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洛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如何实现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使山区农民尽快走上康庄富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个县的龙窝公社油房岭九队实行“林草牧粮”结合取得良好的效益,值得借鉴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来宾是广西的传统农业大市,盛产水稻、甘蔗、水果、蔬菜等,素有“桂中粮仓”“中国糖都”之称。经过长期的积淀、建设和发展,来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农工作呈现出农村经济总量壮大、农村改革有力推进、乡村风貌持续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在相继实施了桂中治旱、桂中农村土地整治和大藤峡水利枢纽等三大“国字号”工程之后,来宾农业生产基础更是实现了大幅提升。新时代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去年底,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到幸福农场调研,寻求解决长期困扰雷州半岛农业发展的干旱问题的良策,在视察了幸福农场的节灌工程后说,幸福农场立足于治旱、努力改变发展农业生产条件、舍得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做法,为雷州半岛发展“三高”农业和解决农业干旱问题闯...  相似文献   

4.
为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辽宁省凤城市红旗镇党委和政府立足本镇实际,积极探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新路子。大胆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以往单一的、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两色工程”。一、“两色工程”的规模与效益1、绿色工程一水稻旱种:水稻旱种是以涝适涝、抗旱、节水、省工、省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调整作物布局,改善人民食品结构,解决山区农民无水稻,吃大米难问题的重要措施。尤其通过米稻间作合理栽培方式,弥补了每年清种玉米,因季风袭击而造成大面积…  相似文献   

5.
旱作农业的主要矛盾是“旱”,旱的实质是“水”。近年来,内蒙古哲里木盟大搞了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在探索合理、科学用水方面的做法值得旱作区推广借鉴。一、以土蓄水。土是农业的基础,水是农业的命脉,改造土壤是蓄水保墒的关键性措施。一是结合小流域治理大搞“五日”建设,即山区建梯田、索甸区建台条田、平川地建畦田。庭院建园田。盐碱地建水田。现在“五四”建设已初具规模,梯田46万亩,台条田2.5万亩,畦田3万亩,园田2万亩,水田2.1万亩。二是大搞土地深翻改土,每年秋翻25万亩,增强蓄水保墒能…  相似文献   

6.
柞蚕是丹东地区一项重要资源。多年来,山区人民靠养蚕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为“四化”做贡献;国家靠蚕茧做原料发展丝绸工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换取外汇。发展柞蚕对我国“四化”建设曾起到了积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它曾以丹东的一大名产、一张王牌誉满全省以至全国及世界上相当数量的国家。近几年,对柞蚕的看法有些不同了。蚕民及各级蚕业工作者,仍然认为柞蚕生产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利国利民的好产业,是山区人民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原,主张继续发展,要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营管理》2023,(2):20-21
昆山市深入实施百村共治工程,探索开展“五个一”行动,打造了一个“海棠花红”品牌、一套小微权力清单、一项民主议事机制、一项美丽庭院行动、一个村务公开平台,切实转变治理理念,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从“大管家”到“大家管”。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东部山区包括抚顺市和本溪市的全部,丹东市、铁岭市、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的部分县(区)、乡(镇),总面积占全省近三分之一,地貌类型大体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区自然资源丰富,山多、林多、水多,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既是辽宁省农业生产重要基地,也是中部平原绿色屏障,在辽宁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部略地位。如何开发利用好山区自然资源,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并确保其生态屏障地位,必须根据山区特点,根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立体开发,建立山区立体农业。  相似文献   

9.
开发性农业是山区增强农业后劲,保持农业稳步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湖北省秭归县从1986年以来,共开发荒山荒坡12.68万亩,完成坡改梯3.47万亩。总结近几年农业开发的经验教训,我们感到各级已将农业开发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但对  相似文献   

10.
粮食生产是山区开发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山区开发,就必须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只有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才有山区的深度开发。 一、现状分析 溆浦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61.4万亩,其中水田45.4万亩,旱土16万亩,基本上解决了8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起到稳定社会,促进山区开发的重大作用。该县粮食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一)粮食生产发展趋势稳中有升。该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0年只有75.54万亩;到农村  相似文献   

11.
一、旱地农业建设的内涵及任务旱地农业建设是以旱耕地为对象,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中心,通过工程、生物和农艺等措施的组装配套应用,使旱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将旱耕地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的综合性农业建设工作。根据贵州省土地资源情况、农业生产现状以及生态重建的重点,我省旱地农业建设的任务:一是对坡度在5度以上的旱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工程及生物等措施梯化坡耕地和营造种植防护林,大幅度地降低土、肥、水的流失强度和流失量,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对中低产旱耕地进行综合改造,通过增厚土层,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2.
《南方农村》2005,(5):56
广东云浮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地处粤西山区,毗邻珠三角,近几年来,云浮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市各地盛产多种名优特色农产品,远近驰名。云浮市郁南县是“中国无核黄皮之乡”、新兴县是“中国果品加工之乡”、云浮市所辖的罗定市是“中国肉桂之乡”。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1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3元,年均增长4.3%。全市创办了国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持续的春旱乃至春夏连旱,严重影响了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层干部群众认为,要改变“小旱小抗、大旱大抗”的局面,就要把着力点“前移”,把抗旱力量用在造林蓄水和节约用水之上,只有努力做到“存水于林、存水于地”,才能实现农林水的协调发展。展开辽宁地势图,显现的是“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结构。辽宁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  相似文献   

14.
实施“双非”战略加快山区非耕地资源开发王思铁(四川省古蔺县委政研室)如何加快山区非耕地资源开发,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摆在山区各级党政领导者的面前。联系四川省古蔺县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实践,笔者认为确立并实施“双非”(非公有制经济发...  相似文献   

15.
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当前全国甚至全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河北省井陉县农业畜牧局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把养猪生产、沼气工程与苹果种植业有机的组合起来.总结了一套适合山区农村农业生态建设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如何抗御自然灾害,减轻或避免损失,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村工作者、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经常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一)而抗御未来自然灾害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尽量了解自然灾害的历史,以掌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我们对500多年来的自然灾害历史信息,进行了认真研究,初步看出万县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四个基本特征:1.从自然灾害发生的历史看,许多灾害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周期性.以干旱为例,从明朝正统五年起到1990年间,各种时间尺度的连旱出现23次其中,连旱2年14次,连  相似文献   

17.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肥是生长之力。山西省采取集水、集土、集肥的“三集”水土治理措施,成为丘陵山区低投入高效益治旱兴林与抓林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希望所在,是大西北人建设秀美山川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18.
切实加强农业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治国基本方略。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加强立法和执法。江总书记亦在中央法制讲座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要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面对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 ,如何加快依法治农步伐 ,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提高农业部门的执法水平 ,是摆在各级农业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就如何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加强农业法制工作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加强农业法制建设 ,…  相似文献   

19.
农业投资是实现农业生产内涵增大和外延扩展以进一步满足社会需要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贫困山区家底薄,资金匮乏,对这些山区给以适量投入尤为重要和急迫。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贫困山区给予了一定数量的投资,对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很大。尤其是“三水”(水利、水电、水保)和林业、交通等基础结构建设的投资,数额较大,效果明显,对贫困山区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但是,贫困山区的农业投资  相似文献   

20.
“川粮优化工程”是四川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是占据本省市场,逐步向外省扩张的一项战略目标,是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那么,怎样通过生产与流通的有机融合来促进和推动“川粮优化工程”呢?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川粮优化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订单”粮食来促进“川粮优化工程”,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一、必须考虑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1.品种更新换代具有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特点,任何粮食新品种的出现,除在科研单位存在孵化期外,还有一个从试点到示范到推广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