:当把鳖池清整消毒后,每立方米水体用新鲜黄土5公斤、尿素10克、磷酸铵10克,在盆里一起化好  相似文献   

13.
<正>网箱养鱼是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条件,结合小水体密放精养措施实现高产高效的,具有机动、灵活、简便、水域适应广、方法简单等优点。在同一水域环境中,同时进行多品种单养或混养,它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开挖鱼池的土地,充分利用江河湖泊等大中型水体资源,而且能适应机械化操作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网箱养殖鳖、鳜鱼、乌鳢等名特优稀水产品种,它是集池塘养殖特种水产品和传统网箱养殖常规鱼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淡水渔业生产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农民致富的生产门路之一。现将鳖、鳜、乌鳢网箱单养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生石灰作为一种常用水产消毒剂,低价、高效,不仅能够去除病毒害生物,而且是一种环境改良剂,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中水体消毒、清池消毒、池埂周围消毒。但许  相似文献   

15.
<正>新形势下水库渔业如何健康发展?必须要找准发展的方向,那种大量投施肥料、投喂饲料破坏水库水体环境的作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是要禁止的,那种放任自流不加重视,忽视水产养殖的作法也是不可取的。适度的水产养殖是对水库水体环境的一种净化,当前适度的水产养殖也是保护水质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有效举措。同时水库水体环境进行修复后,优质的水体资源,可生产出优质鱼类,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态的、所需的  相似文献   

16.
<正> 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一环,由于刚孵出不久,稚鳖体小(约3克左右)。幼嫩,在饲养期间很容易发病,而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根据我们这些年来一直采取一种仿野生态环境的养殖,使甲鱼在生态上长期处于最佳状态,发病很少,所以须创造一种仿野生态环境,水质是关键,从而使之良好生长,对于仿野生态饲养中的各个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华鳖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由于人工养殖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采用温控措施,使鳖的生产速度增快,同时也使鳖的病害越来越严重。这是阻碍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有许多专家投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鳖病的治疗,也开发了很多鳖病治疗专用药物,然而,一切治疗的措施都显得滞后。对于生产实践的养殖户常面对病鳖和名目繁多的新特药,苦于是否对症而束手无策。故此,才有“防重于治”的呼声。笔者就鳖病发生的基本原因谈一些  相似文献   

18.
<正>一、建池。甲鱼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建池要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塘作为养殖基地。如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配套建设。塘底没砂性土的,要掺一部分砂性土,塘边和池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甲鱼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和温室大棚养殖,山塘水库仿野生养殖、鱼鳖混养的模式尚属少见。山塘水库仿野生养殖甲鱼,养殖周期较长(3年以上),但商品鳖的价格比普通人工养殖的甲鱼价格高出2倍以上,养殖综合效益明显。本文主要介绍山塘水库鱼鳖混养,综合利用水体的关键技术。一、鱼鳖混养的意义传统养鱼经验认为,鱼、鳖不能共生存,鳖是鱼池中的敌害生物。但实践表明,鱼鳖不但可以共生存,而且能相互促进相互利用,提高水体利用率,挖掘生产潜力。甲鱼为肺呼吸不与鱼类争氧。而且,甲鱼在池中上下往返呼吸,可使空气中的氧溶入,并使表层、中层、底层水体的溶  相似文献   

20.
<正>龟鳖养殖是一种特色水产养殖,很多人并不熟悉。其实它对"水"的要求并不高,可以利用自家室内、阳台、楼顶、院角及房前屋后闲地建池养殖,占地较少,设施简单。广西龟、鳖养殖具有气候适宜、环境优良,品种资源丰富、地域特色明显,饵料资源极其丰富等有利条件。广西开展龟、鳖人工养殖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培育,龟、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