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4、小瓜虫病 (1)病原 多子小瓜虫。 (2)症状 在病鱼的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看见白色小点状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因病灶处细菌的感染,使鱼体表发炎,或有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烂裂,鳃上皮增生,鳃小片破坏。虫体如侵入眼角膜,能发炎变瞎。最  相似文献   

2.
<正>(四)寄生虫性疾病1.草鱼鳃隐鞭虫病【病原体】鳃隐鞭虫[Cryptobia concava(Davis),Nie 1992]。同物异名:C.branchialis Nie,1955;Bodomonas concava Davis,1947【流行与危害】鳃隐鞭虫于夏、秋季节使草鱼鱼种发病,大量虫体寄生的草鱼鳃丝前半部,以后鞭毛黏附鳃丝,虫体作左右摇动,有时多个虫体聚集在一起形成花瓣状。大量虫体密集于鳃丝周围,寄主分泌大量黏液,覆盖在鳃组织表面,从而使呼吸困难,窒息而死。被寄生的鱼,常离群独游水面或靠近岸边,体色发  相似文献   

3.
一、车轮虫病1.症状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鱼池转养香鱼的池塘可能因密度较高和残存虫体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4.
长吻鮠在养殖过程中,较易感染小瓜虫病、锚头鳋病及肠炎、烂鳃病等多种疾病。但此鱼对药物比较敏感,故在用药时应准确计算体积与剂量。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小瓜虫病。这种病为鱼苗、鱼种阶段主要病害,该病易暴发,难控制,危害较大,凡是得此病的鱼,肉眼可见鳃、鳍、体表有“白点”,镜检虫体呈椭圆形,有纤毛,中间有“马蹄形”核,流行温度14℃~25℃。治疗方法:用(0.2~0.4)mg/L福尔马林混合液全池泼洒,疗效相当不错。2、锚头鳋病。长吻鎨极易感染此病。病鱼体表可见虫体,摄食减少,鱼体消瘦,伤口处易被细菌感染。流行于秋末、冬季和春季…  相似文献   

5.
<正> (一)小瓜虫病 病原小瓜虫为适低温的原生动物中的纤毛虫,其适宜繁殖及生长水温为15℃—25℃,当水温低于10℃以下或高于28℃时,发育迟缓或停止,甚至死亡。一般流行季节为11—5月份,尤其在1—5月份为流行高峰。虫体的生活史分为营养体和孢囊两个时期,营养体指幼虫钻入鳗鱼的皮肤或鳃,吸收宿主组织生长,同时刺激宿主的寄生部位,导致组织增生,将虫体包裹于组织内,虫体经数次  相似文献   

6.
鱼波豆虫病1.症状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  相似文献   

7.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推动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最大。主要防治方法: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较好,用量为硫酸铜0.75g/m3、硫酸亚铁0.3g/m3。2.小瓜虫病(白点病)病因是由小瓜虫寄生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鱼体大量寄生时,病鱼鳍条、体表出现一个个白点,感染的鱼体由于受到刺激,体表和鳃部分泌大量的粘…  相似文献   

8.
<正> 小瓜虫(Ichthyophthiriasis multifliis)寄生于鱼的鳃、体表,其胞囊呈白色,故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小瓜虫病对饲养鱼类的危害主要在鱼种阶段,长江流域一带的流行季节在4-6月(水温15℃-25℃),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鱼种死亡率可达60%-70%,严重时达80%-90%。用硫酸铜杀灭小瓜虫,国内  相似文献   

9.
<正>一、病因及主要症状7月份,一养殖水体中由于水质较肥黄颡鱼体表同时出现车轮虫、小瓜虫。车轮虫、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黄颡鱼的鳃部、体表及鳍条等部位,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表面覆盖一层白色黏液。主要危害夏花鱼苗、鱼种。发  相似文献   

10.
鱼病病因病症防治方法水霉病由真菌寄生鱼体引起。病鱼食欲减退,行动吊滞,水霉在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鳃部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故称“白毛病”,鱼体瘦弱而逐渐死亡。水霉病是秋冬及春季最为流行的疾病之一。操作时要细致小合,勿使鱼体受伤;用3%一4%的食盐,或食盐与小苏打各0.4%。制成合剂,或l/巧万的甲基蓝浸洗鱼体5一巧分钟。粘抱子虫病由原生动物中粘抱子虫寄生所致鱼的吻端、鳃盖和鳃丝及鳍条、皮肤等组织,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包囊,症状各异。如缝、卿碘泡虫寄生在卿鱼头后背部肌肉内,形成瘤状突起,是鱼类危…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烂尾病:病原体为柱状粘球菌。病鱼尾鳍先呈黄白色粘质物,随后发展为其边缘充血,皮肤坏死,尾部肌肉脱落,显露骨骼。治疗方法:用1—2ppm 呋喃唑酮(10%粉剂)泼洒,或强氯精1ppm 浸泡2—5分钟。二、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病鱼表皮、鳍条、鳃瓣上呈现白色小点状囊泡或白色粘液,鳃片肿胀坏死,鱼体转黑、消瘦,游动迟缓,食欲不振,最后呼吸困难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大量寄生于皮肤或鳃部引起,镜检经常可看到虫体密密麻麻的。症状:鱼体瘦弱,离群独游,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久就会死亡。流行情况:对1.65-2.64厘米及夏花鱼  相似文献   

13.
<正> 5、肤孢虫病 症状识别 虫体的寄生部位,肉眼可见不同形状的胞囊,可呈香肠状(鲈肤孢虫)、带状(广东肤孢虫)、线状(野鲤肤孢虫)等。它盘曲在体表或皮肤上,组织受到破坏,甚至充血,产生炎症,腐烂。严重时,病鱼的皮肤、鳃、尾鳍等处都充满病原体的胞囊,有时可达100余个。病鱼体表极度发黑,消瘦,甚至死亡。 流行与危害上述三种肤孢虫,国内各地都有发现。鲈肤孢虫及广东肤孢虫的寄生数不多,分别寄生于鲈、青鱼、鳙的鳃和斑鳢的鳃,但是造成严重流行病的病例尚未发现。可是,野鲤肤孢虫则  相似文献   

14.
<正>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柱状嗜纤维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鱼的鳃组织发炎、腐烂的疾病。在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危害多种淡水鱼,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病。一、流行情况在春季该病流行季节以前,带菌鱼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被菌污染的  相似文献   

15.
<正>1.流行:各类淡水鱼,不同的年龄鱼均可感染。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车轮虫繁殖很快,一旦发病,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2.症状:一般来讲,车轮虫病表现为以下症状:寄生于鱼体表面和鳃上,车轮虫来回滚动。用齿环剥取鱼组织细胞作为营养,虫体寄生较密集的地方,如鱼  相似文献   

16.
<正>又到水绿鱼肥时节。这是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高发病季节,治疗鱼病,由于水面大,费用高,防治难度相应提高。一、寄生虫类型1、中华鳋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黏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中华鳋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大中华鳋仅  相似文献   

17.
<正> 小瓜虫病是一种流行广、危害较大的原虫病,能寄生于各种年龄的鱼身上,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性鱼类较为严重,常引起大批死亡,我们利用辣椒、生姜煎煮泼洒治愈了二例此病,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一、草鱼成鱼池的治疗情况2001年6月28日,抚化湖西岸精养塘发生此病。两口池塘,面积分别为0.5亩、1亩、水深1.8米,两池相连、相通,东临抚化湖,且用铁栏栅与湖水相隔,水质清爽,注排水方便,水  相似文献   

18.
<正> 二、鱼类蠕虫病 1、指环虫病 是一种由蠕虫中的单殖吸虫类引起的疾病,危害各种淡水鱼类,寄生于鱼鳃、鳍和体表,大量寄生时引起死亡。 症状识别发病初期鱼体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翻鳃金鱼可看见鳃上有乳白色虫体,鳃丝暗灰  相似文献   

19.
正由车轮虫大量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部而引起的疾病叫做车轮虫病,是危害最严重的鳅病之一。(1)症状:患了病的鳅体瘦弱,离群独游,行动缓慢。镜检可以看到虫体密密麻麻地布满整个鳍部,如不及时治疗,不久就会引起泥鳅死亡。(2)流行情况:主要以鳅苗种期危害最大。此病很常见,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现,以5~8月份最为流行,特别是密养的鳅种和瘦弱的病鳅最  相似文献   

20.
正【症状与病理变化】1野鲤碘泡虫病:锦鲤和金鱼夏花鱼种体表及鳃上形成许多白色点状或瘤状孢囊,孢囊由寄主形成的结缔组织包围。由于虫体的大量寄生,幼小个体不仅寄主组织被破坏,而且生长发育受影响。当虫体严重侵袭鳃瓣时,妨碍鱼苗呼吸而致死。2鲫碘泡虫病:鲫碘泡虫和库班碘泡虫等主要寄生在金鱼头后背部肌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