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用高科技引领郊区传统农业、提高郊区农村城市化水平,已经不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需要一种战略思路。这正是“两村牵手”发展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园区带动郊区,中关村带动农村”是一种形象的比拟,更体现出中关村智囊们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那么,两村的结合点究竟在哪儿?《中关村》(以下简称“中”):我们知道,“两村牵手”这个思路,正是北京农学院率先提出来的。当时,提出这个思路的背景是什么?王有年(以下简称“王”):这些年,“中关村”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唯独在农业领域有所欠缺。我们经过大量…  相似文献   

2.
史亚军 《中关村》2004,(1):66-67
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是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探索与发展的热点。2003年3月,北京市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郊区工作会议(过去几十年一直称为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将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作为北京地区农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过去叫农村,现在称郊区,别看只有两字之差,但在观念上却跨越了一个历史时段。发展都市农业对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微 《中关村》2010,(11):60-61
2010年10月20日,“创新中关村201O主题活动开幕式暨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第四次签约大会”于世纪金源大饭店国际厅隆重举行。标志着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为主题的“创新中关村2010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4.
纪世瀛 《中关村》2004,(9):28-29
一个世纪性话题可以预言:“中关村”将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自从推出“中关村”概念之后,就吸引了中外仁人志士的目光,引发了一代人的不断思考。从80年代初中关村迸发第一颗火花,以陈春先为代表的“华夏人”提出中关村新技术扩散区到今天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在不断的升华,在腾飞,对中关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路的话题始终没有离开一个话题:中关村的战略定位。毫无疑问,中关村的战略定位是个极其重要、无法回避的话题,甚至可以说它决定着中关村的命运和未来。在今天中关村“二次创业”甚至有人称作“三次创业”的时刻,再谈中关村战略…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中关村》2014,(4):82-83
郭金龙“四点建议”促中关村改革新发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关村在新的发展阶段还要做些什么?3月20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座谈。他希望中关村努力在科技创新上由“跟跑者”、“同行者”变为“领跑者”,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6.
马文良 《中关村》2014,(10):20-21
2013年9月30日,对中关村人来说,是个倍感荣幸和值得喜庆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委员来中关村展示中心进行参观,作为政治学习中的一课,七大常委悉数到场。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关村发展提出了希望,同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五个着力”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来没有像今年春天这样,“中国创造”和“自主创新”的春雷,在中关村、在中国的大地上隆隆回响。“中国创造”和“自主创新”的呼声最先在中关村发出。去年初,在中关村园区工作会议上,中关村园区管委会的领导提出“中国创造”应该成为中关村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去年3月号《中关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04,(3):72-72
日前,中关村唯一的国家级商务建筑——中国电子大厦在中关村广场所有项目中最早进入了内装阶段。中关村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基地,国内外电子、IT和相关企业均把中关村视为开拓、占领中国电子信息市场的核心阵地。不过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行业特色鲜明、品牌企业汇聚的世界级商圈里,一直没有一个像CBD“国贸”那样的领袖型核心建筑。因此,北京市在“十五”规划中,将中关村广场规划作为“科技兴市”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决策使中关村从此有了“心脏”。  相似文献   

9.
王卓 《中关村》2005,(1):27-27
从“电子一条街”到今日,中关村已走过了二十寒暑。从一个郊区农村小镇成为全国闻名的科学城,中关村教育的力量不容忽视,在只有一个清华学堂和北大校舍的薄弱基础上,建成了一个新的中国科学与教育基地。到今日,中关村已有68所高等院校,聚集了几十万名在校大学生,有以中国科学院为首的213家科研机构,5万多名中高级知识分子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其中两院院土427人,占全国总数的36%以上。现在中关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体系。雄厚的教育资源使中关村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知识与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也是中关村发展的资源基础。二十年风风雨雨,中关村的教育几经变迁,接受着时代和科技的洗礼。二十年里,中关村的教育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打破传统,融入新生元素,为教育界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中关村教育破冰二十年”,我们如是说道。但是这二十年里攻破的难关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想要说的东西也太多太多了。在这里我们却只能选取其中的几个大事件与您共同分享中关村教育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唐炜  习牧歌 《中关村》2014,(1):42-44
多管齐下打造绿色”GDP”.一直是中关村核心区追逐的梦想.近年来也切实付诸于行动。2013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首次将集体学习“课堂”搬到红墙外.在中关村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习近平指出,  相似文献   

11.
科技·资讯     
《中关村》2012,(1):68-69
刘淇考察中关村环保园强调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 2011年12月10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深入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内的部分企业,就“践行北京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主题调查研究。他强调,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京加大投入、拓展业务,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以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带动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2.
萧灼基 《中关村》2006,(5):106-107
中关村是中国的战略区域,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不过这种共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远未成为每个中关村人,每个北京人,甚至每个中国人的一种天然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13,(1):16-16
在辞旧迎新之际,温家宝总理视察了中关村,百度的欢声笑语,联想的驻足凝思,他的讲话温文尔雅,像春天般的温暖,“既是带着对大家的想念、对企业的关心,也是寄托着很大的希望,相信中关村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温故知新,25年前温总理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进行调研,“小荷才露尖尖角”;光阴如梭,25年后中关村已然成为世界瞩目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14.
萧灼基 《中关村》2005,(1):50-50
中关村是中国的战略区域,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不过这种共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远未成为每个中关村人.每个北京人,甚至每个中国人的一种天然认识。  相似文献   

15.
卫汉青 《中关村》2008,(11):9-9
中关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纵然有百种解读,一言以蔽之日:“创新文化引领中关村前进”!我们高兴地向读者报告,在北京市文联、中关村管委会、中共海淀区委和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艺术中关村”博览会即将面世。“艺术中关村”,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形象地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艺术地反映中关村开拓创新20年的发展道路,热情地描绘中关村的精神风貌。“艺术中关村”是为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企业与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而打造的一场别开生面、卓尔不群的艺术博览会。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2,(6):16-16
中关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总给人一种“旧貌换新颜”的视觉冲击。如果你迈开双脚深入到新机构则会体验到表里如一、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据北京日报的报道,中关村西区迎来全面转型,三大项顶级创业服务机构集中落户中关村核心区,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23,(6):122-123
<正>5月27日,中关村论坛“与创新同行,服务国家战略”探路者成果发布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会上,探路者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极地仿生科技平台2.0”,多款AM MiniLED显示驱动芯片产品,展示了公司十多年以来服务国家战略的成果和业绩。  相似文献   

18.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6,(9)
北京海淀“红色中关村”助力“硅谷”发展“建支持平台、强基层党建、促创新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属于新经济组织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近年来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大力实施“红色中关村”战略,创新基层党建的新内容、新形式,促进了企业发展。针对园区党员素质高、分布广的特点,园联合党委把“原则性、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创新管理服务。他们采取了20强、50优企业党组织联系定期走访制度使隶属关系不同的党组织可以互相借鉴;由软件企业党员骨干成立“红色中关村”小组,推出“红色中关村”党建网站等,通过互联网开展党组织活动;采取网络…  相似文献   

19.
纪世瀛 《中关村》2011,(4):42-42
“《规划纲要》始终贯穿一种十分强烈的中关村精神,这再一次证明创新的关键在于先行先试、勇于突破。”  相似文献   

20.
寄语中关村     
中关村寄托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关村每天都在讲述着“关”于“中”国和地球“村”的故事。今年3月是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周年,我们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企业家,纵横议论中关村的未来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