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哲学对当代西主社会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异化问题”、“消费主义文化问题”“社会危机”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上,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理论得失有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必然长期共存,因为他们都是现代社会的批判力量。转型中的社会特别需要批判。问题是要选准目标。在中国,专制传统根深蒂固,两者完全应该联手批判这个最大的祸害。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必然长期共存,因为他们都是现代社会的批判力量。转型中的社会特别需要批判。问题是要选准目标。在中国,专制传统根深蒂固,两者完全应该联手批判这个最大的祸害。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出现,除去技术因素,主要得益于“冷战”的终结。由此,资本主义社会构成的基本方面也成为建构全球化社会的主要法则。作者展开“三大批判”:科学技术主导批判、市场经济原则批判、民主的选举政治批判,并希望将大同理想带回现代社会,对全球化的发展提出基本方向。作者认为,自由主义左派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需要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在讨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价值规律在全面的全民所有制社会中是否发生作用的问题,曾有各种不同的见解。这里面涉及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在生产手段公有的社会里,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是否表现为价值的问题。“哥达纲领批判”目前有两种通用译本,一为何思敬、徐冰两位同志合译的版本,一为由唯真同志校订的集体翻译的  相似文献   

6.
“斯密教条”是谬误还是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斯密教条”被作为一种谬误而受到批判,主要的批判理由是,斯密没有区分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丢掉了年产品中的不变价值部分;以及斯密通过“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概念,把丢掉的商品的不变价值部分又从后门屑屑地塞了进来。本文的分析,须“斯密条教”中斯密并没有丢掉年产品中不变价值部分,而在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中,社会总产品却包含了重复计算的部分;斯密划分“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分析也不存在漏洞。“斯密教条”对后人的影响很大,斯密以后又有不少经济学家重新探讨了“斯密教条”的问题,“斯密教条”已成为当代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斯密教条”不是谬误,而是科学。  相似文献   

7.
刘顺 《当代经济研究》2024,(3):18-27+129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批判,是其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关键“病理”入口。这一批判具有鲜明靶向,使他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二重性,即把资本矛盾传导至全球和在驱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加速社会革命。批判的价值和意义,始于经济问题但不止于经济领域、始于批判但决非停留在批判,而是站在人类解放和制度进阶视野上,“由此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源矛盾及演进趋势。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受资本逻辑操弄的虚假自由贸易大行其道。这不仅侵蚀全球产供链的稳定韧性,而且隐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样态、折射资本主义制度新困境、透射资本主义演进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旧中国,王亚南“站在中国人立场”,以“比较的全面的和发展的研究方法”、“有效的活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成了《中国经济原论》及其《续篇》,同时,批判“混合经济制度论”,强调指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必须确定某一经济成分为“代表”和起主导作用,才能保证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尖锐,社会不公问题突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讨薪一度成为社会热点。权利抗争中的无奈致使一部分农民工以自杀方式捍卫自身的权利,自杀式讨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美国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为人们理解这种自杀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表面上看似无奈的个体困扰却透露着社会结构的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10.
“再设计”传递了回归原点的设计理念和批判精神,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看,“再设计”体现了“师法自然”的设计态度,提出“超越以视觉为中心的复合感官体验”的设计表达,强调了人文关怀与环保设计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的原因分析及相关研究仍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通过梳理21世纪以来日本马克思经济学者对该问题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本学者从外部因素、内在实质、跨越路径三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注重对美日贸易摩擦的进程、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政策、演进主线、雇佣关系、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倡通过繁荣制造业领域的合作经济、发展循环型区域经济、实施投资社会化的改良策略等谋求超越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方案。当然,这些替代方案也暴露出“批判有余、见识不足”等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2.
刘娜 《时代经贸》2011,(4):79-80
本文借用费尔克拉夫(Fairebugh)的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来分析“2009年轮胎特保案”中的贸易与话语问题,通过批判话语分析视焦来看中美贸易纠纷话语的特点,了解中美贸易纠纷的实质,并找出相关的语言策略来提高中国对外贸易话语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其地租理论时,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过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土地私有制和资本逐利驱动下造成的农业凋敝、生态退化、地力枯竭与浪费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对“不合理的农业”批判中,马克思建构了关于“合理的农业”的系统性、原则性构想,特别是他关于合理利用地力、农业扩大再生产、发挥科技中介作用、农业生态安全等思想具有深刻批判性、强大的系统性和全面的超越性等理论特质。党的十九大为乡村振兴擘画了美好蓝图,脱贫攻坚的胜利将乡村振兴推向了全面实施,“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展新卷、结硕果的关键期,马克思在《资本论》所论及的“合理的农业”思想,对于我国目前在实践层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而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能认为马克思可能不批判“斯密教条” ,因为马克思不可能确认过“社会劳动价值论”者编造的劳动 (v m)价值论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并没有确认劳动 (v m)价值论 ,马克思不是建立劳动价值理论有失误 ,才批判“斯密教条”。  相似文献   

15.
经济危机爆发后,放松货币、降息成为各国拯救经济的不二法门,但这样的措施真的有效果吗?通过对瑞典学派的累积过程理论的批判,指出目前采用的货币理论大多基于需求侧的片面分析,缺乏对供给侧的研究,从货币供给侧分析入手,构建了“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有效货币供给”“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三元货币市场结构模型,提出了“干预性市场”的“合意均衡供需”问题,主张中央银行应该将利率恒定在一个“最优利率水平”之上,才可以确保社会有效货币供给的最大化,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劳动价值论”者否定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判 ,是错误的。因为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社会年产值不等于社会年净产值 ,不能否认斯密混淆上述两者 ;斯密没有对收入价值论作科学的论证和解释 ,没有科学论证社会年产值等于社会年净产值 ,不能否认斯密犯了马克思批判的混淆上述两者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霍克海默、阿多诺等学者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从不同视角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与批判。他们实现了对马克思、卢卡奇、弗洛伊德等人思想的继承,并为认识和分析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大众文化是当代法兰克福派学者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80年,有同志在广州市和外地的文艺刊物上发表文章,以提倡“创作方法的多样化”为理由,系统地提出了“以批判现实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认定要“从理论上、实践上、法制上确立这种文艺”的“应有位置”。由于这些文章所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已超出了具体创作方法的范畴,牵涉到了用什么样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道路去引导作家的原则问题,所以时至今天,仍然有重新对“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错误理论进行清理和批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就是“论资本”.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以资本为核心进行了有效的理论省察,并向我们展示了资本的本质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同时,它还作为一股社会力量、一个过程范畴、一种阶级属性和一种价值形式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由资本范畴不难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由资本逻辑管控着的社会,“是”与“应该”的矛盾贯穿这一社会始终.由于资本宰制所体现的逻辑落差,资本批判的张力得以凸显,资本拜物教得以“祛魅”,资本世界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文化”渐渐演变为一个专属于知识分子的概念,强调的是社会批判,批判的武器来自书籍、科学、宗教、艺术、哲学、个性、丰富的内心世界、人格以及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