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淡水白鲳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尤其是在水温为15℃—20℃时,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指环虫病,易造成死亡。其发病原因有两点:一是鱼体受伤,二是水体恶化。因此,在越冬期间,要加强饲养管理,并做好鱼病预防工作。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同时杜绝病原体带入,做好越冬池和鱼体的消毒工作,一旦发生鱼病,就应及时采取措施,尽早治疗,确保越冬成活率。 一、小瓜虫病 主要症状:病原为多子小瓜虫。患病初期,体表出现大量粘液,严重感染时,鱼体粘液增多,使鱼体周围的水呈白云状,同时背鳍、尾鳍基部充血。鱼体感染小瓜虫后,2天内即大量死亡,死亡率有时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1.问:鱼类水霉病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防控?答:(1)水霉病的发生。是由于在鱼类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鱼体受伤,水霉菌乘虚而入;或在寒冷天气冻伤鱼体时,水霉菌乘虚而入;或鱼体被寄生虫损伤,水霉菌乘虚侵入;或鱼类密度过大时,互相斗争损伤过多,水霉菌乘虚而入。使鱼体黏液不断增多,开始焦躁不安,与水生植物或水中固体物发生摩擦,然后黏液  相似文献   

3.
炎夏防泛池     
<正> 泛池,俗称“泛塘”,是由于池塘水中溶解氧严重不足,强烈影响鱼体呼吸,从而引起鱼体成片死亡的一种现象。泛池多发生在5—9月间,每当天气闷热,气压降低,风向由北转南,暴雨过后等情况下易发生。征兆为池塘水面出现泡沫,甚至有一股腥臭味,小鱼虾子聚集于池边等。泛池常引起满池鱼同时漂浮水  相似文献   

4.
<正> 鱼病是当病因作用于鱼类机体后,引起鱼体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扰乱鱼的生命活动的现象。鱼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鱼体自身免疫力的减弱;外界因素是水体的水温、溶解氧、酸碱度、水中化  相似文献   

5.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霉病是一年四季发生的鱼病。特别在秋末冬初、冬季、冬末春初鱼种水霉病一般在鱼体瘦弱或体表受伤的鱼类发生,而鱼体健壮、体表无伤、生活在良好水域的鱼类一般不会感染此病。 1、预防水霉病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泥鳅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就泥鳅养殖过程中常发生的寄生虫性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简单介绍:1.车轮虫病【症状】患病的泥鳅摄食量减少,影响鱼体生长;常出现白斑,甚至大面积变白。  相似文献   

7.
<正>1鱼类疾病诊断依据(1)判断是否由于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有些养殖鱼类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并非是由于传染性或者寄生性病原体引起的,可能是由于水体中溶氧量低导致的鱼体缺氧、各种有毒物质导致的鱼体中毒等。这些非病原体导致的鱼体不正常或者死亡现象,通常都具有与病原性疾病明显不同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一、水霉病病原体是水霉等真菌。发病是由于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鱼体受伤被细菌感染所致,严重时常导致死亡。症状:病鳅活动迟缓,食欲减退或消失。初期在病灶四周出现浑浊的小白斑,而后菌丝向外伸展,呈灰白色、柔软的絮棉状,肉眼即可识别。防治方法:生产操作一定要规范,避免损伤鱼体;定期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保持池水清新;在鳅苗下池前彻底清塘消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 在泥锨养殖生产中,有不少病害发生,往往造成重大损失。笔者就近几年发现危害较为严重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一、腐鳍病: 病鱼背鳍及附近的肌肉腐烂,有的背鳍全部烂掉,肌肉外露,鱼体两侧从头至尾部均出现浮肿或红斑。  相似文献   

10.
怎样巧治鱼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鱼虱形似臭虫,腹面有许多倒刺,能在鱼体上不断爬行,刺伤鱼体,吸吮鱼血,引起鱼种大量死亡。在温度较高的南方,水温 16℃-30℃时均可发生此病。长江流域每年  相似文献   

11.
<正>越冬期间,由于大多数养殖鱼类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减缓,生长缓慢或停止,导致养殖鱼类在越冬期鱼体失重比例高,越冬后鱼体虚弱,容易发生疾病。如何在越冬期间降低鱼体失重,在越冬后快速恢复活力、恢复生长呢?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和市场调查表明,冬季不能完全停食,应该适当投喂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2.
正一、导致鱼病发生的因素一切干扰鱼体的因子,包括病原生物、养殖水环境因子(物理和化学的)、鱼体自身的生理失调(新陈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引起疾病。换句话说,疾病是病原、环境、鱼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者相互影响决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二、鱼病的生态预防  相似文献   

13.
<正> 养殖者在养殖生产中常出现氨氮中毒,药害、泛塘等死鱼现象,如何区分这三种情况,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据笔者几年的探索具体介绍如下: 一、发生的时间:氨氮中毒发生在连续的晴天的午后。药害不分昼夜,随时都可发生。泛塘发生在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几天的阴雨天后低气温、天气闷热时。 二、症状:发生氨氮中毒的鱼塘,鱼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上水面呼吸减慢。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水霉病 病因: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罗非鱼刚进入越冬期,因鱼体的损伤,鳞片脱落,导致水霉菌入侵,在受伤或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毛状的水霉菌丝。病鱼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 据众多养鱼户反映,春季鱼类死于水霉病的达30%以上。可见,水霉病是春季鱼类的大敌,各养鱼户应引起高度重视。 水霉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拉网、运输及养殖过程中,鱼体受了伤,水霉和绵霉菌侵入鱼体伤口,大量繁殖生长成棉絮状的白色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殖鲟鱼肝胆综合症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北省迁西县大黑汀水库网箱养殖鲟鱼400箱,在养殖过程中,发生鲟鱼肝胆综合症,现对该病例进行总结,以供参考。一、典型症状鲟鱼发病初期,体表无太大变化,解剖鱼体,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颜色较暗,呈深绿色。发病严重的肝脏肿大,鱼体腹部有一成片不规则浅红色圆块;解剖鱼体,肝比正常时大0.5倍,颜色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白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并且  相似文献   

17.
一、看发生时间泛塘死鱼,对大部分精养鱼塘来说,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气压较低的闷热天气和连续阴雨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且大多出现在半夜到凌晨这段时间。而鱼池药物中毒。一般与农田施药、鱼塘施肥及工业排污有关。因此,在农作物防病季节及工业繁忙时期较为多发,出现鱼体死亡现象不分昼夜,随时都可以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 鱼体指环虫病是由于指环虫寄生鱼体而引起的,是流行广、危害大的鱼体疾病之一,对鱼苗、鱼种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9.
<正> 发生鱼类流行性病毒病的池塘,一般是水质过肥的养猪或养鸭池塘;池塘发生鱼类流行性病毒病时,首先死亡的是鲮鱼,其次是鲢鱼、鳙鱼,最后是罗非鱼等鱼类,其主要症状: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颚、口腔、鳃盖、眼睛、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微出血,疾病严重时,鱼体表(包括鳍条)严重充血,以致出血(鱼体两侧有红斑),呈  相似文献   

20.
<正>鱼病的发生是鱼体自身的免疫力、水环境和病原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鱼病防治应从这三方面全面分析,结合实际找出发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