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库存消费比高于安全线最近,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这轮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主要是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偏紧所致。中国的粮食已连续四年丰收,目前粮食供需总量基本  相似文献   

2.
《齐鲁粮食》2008,(5):42
近期,国际粮价飞涨,各地农资价格上涨也使粮价存在上涨空间7老百姓对国内粮价难免担心。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库存真实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粮食供需基本平稳库存比较充裕当前粮食宏调重点是"保供稳价"在国际粮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秋粮是否会出现价格大起大落?在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价格波动时,宏观调控部门如何应对?期货市场在稳定粮价上能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从1996年定购粮价提高后,市场粮价一直偏低,且不时下滑,形成市场疲软,这不仅对生产者不利,同时也对国家,特别是对国有粮食企业很不利,亏损增大,应积极寻找对策或办法启动粮价。粮价偏低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可供粮源充裕,国家粮食库存量...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中国粮食论坛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内粮食供需形势时表示,目前国际粮食供求形势更加复杂,影响国内市场粮价变化因素增多,2009年国内粮食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格局,国家将加强调控,确保粮食供应和市场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齐鲁粮食》2009,(4):40-40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日前在第十二届中国粮食论坛会议上说,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供求形势进一步改善,库存充裕,今年国内市场粮价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7.
震后粮势     
由于四川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本次地震灾情难免会减少灾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呢?专家认为,我国当前粮食供需总最上基本平衡,库存可以保证市场供应和粮价的继续稳定。  相似文献   

8.
1、历史遗留高价位库存粮食成本的处理 国家计委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计综合字[2002]677号)规定:对老库存高价位粮食,可采取‘粮源对冲、成本搁置、待价而售’的办法,即收购新粮暂不销售,先销高价位老库存粮,新老粮源等量对冲,防止陈化,原库存成本价可先搁置账上,待市场粮价回升能顺价销售时,及时推向市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取补贴差价的办法进行处理,但补贴后的销售价不得低于市场价。  相似文献   

9.
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大约10年左右1个大的周期,目前粮价正处于1995年以来的又一个周期的上涨阶段.近10年来国内、国际市场的粮价走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小麦、玉米的关联度逐步提高.而且,由于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快.1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增加5.81%,消费量增加了11.7%,人均收获面积下降,工业对粮食的需求有加快增长趋势,在全球可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粮食种植成本在不断提高,全球粮食供需关系和粮价问题都值得关注.在国内、国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应该立足国内供给,从两个市场的联系上把握和处理好粮食和粮价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下半年以来,在极端气候因素的影响下,作为世界上主要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粮食减产预期不断增强,受此影响,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这是否给周内市场带来又一轮“粮价潮”呢?对此,笔者日前对北京市专业粮油批发市场玉泉路市场进行了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全球粮食供求形势紧张、粮价一路飙升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粮价高位运行,粮食企业掌握粮源的愿望较为强烈,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性仍然高涨,早稻收购市场抢夺粮源而竞争激烈。早稻收购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从容应对粮价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俄罗斯禁止小麦出口而引发的全球粮价上涨已近1月。在这1个月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价格走势平稳。这表明,继平稳度过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之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再次从容应对国际粮价波动,续写  相似文献   

13.
(一)粮价走低可以说是粮食市场逐步放开以来出现的尚未根本解决的难题。按理说粮食购销逐步放开,通过市场供求调节,可以使粮价稳定或合理走升。2001年后,福州、杭州、上海等八个主销区省市率先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购销价格基本由市场调节,可是经过三年的时间,市场粮价仍处于低位。截至2003年2月份,粮食收购价与生产成本仍倒挂,当时,据长乐市种粮农户调查,早籼谷每50公斤收购价48-50元,比生产成本价52-54元还低2-4元。全国粮食连续减产,市场粮食供求偏紧处于拐点,进入2003年10月与2004年2月从南到北全国性的粮食市场连续两次涨价,中早…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一路飚升,国内大米价格却出现了相对回落的走势。由于CPI一直在高位运行,政府面对高CPI压力,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释放库存,压低粮食价格;二是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虽然政府压低市场粮价非常成功,但CPI并没有因为粮价下降而回落。为什么政府唯独压低市场粮价取得成功、而其他商品价格却一路疯涨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政府要低CPI,粮食企业要低价收购农民丰收的夏粮。换句话说,政府和粮食企业现阶段都  相似文献   

15.
"粮食银行"是粮食部门立足农村,服务农民,谋求发展,积极探索开展的一项为农民代储粮业务,其特征是,当市场波动,粮价不稳,农户难以把握行情出售余粮的情况下,粮食企业利用自身的仓储设施和保管技术优势,将农民的粮食代为保管,让农民在市场粮价较好或需要的情况下,将粮食出售或兑换成其他用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经济》2005,(7):12-14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粮食流通工作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展不平衡,特别是部分粮食主产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筹措改革资金不到位;多数省份还未按规定进行政策性挂账认定和剥离。二是周转库存减少,库存粮食中的大米下降较多,保证市场供应能力减弱。三是今年小麦、早籼稻收购都遇到粮价下行的压力,稳定市场粮价的难度加大。四是涉粮案件时有发生,有的储备粮库轮换入库的粮食不符合质量标准,粮食行政监督责任加重。五是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和粮食交易行为的规范管理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央储备粮承担着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市场稳定,国家通过托市收购、增加临时储备等方式不断扩大储备粮库存。面对市场化的购销环境,特别是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和粮食危机加剧了粮价波动,  相似文献   

18.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发行、中储粮公司联合制定了《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办法》就做好临时存储粮销售工作作出了相关规定,旨在加强对临时存储粮销售的管理,发挥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临时存储粮  相似文献   

19.
《齐鲁粮食》2007,(2):45-45
针对去年第四季度部分地区市场粮价上涨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分期分批组织最低收购价粮食竞价销售。累计销售135亿公斤稻谷和小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在“七连增”的基础上,今年还可能“八连丰”,可是2010年7月以来,国内粮价一直趋涨,市场变动日益频繁。国家与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粮价的措施,但是至今粮价仍在上涨,市场调控难度渐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