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伟建 《中国工商》2002,(12):80-81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是进入新世纪后全国工商联召开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次非公经济人士的新世纪盛会,正值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之后不久、全国人民信心倍增之际,因而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奋战在工商联战线上的同志和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豪情满怀,倾吐了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建萍 《中国工商》2005,(5):34-36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无疑是近期非公经济人士热议的大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理事长段永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个文件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非公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人士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样两个历史性判断的重要文件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乃至建国以来对非公经济地位、性质、作用和发展作了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论述的文件;是把我们党从十三大至十六大以来所有的理论创新第一次用行政法规进行落实的文件;  相似文献   

3.
《商》2015,(17)
<正>非公经济人士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将更有力地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一、非公经济人士构成情况从非公经济人士的身份来看,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层面,第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创业前的身份是工人、农民、城镇待业人员、转业军人及下岗职工的占多数,新生代继承家业者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青年企业家占少数。在非公经济人士的年龄构成中,35-50岁是非公经济人士中的中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为此开展非公经济的统战工作,意义重大。但是目前欠发达地区非公经济统战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非公经济人士自身政治冷漠、公共机关向非公经济人士提供的参议政渠道过少等各种困境。面对此困境,我们可以通过发展非公经济人士党派联会人数、拓宽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增强非公经济人士向心力凝聚力等途径加以完善党对非公经济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5.
亮点     
“在本届全国政协委员中,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远远超过了上一届!”全国政协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在2238名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至少有65位来自非公经济领域,占到了总数的2.9%。而类似的消息也从全国人大传来:在出席全国人大十届一次全会的代表中,仅来自个体私营经济这一阶层的就达55位之多。人数如此众多的非公经济人士迈入人大和政协的神圣殿堂,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共建政治文明,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亮点之一。相关的“亮点”还包括:继九届之后,著名私营企业家、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今年再次当选…  相似文献   

6.
民营经济在即将到来的“十一五“重要时期应当怎样发展?这是全国工商联九届四次执委会和正在举行的全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共同主题。2005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展示了非公经济新趋势,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认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也是非公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那么民企如何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呢?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提出了一个全新命题;民营企业是企业家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家应当让全体员工分享发展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眼下,民营企业家步入政坛渐成为一时之热。刚刚过去的两会,有100多名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人士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33名非公经济的代表人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则有133名,相比上一届两会的指标是48名,数量的突破很大。而在地方,就更多了。其中,浙江的徐冠巨和重庆的尹明善已担任相当于副省级的高级职位。对于民营企业家步入政坛,人们报之以一片叫好声,视之为改革开放一大成就。与此同时,也不乏尖锐的反对声。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商》2002,(7):61-61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发表后,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纷纷表示不辜负党中央的关怀与期望,要以实际行动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做合格建设者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不仅需要非公经济人士的自身努力,而且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促进,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各级工商联理当肩负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六大之后,民营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毫无疑问,把握机遇的前提是正确认识自身,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握机遇是在对挑战的正确应对之策。日前,记对有关专家学进行了采访,他们提出了十个可能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魏杰 《中国工商》2003,(1):50-5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及理论上的一个极其伟大的创新,就是承认非公经济的地位和注重发挥非公经济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公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已经形成的非公经济理论为基点,大胆创新,从更高和更深刻的角度,对已经形成的非公经济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创新性提升,提出了一整套开创性的非公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1.
何晓春 《浙商》2011,(3):76-76
为2010上海世博会民企馆发起浙商群体颁奖的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说:“在上海世博会所有场馆中,民企馆是最独特的。一个馆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就是非公经济。我自豪.我也很骄傲。”  相似文献   

12.
龚宣 《中国工商》2002,(11):30-37
初冬的北京到处流露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让全国人民充满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豪情和信心。正是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1000多位代表汇聚北京(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占了大多数),出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这将是一次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史上值得一书的大会,它不仅是新世纪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第一次大会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商》2002,(7):60-60
为纪念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一周年,本刊上期发表了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粱金泉的关于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章,本期我们又编发了几位商会会长在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的心得体会,供非公经济人士和商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起,卫留成的政治运数在悄无声息中飘红,进中央党校、当选十六大代表、入十六大主席团,进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分析人士早就敏感地意识到,卫留成极有可能将走上仕途。  相似文献   

15.
《三联竞争力》2003,(4):74-74,75-76
全国工商联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国已有数万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民营企业主们普遍关心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政治地位,实质也就是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中共十六大之后.这个新阶层寻求社会荣誉和政治待遇的强烈愿望,正在得到国家进一步承认。很显然,民营企业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演出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商》2004,(8):136-137
“第二届京澳中小企业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暨北京昌平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北京市工商联法律委员会成立;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赴外省区工商联学习考察;东城区工商联举办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力教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百万元教育软件捐赠仪式在顺义区举行。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无疑是近期非公经济人士热议的大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理事长段永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个文件是全面  相似文献   

18.
当年采访荣毅仁的时候,我曾记得他说的一句话,“我是红色资本家。”如今,随着中关村一个个民营企业家的崛起,非公有经济已经不再受人歧视。全国政协办公厅有关负责人短短的一句话,“十届政协不仅增加了国企负责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也远远超过了九届。”折射出十届政协的巨大变化:非公有制人士正日趋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新兴阶层日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已经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平安、银泰集团、荣昌服务等一些实体企业派出了代表助阵大会,并通过现场对话、主题发言等进行了跨界交流与分享。那么,主办方出于什么目的,为什么要邀请跨界代表助阵大会,他们在会议安排上怎样考虑?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相关人士,听一听他们对跨界邀请嘉宾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好不容易才接通十六大代表.女村官刘瑞莲的手机.记者要求采访她,却被婉言推辞。再三询问原因.话筒传来对方声音:”咱村去年受灾.今年村民减收.来咱这写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