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成为一种理论时尚。其原因之一是中国正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有大量鲜活的研究对象和广阔的应用空间。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实践的明显成效,进一步强化了其主流地位。然而,我们对其理论缺陷的关注还不够,有关针对这些缺陷对我国的改革决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研究还很缺乏。中国国情特殊,简单地嫁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只会使我们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2.
时空选择:旅游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旅游经济研究的最基本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对旅游经济问题进行了许多探索研究,其中以旅游经济学作书名的著作就有几十个版本.  相似文献   

3.
新古典经济学,对应于早期的,俗称:第一代新古典派经济学(NeoclassicalEco—nomics);对应于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俗称:新古典派经济学第二代(NewClassi—calEconomics);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流派即:新兴古典经济学(NewClassicalEconomics);以及20世纪末开始的第四次“整合”。  相似文献   

4.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我国经济在本世纪末翻两番”。尽管人们在公开场合慷慨激昂地论证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私下里却在议论:“100多年了都未能翻两番,现在只剩下不到20年的时间还想翻两番?看来又要搞大跃进和洋冒进啦。”事实如何呢?按经济学的“70手则”,即用70除以年经济增长率得出一国经济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数,如果按保守的年平均增长率9%算,我国经济过去20多年来翻了三番。  相似文献   

5.
转轨经济学比较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蕴 《经济学动态》2005,(5):09-113
转轨经济学(Tnansition Economics),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以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相比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转轨经济学是伴随体制转轨产生的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这有别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它们是以体制转轨研究作为学科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在创建初期,研究重点多种多样,有的学者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有的学者则侧重于应用研究,也正是这两种研究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才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入70年代以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成熟,其标志是有大量信息经济的论著问世。如:美国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英国威尔金森的《信息经济学一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标准》,日本曾田米二的《情报经济学》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的噪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林 《经济论坛》2006,(9):118-119,1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噪声交易开始得到广泛关注。经济学家们发现噪声和噪声交易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对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很大,由此对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有效市场假说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噪声对证券市场来说既有利也有弊。对噪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我们设计更好的交易机制来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A-S模型的理性人假说开始,介绍了传统的纳税遵从理论的基本思想,并列举纳税遵从异像来讨论行为经济学对经典A-S模型的冲击,用以阐述行为经济学视角的纳税遵从研究产生的原因.本文综述了纳税遵从影响因素,直观推断法下的纳税遵从行为,以及有关预期效用理论在纳税遵从领域中的应用,以对纳税遵从的“非理性”行为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在我国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义语,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在我国逐渐从理论经济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与政治经济学并列的二级学科。学科的重新分化不仅折射出社会经济实践对理论需求的新变化,也反映了理论研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取向。而且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当代社会经济现实方面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0.
刘思华 《当代财经》2005,(5):128-128
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就开始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谈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不足之处时认为: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讲得比较多些,这当然是对的。但对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需要讲得很少,就不对了。因此,  相似文献   

11.
现代金融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纯货币理论的状态,确定了资产定价在金融学中的核心地位。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到20世纪70年代,以EMH、CAPM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的标准金融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具备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框架,并确立了其在金融学领域的主流地位。资产定价是微观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虽然它在本质上研究了在未来收益概率分布已知情况下证券现今时刻的合理价值,但对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却未进行探讨。对于证券均衡价格如何达成、证券市场如何协调供给者和需求者的意愿以便交易发生等问题,也没有做出回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产品和金融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受到关注,金融理论开始走出资产定价技术这一狭窄范畴,越来越多地开始从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本身来解释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80年代中期之后,行为金融学理论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兴起,它们试图从微观层次来分析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伴随着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和加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成了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曾莹 《经济学动态》2006,(10):12-117
关于汇率波动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起源于对20世纪80年代美元升值紧缩效应的思考。早期研究主要关注工资和就业的汇率弹性,所提出的理论解释了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在面对相同汇率冲击时,劳动力市场调整为何存在巨大差异,以及决定工资和就业汇率弹性的因素有哪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90年代后期,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仅考虑汇率对单个行业需求的冲击而不考虑汇率的再分配效应是不够的。因为再分配冲击不仅会引起劳动力在行业间的流动,还将造成细分行业内就业新创和就业毁损的同时增加。由于这种再分配并不会引起行业内实际就业人数的显著改变,但却会将已有员工在同部门内不同厂商间重新分配,因此,本质上构成了一种过度再分配,忽略其间的福利损失无疑会低估汇率波动对劳动力市场的损害。近来,还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汇率不确定性的影响,他们认为,汇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期权效应会进一步拓宽厂商的惰性区间,减缓就业调整的速度。总的来看,汇率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研究经过了工资和就业汇率弹性研究、汇率再分配机制研究和汇率不确定性的影响三个阶段,本文拟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不完全契约成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契约一词在经济学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开始高起来。时至今日,契约理论已经成了经济学中一个影响广泛而又使用普遍的分析工具。当代的经济学家们应用契约理论分析企业的性质、委托代理关系、金融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变迁。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用刚性契约理论来解释失业问题远比价格和工资刚性理论更有说服力。在契约经济学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及其成因进行了大量讨论。事实上,不完全契约的成因始终是契约经济学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本文则对这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李实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如果仅看货币收入差距,或者名义收入的差距,津巴布韦的城乡收入差距比我国稍高一点,但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  相似文献   

16.
李成勋 《经济学动态》2005,(6):003-F003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它经由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正经历着逐渐充实完善的过程,值得继续深人学习和发展其理论,同时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从国外的情况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教科书种类不是很多,近年来随着区域研究的兴盛,新出版了一些教材或通论性质的著作,但多未被翻译或援引,其他一些相关知名学者的著作,虽有中译本但不能当作教材使用。由于国内区域经济研究长期面临着与国外学术进展接轨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诺贝尔奖项的经济学和数学大师们就提出可将经济视为一个演化的复杂系统的思路。安德森(P.Anderson)和阿罗(K.J.Arrow)在1988年就经济可视为一个演化着的复杂系统的主题进行讨论,设想经济系统可能存在内在的核心动力机制,且这种机制可由少维变量和参量的子系统表示,支配整个经济的发展演化行为。钱学森教授也于1990年就复杂巨系统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诸多学者预测,在未来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中,许多问题都可能要以复杂性系统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模型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在金融机构损失中作为共生变量或交叉风险问题的凸现,引起了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比较典型的是1998年美国发生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事件,向银行业展现出这样一个事实,损失是由信贷风险与利率风险、资产市场价格风险合力造成的,交叉风险成为风险管理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家庭债务(household debt)一般由住房抵押贷款(residential mortgage loans)和消费者信贷(consumer credit)两部分构成,其中前者占大部分。通常用家庭负债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来衡量家庭债务状况。近20多年来,许多国家家庭债务增长迅猛,这好像为家庭一生消费带来了便利,但是,已增债务增强了家户部门对利率、收入和资产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居民消费支出对预期收入的变化也更敏感,这潜在地提高了消费支出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整个经济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次货币政策调控中企业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开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90年代市场经济转轨,到各项改革取得瞩目成就并继续推进的今天,中央银行频频动用货币政策工具,以期达到刺激紧缩,抑制过热,熨平经济波动,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之目的。然而,综观80年代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紧缩政策和扩张政策周期都普遍较短,实际执行效果不尽人意。从改革初期开始,扩张政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在一种亢奋氛围中惯性发展,导致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被迫于1988年以直接控制手段执行严厉的紧缩政策,导致1989年经济出现大幅滑坡。1990年重新启动经济,1992年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