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鱼病重在防     
<正> 在乡镇给广大渔民讲授水产养殖技术时,多数人急着提问:我的鱼发病了,怎么治呢?下什么药呢?而很少有人问鱼病怎么“防”。其实鱼病的防治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说得很清楚,鱼病重在“防”,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下面介绍鱼病重在“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产鱼塘后期管理:一巡、二调、三防、四定。“一巡”指的是巡塘:每天巡塘两次,早、晚各一次。若发现鱼儿严重浮头,要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解救,且停止投饵和施肥。“二调”指的是用施肥的方法调节水质和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水质:施肥调节水质和加水调节水质是由水的颜色来决定的。池水呈黄绿色或油绿色,表明水质较肥,可少施肥或不施肥;池水清澈见底,呈灰蓝色或浆色,表明水质较瘦,应加大施肥量;池水颜色发黑,表明已变成病水,应更换新水。“三防”是指防逃、防汛、防鱼病:对于进排水口拦鱼设备,要经常查看,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维修,防止鱼儿逃…  相似文献   

3.
<正> 春夏季节,水温适宜,水中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鱼类的发病季节。尤其是草鱼发病死亡率高,损失大,如果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鱼病。广大养鱼户应树立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方法,及时做好预防工作。现将四种主要鱼病的症状及防  相似文献   

4.
<正> 水产养殖成功与否,鱼病防治至关重要。鱼病防治应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除积极做好池塘、鱼种、食场和工具消毒,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杜绝病源外,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现将提高鱼病防治效果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仅供广大水产爱好者参考。 一、对症下药,精确计量。在仔细观察病鱼症状和病原,详细了解其发病环境。病情、病因,作出确诊后,合理选用药物、药量及用药方法。药量计算应尽量准确,药物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5.
<正>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话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三早、四定、五消”。  相似文献   

6.
寒冬季节,农村的许多农机具闲置不用。为了来年的生产,存放和保养好这些农机具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延长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应做到以下的“六防”,其具体内容如下:(一)防铁制件生锈目前使用的农机具大部分零部件是用铁制造的,如保管不善,很容易生锈,铁制件生一次锈剥一层“皮”,会  相似文献   

7.
<正>“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笔者浅从八字精法养归纳南美白对虾养殖要点:  相似文献   

8.
<正> 1.加强防逃设施 防逃直接关系到成蟹的回捕率。河蟹的攀爬能力很强,夏季的大风大雨会刺激河蟹外逃,故梅雨之前应加高加固塘埂,检查防逃设施,并备好防汛物资。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进入秋季以后,河蟹性腺趋于成熟,由黄蟹脱壳为绿蟹,准备进  相似文献   

9.
如何化解和防范信贷风险,已成为农发行信贷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认真寻找风险形成的原因,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以期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我们应做好“防挪用,促扭亏”工作;管好用好开发性贷款;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增强农发行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只有找到防范化解风险的重点和关键,才能为做好这项工作打下基础,使之不出纰漏  相似文献   

10.
<正> 7~9月,是一年中鱼类生长的旺季,此期应重点抓好“五防”:1、防饥饿。此时鱼摄食量大,应粗精结合,投足饲料。以饲养草鱼、鲫鱼、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为主的塘,要投糠糟、麸皮、饼粕、豆渣及嫩草、植物茎叶等新鲜饲料。一般情况下,日投精料占池鱼总量的10%。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顾问》2011,(6):29-29
夏日行车因气温高,机件易磨损,人易疲劳,为确保安全驾驶,驾驶员应做好以下六防:一防‘开锅”。当水温超过90℃时,应选荫凉处停车休息降温,掀起发动机罩通风散热。一出现“开锅”,应立即停车,待温度下降后再熄火加水,切勿在“开锅”过程中加水。二防“气阻”。  相似文献   

12.
夏季是淡水养殖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饲养管理要点是 :一、防淹防逃。雨水偏多 ,鱼、虾、蟹塘堤岸要加固加高 ,排灌渠道要清障疏通 ,以防台风暴雨时漫塘逃逸。池塘水温达 3 3℃以上时 ,降温的主要措施是加深池水 ,使鱼、虾、蟹在深水中度过炎热的夏季。二、满足饵料需求。淡水养殖鱼类在 7~ 8月份要日夜抓紧投喂 ,9月初“白露”是鱼病多发期要控制喂食 ,投饵以下午吃完为度 ,等“白露”过后可以大量投饵 ;7~ 8月份 ,是当年孵化的青虾生长、育肥阶段 ,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 ;在食物丰盛的夏季 ,河蟹的食量大 ,除投喂水草、植物性饵料外 ,还要…  相似文献   

13.
<正> 鱼类在临发病之前是有一定先兆的。可以从鱼类活动、摄食、体色和水质变化等情况来判断鱼类是否有病。水产养殖者只要认真做好早、中、晚三次巡塘,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摄食、体色等各方面的情况,就可以在鱼发病早期发现鱼病,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相似文献   

14.
<正>“放蜂区虫害防效91%,自防区虫害防效56%”;“放蜂区虫害防效80%,自防区虫害防效55%”;“放蜂区虫害防效83.6%,自防区虫害防效54%”……秋高气爽,丰收在望。9月13日,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安庄村的玉米地里,不时传出报数声。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赤眼蜂防控玉米鳞翅目害虫验收活动。由省、市、县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组成的验收小队,分组进入玉米地进行病虫害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计算示范区病虫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实践证明,黄鳝的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相比,具有投资少、操作灵活、防病防逃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笔者根据近两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要搞好网箱养鳝,应把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16.
据笔者对六盘水市植保工作的调查表明 ,在广大农户中存在着认识模糊、操作迟缓、方法失当、防治不力等问题 ,表现为 :一、只重治不重防。植保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积极主动地将“防”的工作做在“治”的前面 ,只有防患于未然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在广大农户心中却毫无“防”的观念。他们只是在某一病虫严重发生为害时 ,才去进行防治 ,结果往往造成被动局面 ,损失在所难免。二、重化防轻综防。不少农户即使对病虫进行防治 ,也只是简单采取单一的方法 ,认为只有用药才是防治 ,不懂得、…  相似文献   

17.
盂县农商行的案防秘籍在于通过构建“灌输合规理念一构建案防体系一用激励保证制度执行一培育合规文化”的案防动力机制,使案防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让员工将行为合规当成习惯  相似文献   

18.
<正>1养殖前的准备1.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池塘要求: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cm。水深1.2m左右,坡比1:3~4,池中央有浅滩平台区,四周留有沟形的深水区带;进、排水口设置在池塘相对的两角,并设置60目双层过滤拦栅网;塘埂要求坚实不漏水,防止河蟹打洞,并能保持住池塘水位。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用0.7m高的加厚塑料薄膜在边埂内侧围栏,薄膜埋入土内  相似文献   

19.
从全局看,不论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筑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还是“三减免、三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都得有“钱袋”做坚强后盾。从局部看,缺粮销区要确保吃饭这第一大事无后顾之忧,更得精心策划,科学运作,用“钱袋”为“米袋”保驾护航。有人曾对销区“饭碗饥饿症”辨证施治,开出了三剂“药方”:一保“肾”护胃,力求水稻生产把根留住;二“无中生有”,让天下粮仓为我所用;三“守株待兔”,办好市场,开发家门口的“无形粮田”等。但不论哪剂“药方”都须用“钱袋”去支撑。如果捂紧“钱袋”,舍不得为“米袋”掏钱,那就须防…  相似文献   

20.
“防伏素”是一种速效肥料,能够增强作物的纤维组织,使它的茎杆壮健粗大。“防伏素”的配制和使用方法是:一、用硫酸钾30斤,猪骨粉(经过干馏)20斤,过磷酸钙15斤,壳灰(氧化钙)5斤,磷矿石粉10斤,垃圾粪粉(干)20斤,混合均匀,使成粉末,经过发酵12小时就成了“防伏素”。二、每亩水稻用35斤,在水稻种下35天左右,或者在有效分蘖期后施用。施用的时间应当在下午3时排水以后,不要在早上有露水的时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