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拥有全国近1/4的人口和66%的国土面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其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1.7倍和1.3倍,森林、草原、水力等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西部地区又居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大江的上游,是国家生态屏障的战略基地;西部地区还集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自然保护区及边境地区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地缘价值。因此,西部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严重滞后与其在…  相似文献   

2.
一、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及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条件。西部占我国领土的一半,土地辽阔且土地类型复杂。同时辽阔的土地也使得气候类型十分丰富。农业是一种利用自然资源生产物质财富的产业,它受自然条件严格的限制。丰富的土地和多样气候类型为特色农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使得西部地区在特色农业方面在国际上具有优势。2.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煤、石油、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铜铁锌等有色金属和铂钇等稀有金属及食盐、钾盐、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藏等都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为发展重化工业和制造业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少数民族风情极具特色,西北的沙漠风光和西南地区秀美的热带、亚热带风光及高山峡谷都令人神往。这为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0-2010年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资源型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资源型产业集聚等因素对该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根据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特征,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两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资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东部地区并不明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有所差别.(2)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为依次减弱;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集聚显著地“挤出”区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遵循国家补偿、区域问补偿、社会补偿和国际补偿的原则,采用财政转移型生态补偿、 "反哺"式生态补偿及环境成本生态补偿等基本模式;同时,要推行相关配套措施,如西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建立科学的生态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多渠道强化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以及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在界定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概念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利用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个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旅游经济非均衡程度是促进全国和三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正向因素;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在全国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作用减缓,而在西部地区仍然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仅在全国范围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区域制度环境还不健全,对旅游经济发展没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促进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贯彻执行分类指导的基本思想,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提高旅游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还需要协调旅游经济与其他第三产业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西部地区煤炭资源状况及在全国的地位 (一)全国及西部地区煤炭保有储量及其分 1.全国及西部地区分煤类储量。截至2000年,我国煤炭保有储量为10032亿吨,其中: (1)无烟煤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西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0-2010年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资源型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资源型产业集聚等因素对该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根据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特征,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两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资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东部地区并不明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有所差别。(2)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为依次减弱;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集聚显著地“挤出”区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则更大。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补充,是未来大企业的来源,中小企业具有灵活、转向快、易创新等优势和特点,因而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之一,是支撑地方经济的基础,是造就西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对西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尤其是农村经济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西部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均很落后。  相似文献   

9.
虽然西部地区是我国欠发达地区,但是国家长久以来重视部署西部大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两大战略.总体来说,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西部的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7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这是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一、财政税收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作用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宁夏、内蒙、青海、甘肃、新疆等1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4%,截止2001年底,西部人口3.64亿,占全国的31%,而国内生产总值却仅有18245亿元,占全国的17.1%。该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西部地区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出现的面积、人口与其经济地位严重不相称的尴尬局面!其中有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但在新中国成立到党中央1999年6月提出开发西部的近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中,国家财政转移和税收优惠政策对西部支持力度与其它地区相比显得十分苍白,已经严重限制、束缚该地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地带来划分我国区域经济,是比较通行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三个地带农民收入结构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家庭经营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较小。1980~2000年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倍、10.5倍和8.3倍,全国平均为10.8倍。三个地带农民收入受  相似文献   

12.
董英宇  肖忠 《经济师》2000,(12):41-41,46
一、开发西部的关键之一是形成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加快西部大开发 ,是我国政府作出的具有纵览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一个地区的开发 ,从硬件上要具备三大要素 :人才、资源和资金。西部是资源富集的地区 ,分布着全国 6 0 %以上的自然资源。同时 ,西部也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 ,每年都有许多高层次人才从这里流向东部。在西部开发过程中 ,不论是基础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 ,增强地区的创造能力 ,还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部最缺少的是资金。因此 ,开发西部的关键是能否吸引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开发西部的资金从哪里来 ,就可供…  相似文献   

13.
李长虹 《经济师》2000,(10):114-114
一、开发西部的关键之一是形成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加快西部大开发 ,是我国政府作出的具有纵览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一个地区的开发 ,从硬件上将要具备三大要素 :人才、资源和资金。西部是资源富集的地区 ,分布着全国 60 %以上的自然资源。同时 ,西部也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 ,每年都有许多高层次人才从这里流向东部。在西部开发过程中 ,不论是基础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 ,增强地区的创造能力 ,还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部最缺少的是资金。因此 ,开发西部的关键是能否吸引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开发西部的资金从哪里来 ,就可…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信 《开放时代》2001,(2):16-17
西部大开发,已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重大战略之一。我国是一个市场容量和潜力十分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正等待人们去开拓。 经济发展潜力大 西部地区包括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口约2.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国家重点扶贫县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区域经济和人口的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西部具有中长期效应,必将有力地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由于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其资源化利用不仅能解决自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也发挥着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通过对2007—2018年西部地区农业废弃物进行研究,测算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可利用潜力及资源环境效益。西部地区农业废弃物可利用量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的年平均可利用量分别为16363.40万t、62375.57万t;2007—2018年西部地区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潜力在827.47万~1201.18万t之间,可替代化肥施用纯量的比率在60.00%~72.44%之间,其肥料化效益显著;西部地区农作物秸秆带来的能源化效益远大于畜禽粪污,2018年将其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可减少天然气消耗842.59亿m^(3),是该区域能源消耗量的1.05倍;若将2018年西部地区焚烧的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分别可最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224.62万吨CO_(2)、19038.75万吨CO_(2),能带来较大的环境减排效益。因此,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西部地区缓解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个人成本、公共成本、企业成本三方面建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衡量体系,采用成本测算模型对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个人成本和公共成本是市民化成本的主体,企业成本仅占3.7%。其中生存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分别占到总成本的48.3%、43%,成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成本障碍;各省(市、区)农民工市民化总成本是其人均GDP的1.5~7倍,且二者近似呈正相关(西藏除外),这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市民化总成本越高;整体而言全国平均个人成本与公共成本大致相当,但东部省市个人成本高于其公共成本(山东、河北除外),其余省市公共成本则大于其个人成本(重庆、四川、云南除外);东部地区平均个人成本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而西部地区的公共成本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说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存在明显的地域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17.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增长的制约和促进因素看,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尤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能够减轻自己对耕地传统农业及正在被消耗的能源的依赖,并且能够降低食物的物质生产成本。”历史已经证明,人类能够通过知识的进步来增加资源。世界各国经济现代化的共同内容是耕地的经济重要性在下降,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提高。“土地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因素。”舒尔茨的这一观点对于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除了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四个自治区(省)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他西部省、市、自治区人均耕地面积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重庆、四川两个地方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水资源短缺也是西部大部分地区面临的一个困难。西北地区年均降水量少,蒸发量较大,而且部分地区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不够稳定,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来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资源短缺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极为活跃。根据相关统计,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达1亿多人,其中四川等西部地区劳动力输出量居全国前位。  相似文献   

18.
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我国西部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系统脆弱,但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然景观资源多样、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是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是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和催化剂.西部地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首先要在多个层面上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网络立体化生态经济发展态势;其次要加强生态经济教育,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与智力支持;第三,要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产业体系,确立生态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19.
香伶 《经济纵横》2000,(7):14-17
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使西部地区的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走上共同福裕的道路。结合中国国情,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西部开发脱贫,具有渐进性,科学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构建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黄河、长江中下游及全国广大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西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对西部地区有益,也是对全国资源环境的整体补偿和保护.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培育地区的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