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阐述了我国临港汽车产业园区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分析了临港汽车产业园区的物流形式和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发展临港汽车产业园区物流的建议,指出临港汽车产业园区物流的发展尤其要注意园区内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相似文献   

2.
物流园区     
《物流时代》2013,(8):83-90
B1088久江临港国际物流园 园区由上海专业工业地产运营商久江集团投资开发。项目位于上海临港产业区重装备及物流区中心地带,毗邻洋山港芦潮港,建有5万平高平台立体仓库,客户以海运拼拆箱、城市配送、冷库物流为主,现园区火热招商中!  相似文献   

3.
物流同区     
《物流时代》2013,(10):81-90
B1088久江临港国际物流园 园区由上海专业工业地产运营商久江集团投资开发。项目位于上海临港产业区重装备及物流区中心地带,毗邻洋山港芦潮港,建有5万平高平台立体仓库,客户以海运拼拆箱、城市配送、冷库物流为主,现园区火热招商中!  相似文献   

4.
物流园区     
《物流时代》2013,(7):83-90
B1088久江临港国际物流园 园区由上海专业工业地产运营商久江集团投资开发。项目位于上海临港产业区重装备及物流区中心地带,毗邻洋山港芦潮港,建有5万平高平台立体仓库,客户以海运拼拆箱、城市配送、冷库物流为主,现园区火热招商中!  相似文献   

5.
《物流时代》2013,(11):129-138
B1088久江临港国际物流园 园区由上海专业工业地产运营商久江集团投资开发。项目位于上海临港产业区重装备及物流区中心地带,毗邻洋山港芦潮港,建有5万平高平台立体仓库.客户以海运拼拆箱、城市配送、冷库物流为主,现园区火热招商中!  相似文献   

6.
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浦东新区的物流综合能力随着浦东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了提升,其主要表现为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国际贸易等功能的不断拓展,海港与空港的口岸功能和枢纽功能逐步增强,临港重装备园区、临港物流园区、临港保税区对仓储运输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为适应浦东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通过对仓储运输资源加以整合,提升其在物流体系中的能级.  相似文献   

7.
物流园区     
《物流时代》2013,(9):83-89
园区由上海专业工业地产运营商久江集团投资开发。项目位于上海临港产业区重装备及物流区中心地带,毗邻洋山港芦潮港,建有5万平高平台立体仓库,客户以海运拼拆箱、城市配送、冷库物流为主,现园区火热招商中!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年的发展,河北省黄骅港发展成为了拥有很多艘万吨级的巨轮港口,也成为了国内第二大煤炭枢纽港口。本文对黄骅港临港工业的基本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临港工业与黄骅港物流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优势,提出了黄骅港临港工业与物流协同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临港物流的内涵,指出未来物流服务模式主要是网络化服务模式。网络化的服务模式变革必然要求以网络化的思维模式来看看行业的发展。借助宁波临港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应该摈弃产业思维局限,借用网络思维视角,探索了宁波临港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龚萃萃 《价值工程》2021,40(33):101-103
岳阳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城陵矶作为长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为当地的物流行业和临港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受到传统服务业的占比重、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低、物流网络和集疏运体系不完善、物流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港口物流业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速度较缓,未能较好地发挥出城陵矶天然良港的优势,本文从校政企三方合作搭建框架、合作建设基础以及共同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岳阳地区港口物流与临港产业协同发展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实现岳阳地区港口物流及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是新时期城市化推进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其形成机制。基于对国外有关城市群形成机制的研究文献所进行的分类综述,得出城市群的形成既是居民—厂商主体区位选择的微观过程,又是基于垂直联系的产业演化过程,同时还受到地方政府主体的影响。城市群形成机制是自组织和有组织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珊 《物流科技》2009,32(11):54-56
从企业战略的角度阐述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并基于合作关系的确定过程,分析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形成原因,进而从合作关系确定的前后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合作风险的产生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预防事前事后风险的措施及处理既定风险损失的思路,为供应链的管理提供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虚拟物流企业组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娟 《物流科技》2006,29(10):5-7
本文在就虚拟物流企业的概念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我国虚拟物流企业的组织与运行模式、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关键技术,其目的在于通过虚拟物流企业的建立加速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菅美英 《物流科技》2007,30(4):132-133
本文阐述了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复杂性,引入多Agent技术,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编组计划优化模型,并重点讲述了Agent之间的交互机制以及车流合并过程,最后指出了该方法的优越之处,对于列车编组计划智能化编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煤炭采掘生产工序是煤炭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对煤炭产品质量、劳动安全、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企业要寻求质量、安全、成本、效率的改善,提高工序质量是关键,而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起着关键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贺绍辉 《价值工程》2012,(27):62-64
根据近几年注水井酸化实践,本文分析总结了砂岩储层在酸化前及酸化过程中的常见损害及其处理方法,提出了预防酸岩反应过程中形成二次损害的对策,预防酸化过程中形成新沉淀是提高酸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18.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research has documented the importance of high performance work practices (HPWPs) to organizations, and recent efforts have argued for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line manager implementation of HPWPs. To date, research in this area has focused largely on the organizational or employee implications of HPWP implementation, ignoring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implementation affects outcomes. In this article, we use theory on impression formation to describe the perceptual process through which line manager implementation of HPWPs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employee impressions of manager leadership styles. We argue that this process is contingent upon employee attributions of implementation intent,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employee affective and attributional tendencies with line manager implementation style (i.e., political skill). Our conceptualization of this process contributes to HRM research by demonstrating the benefits of integrating it with leadership theory, as well as identifying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perceptual processes in the effects of HPWPs.  相似文献   

19.
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最重要的生气断陷,文章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最新三维连片处理地震资料为基础,以传统的组段界面分层特征为标准,从地震和钻井上对徐家围子南部断陷登娄库组各层序底界面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控制油气运移、对储集层物性的改善,有利于圈闭的形成等方面,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不整合面对油气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is note explains the process of public opinion formation via a locally interactive, space-time analysis. The model we use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general framework for modelling social interaction proposed in Blume and Durlauf (2001). In the reduced form of the model we study how each individual, when faced with the choice of one, out of two, opinions, tends to conform to the opinion held by the majority of her neighbours. We consider different,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majority rules.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behavioral rule, the aggregate process of opinion formation may display contagion on one specific opinion, or consensus among all individuals in the population, or co-existence of both opinions. Whenever consensus obtains, we observe the formation of homogeneous areas ( clusters) that seem almost stationary along the dynamics. The authors wish to thank A. Postelwaite and two anonymous referees for very helpful sugges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