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正> 饲料的选择是养殖甲鱼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饲料,全年平均饲料系数可以控制在1.1—1.3之间。而且甲鱼的免疫力强,不容易生病,而质量差的饲料系数会达到1.5—2.0,甚至更高。有些养殖户就以为选择低价的饲料,就能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实际上却是大错特错,我们不妨来算一笔帐:假设有甲鱼饲料品牌A和品牌B,饲料品牌A,单价8300元,饲料系数1.2,则每公斤甲鱼饲料成本8.3×1.2=9.96元;  相似文献   

2.
<正>甲鱼、青鱼同池养殖是为了充分地发挥并利用水体空间资源,能够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做好甲鱼、青鱼的同池养殖,必须要保证池塘的条件,做好防逃设施以及食台设置、提升技术管理能力等工作。一、池塘选择甲鱼、青鱼同池共养对于池塘条件要求严格。甲鱼生性喜阳怕风,喜静怕动,因此对于池塘的选择一定要选择环境安静并且水源充足的地点;甲鱼喜欢  相似文献   

3.
<正> 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甲鱼养殖一大杀手,不有效预防、及时治疗将给甲鱼养殖造成巨大损失,该病发病率为45%,死亡率高达80%。笔者从事甲鱼养殖近10年。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对该病的防治收到较好的效果。1、病因。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由于有些厂家饲料只注重甲鱼生长速度,饲料中喹乙醇含量超标。用喹乙醇含量超标的饲料,在短时间内甲鱼生长速度较快。甲鱼长至100—200克左右时就易暴发该病。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粗糙,营  相似文献   

4.
<正> 甲鱼的价格经过大起大落,现在已逐渐稳定在每公斤60元左右,甲鱼已经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甲鱼根据养殖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外塘养殖、温室养殖和外塘与温室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甲鱼幼苗时在温室培育,成长期在外塘养殖)。只要养鳖户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无论使用何种模式养殖的甲鱼都可以说是无公害甲鱼,只是外塘养殖时间较长,甲鱼肌肉组织较紧密,温室养殖时间短,肌肉组织较疏松,但这两种养殖的甲鱼营养价值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来自湖北、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的商贩和甲鱼养殖场在江西省亲鳖主要生产地——南丰县又掀起了甲鱼蛋收购热潮,受精良好、规格较大的甲鱼蛋每枚收购价为4.5~5.0元,供不应求。这是自甲鱼价格猛跌,首次出现的情况,造成甲鱼蛋供不应求的原因:一是很多养鳖场认为收购这种高质量低价格的受精卵运回场内孵化成稚鳖,成本很低,比自养新鳖繁殖苗种更合算,而且运输方便不容易带病原体。二是去年甲鱼蛋、苗种滞销后,一些以繁育苗种为主的甲鱼养殖基地(如江西  相似文献   

6.
<正> 三、控制和杀灭病原体 有效控制和杀灭病原体是甲鱼疾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我们常讲的“病”也是指由病原体造成阻碍甲鱼健康生长的各种反常症状甚至死亡。有效控制和杀灭病原体的主要措施有: 1、在放苗或搬池前,须对池底进行清除淤泥,翻底曝晒,栽种水草及泼撒消毒药物等清塘,清除池底泥土中的各种病原体及中间寄主,为甲鱼的生存和生长营造一个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甲鱼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现如今甲鱼已经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一道滋补食品。随着甲鱼养殖的发展,密集型大规模养殖成为主要养殖方式;在甲鱼大规模养殖中,如何防治甲鱼疾病成为甲鱼养殖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甲鱼产量及提升品质的重要途径。一、引起甲鱼病害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在甲鱼养殖过程中,一般通过甲鱼的体态、活动、皮肤、可视粘膜、粪便等方面入手来诊断疾病。只有通过环境、营养、免疫、  相似文献   

8.
甲鱼在天然水体中生长。很少生病,人工养殖甲鱼发展很快,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例如腐皮病、甲鱼穿孔病、红底板病等发病严重,药物治疗治愈率低,即使暂时治愈复发率也高,并发症治愈就更难。而且经常用药,一方面会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甲鱼体内形成药物残留,会影响其食用。生产实践证明,在甲鱼疾病的防治上,除了科学管理和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外,做好甲鱼疾病的预防,用人工免疫方法给健康甲鱼注射特制的疫苗,使其对病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而不受疾病的感染湿得更加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甲鱼混合类毒素疫苗的制备和相关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 去年年底,日本甲鱼协会花甲专家本告正行到四川省资阳地区指导甲鱼养殖加工技术。 本告正行是日本佐贺县两个甲鱼工厂化养殖场的技术经济带头人和养殖大户。他家仅4亩甲鱼池,年可产稚甲鱼5万只,商品甲鱼2吨,年收入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利润50多万元。其主要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是: 一、养甲鱼的工程设施按热交换原理在水温50℃时,通过计算选择安装温热水管的材料、池内水管直径大小、长短及安放形状等。这样,一是调温设施成本低,二是有利于甲鱼的繁殖生  相似文献   

10.
<正> 所谓健康养鳖是指在工厂化养鳖过程中,提高饲料营养,增强甲鱼机体免疫能力,模拟适合甲鱼生长的环境,减少药物的使用,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笔者在福建省近一年的时间内走访100多家甲鱼场,结合自身经验深深地感到:养殖业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理清思路,避免盲目投资,提高养殖技术,是降本增效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 1999年1月22日,台湾省甲鱼运销合作社主席阮嘉瑞先生一行6人来杭考察甲鱼养殖,并拜会了杭州市养鳖协会,李建田会长对阮先生来杭表示欢迎。双方分别介绍了甲鱼养殖情况,对今后开展甲鱼养殖及销售方面协作达成如下意向: 一、杭州市养鳖协会与台湾省甲鱼运销合作社建立行业往来关系,双方为发展甲鱼养殖  相似文献   

12.
稻田生态养殖 甲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养殖甲鱼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稻田环境适宜甲鱼生长,水稻生长温度也是甲鱼的适宜生长温度,稻田内有丰富的天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甲鱼养殖技术的成熟,甲鱼养殖已成为人们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途径。但越冬死亡量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控制。该病发生于11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尤以4—5月份严重,死亡率高达20%。此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致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营养不良;(2)、冬眠前或冬眠中鳖体受伤或被病原体感染;(3)。池塘环境恶劣。因此,根据本人多年从事甲鱼养殖的经验。针对该种状况特提出以下技术管瑚霉求.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华鳖价格连连爆跌,养殖户苦不堪言。日前,东莞市130多家甲鱼养殖场主联名投书省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政府出面干预甲鱼进口,保护本国甲鱼养殖业及养殖户的利益。 东莞市科委主任助理、博士、副教授张坚是这次联名上书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他主持的万科中华鳖繁殖示范场拥有200多亩甲鱼养殖基地,500平方米甲鱼繁殖温室,有配套齐全的疾病、药物研究实验室等,向省内外提供甲鱼疾病诊治和养殖技术。对当前甲鱼产销情况他有透彻的了解,他说造成去年以来甲鱼销售价格连连爆  相似文献   

15.
<正>怀远县甲鱼养殖规模大、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不开。甲鱼两步法健康养殖,是我县甲鱼养殖的创新技术,第一步:温室健康育肥,第二步:池塘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各甲鱼养殖场的甲鱼大都处于温棚养殖阶段,控温养殖及密闭环境使得该阶段的甲鱼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应变”反应能力差,而最近气候异常,忽冷忽热,甲鱼应激频繁。如果管理跟不上,将造成甲鱼皮肤病、内脏病的大量暴发,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为此,根据专家意见,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半野生甲鱼养殖是模仿甲鱼自然生长习性的一种健康养殖方式,养殖周期(3~4年)较长,因而生产的甲鱼具有野生甲鱼的优良品质,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一般平均亩产250~300kg,亩均年收益在6000元/年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现已  相似文献   

18.
<正> 湖北省地处我国内陆,从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来看,具有良好的养殖天然优势,被称为“千湖之省”。怎样利用这个优越条件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不少人发现养殖特种水产品——甲鱼,可以成为一种致富的途径,有条件的家庭都建起了简易温棚。 进行甲鱼的温室养殖,温室中加温设备的建设及温室内部养殖管理是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鱼养殖国,养鳖业已成为我国高效特种水产养殖业之一。然而市场价格从1997年起一路下滑,到目前接近甚至低于养殖成本,这对许多养殖企业来说已无利可图。但同一市场的品牌甲鱼却是价高货俏,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是喜欢吃甲鱼的,只是要质优价廉,安全放心的品牌甲鱼。所以,甲鱼产品想在国内外市场上参与竞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亩淡水水面养殖“野味”甲鱼(广东俗称水鱼),一年纯收入超过2万元。这种养殖“野味”甲鱼的高收入,是广东省阳西县塘口镇旧寨村委会副主任刘裔东养殖取得的,不久前他向有关方面详谈了养殖“野味”甲鱼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