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在国内听到对《制度经济学三人谈》两种相反的口头评论,就买了一本,抽空读完,并草此评论,以飨读者。 本书著者(或对谈者)是汪丁丁、韦森、姚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汪丁丁在国内很红,但我因为忙于他务,此前没有真正读过他的文章。听人家说过,汪丁丁的文章写得云里雾里,根本不能看懂;也举出一些例子,的确不知所云。也听人家说过,汪丁丁对经济学者讲哲学,对哲学者讲经济学……就是要听者听不懂、读者读不懂。这些说法,也增加我对读此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某天,有位老师给一位小学生出了道问题,问他“长大了想当什么?”并提示他从“市长、科学家、艺术家、教授、医生、工程师、解放军”中去选择。那学生听后直摇头,说老师讲的当中没有他想当的,他想当的是“老板”。老师听后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哲人云,意识是存在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  相似文献   

4.
宋宏 《经济师》2007,(6):6-8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来皖讲学,就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历史问题向高校师生作了精彩的讲演。在讲演中,他谈到了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问题,笔者就此专题访问了顾海良教授。宋宏:海良教授,我听了您的讲演,拜读  相似文献   

5.
一、北京大学经济系最年轻的教授 蒋硕杰教授,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他于1918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湖北应城。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和英国伦敦,获得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哲学博士和经济科学博士学位,是一位造诣很深的经济学家。回到中国以后,他年方28岁,就得北京大学经济学法学院院长周炳琳教授慧眼识金,特地聘请他来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授。他是当时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最年轻的一位教授。  相似文献   

6.
在正式开篇之前,我先讲一个经济学笑话。一位经济学家回到了他的母校,对眼下的经济学考试题目非常感兴趣。于是,他请曾经教过他的老师拿出考题给他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现在的考题居然与他十年前答的题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7.
罗伯·法朗克(Robert Frank),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讲座教授,在实验经济学方面很有贡献。他几年前的一本书,《理智驾驭下的情绪》(Passions Within Reason),可读性非常高,读来兼有智识上和情绪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WilliamVickrey,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于1996年10月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英国剑桥大学的JamesA.Mirrlees教授共获)。三天后,因心脏病逝世。由于健康问题,Vickrey夫人不能乘坐飞机,因此,我代Vickrey先生去斯德哥尔摩,接受此项殊荣。自1935年我和Vickrey教授一起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学以来,我们一直是好朋友,作为朋友和同事,我们一直有着密切往来,在他事业的巅峰,他的突然离去,不仅让他的夫人,他亲密的朋友感到难过,对广大民众来说也是不幸之事,他再也不能用他过人的才智推广和倡导他所深信的能为人类带来…  相似文献   

9.
实验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庆 《经济学家》2003,(1):105-107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实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亚利桑那大学费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是个可行的办法,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十一个班级进行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发表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  相似文献   

10.
一位经济学教授问他的学生:“学经济学的人,最起码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说;“要会成本核算。”教授点点头:“好,现在看看大家具备不具备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与诗     
我喜欢经济学,但不喜欢没有活气和血色的经济学。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理论家们为什么非要把文章写得那么枯燥?经济学教授们为什么非要把课讲得让人想睡觉?换一种表述方法如何?如果写文章实在不敢丢掉所谓“范式”,那起码在课堂上,在教师的语言里,掺些“沙子”总是可以的吧?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授是我国当前学校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尤其在大中专院校里,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普遍缺乏兴趣。有时会出现尽管一张嘴在讲,几十双耳朵在听,而讲与听之间却脱了节,讲归讲,听归听,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如果学生不经指导,仅靠读书或经验获取知识,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且获得的知识较肤浅,不系统。尤其对于经济类的学生来讲,由于经济理论不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实验,所以要系统地获得知识和深刻地领会理论的内涵,教师的课堂讲授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黄有光教授1966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1971年获悉尼(Sydney)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澳大利亚莫纳石(Monash)大学,为澳社会科学院院士,也是七位名列《世界经济学名家》的澳学者之一。黄教授是台大第二届梁国树讲座教授。作为综观经济学创始人,其贡献非浅。伦敦大学R.Marris教授认为黄教授是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不完全竞争之微观基础的当代先驱。他是多家经济学学术期刊的编辑,在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教学等专业期刊发表过百余篇审稿论文,并著有《福利经济学》、《综观经济学》、《社会福利与…  相似文献   

14.
焦志文 《生产力研究》2008,(6):I0001-I0007
<正>李翀教授是我国知名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国家级中青年专家。师从陶大镛教授和胡代光教授等老一辈知名经济学家,曾先后在三个经济学专业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并多次出国进修。丰富的求学经历赋予了他从事经济学研究难以比拟的优势,名师的指导培养了他严谨的学术风格。他为人、为学、为师都堪称典范。他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等领域。他在经济学研究上锐意进取、孜孜以求,多年来笔耕不辍使他在多个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斯瑞尼瓦桑是一位新古典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当代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家。他出生于印度,在家乡取得数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先后于1958、1962年获经济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随即在印度统计学院任教多年。1977年在世界银行工作了3年后,于1980年重返耶鲁大学,成为S.C.帕克讲座经济学教授至今,并于1997-2000年担任经济学系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国际贸易、发展理论、农业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理论。由于在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2003年他被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授予杰出资深会员奖。  相似文献   

16.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加里·S坝克尔教授是社会科学界著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分子”,他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领域标新立异,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婚姻与家庭是贝克尔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最近宣布,将2003年度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授予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文·莱维特(Steven D.Levitt),以表彰他在实证经济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杰出资深会员奖(Distinguished Fellow Award)授予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尔玛·阿德尔曼(IrmaAdelman)、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格迪什·伯格沃蒂(Jagdish N.Bhagwati)、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T.N.斯瑞尼瓦桑(T.N.Srinivasan),以表彰他们对经济发展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被称为大众经济学家的梁小民教授,他的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幽默,常让人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之妙。他的经济学著作不是板着一张严肃的面孔,让人望而生畏,而是十分有趣,十分家常,充满了人情味。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梁小民教授。  相似文献   

19.
唐老师要我给大家讲一讲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大家是学科技哲学的。我想也好,因为经济学是科学,给大家讲一讲经济学的方法论,还算是正题。我可能不能提高到哲学的高度来讲这个问题,我仅就经济学来谈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不妥之处,你们批评。  相似文献   

20.
刘方棫教授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我国消费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创始人之一,国内消费经济学研究方向惟一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消费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刘方棫教授在这些研究领域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优秀著作”奖等奖项。刘方棫教授为人谦和,学术造诣非凡,无愧谦谦君子,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