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玲玲 《中国农史》2002,21(2):44-50
本文对明代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的渔业经济状况分地域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从河泊所的设置分布、渔业课税的征缴变化到渔户人口的数量变迁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述 ,揭示了各个地域渔业经济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2.
徐霞客,名弘租,字振之,霞客乃其别名,明代江阴梧塍里人。徐霞客一生从事旅游考察,是我国古代罕有的知行相得益彰的大学问家,一位旷世独步的奇人。徐霞客在后半生漫长的30年间,历尽艰难险阻,一心一意地投身“预问奇于名山大川”的事业中,作为一位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的影响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王敏杰 《农业经济》2007,(10):56-5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组织方式,是市场组织的构成之一。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内涵、产生原因及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会导致的制度失效,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因此,本研究认为选择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配套协调实施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基于机构、作者和研究内容等三个维度,对1955-2019年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不同时期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的变迁逻辑,对于从整体把握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1949-1978年)、改革开放(1979-2001年)和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2002-2019年)等三个时期的关键词,可以看出70年间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发生的变迁特征,即从生产关系研究逐步向生产力研究变迁,从政策导向的规范研究向理论引导的实证研究变迁,从农业生产研究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研究变迁。"气候变化"成为最近五年来强度最高的突现词,引领农林经济管理研究向农业资源与环境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制度变迁。本文对西部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进行理论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深刻揭示西部民营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杨载田  王鹏 《中国农史》2001,20(3):62-68
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位于祖国西南,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农业开发历史晚,但明代有校大发展.徐霞客旅行考察祖国大西南时,对农业多有记载描述,特结合有关历史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一般认为,改革的贡献功不可没,但对于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缺少定量的研究和检验。在研究经济增长要素或制定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时,更多地考虑资本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改革(亦即制度变迁)是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比较及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的考察,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村经济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与主要内容、影响因素及基本特征进行相关比较研究,最后对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潮汕地区家族组织得以复兴.家族文化成为影响地方经济的重要非制度性因素。本文通过潮汕新联乡张氏五房家族组织的考察,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潮汕地区家族组织的总体特征,并以此作为分析潮汕地区特殊的经济建构的文化原因。针对潮汕地区市场诚信缺失的现状,本文从家族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尹玲玲 《中国农史》2000,19(1):48-56
本文对明代洞庭湖地区的渔业发展概况,包括产鱼种类、捕捞方式、鱼市贸易和鱼类加工业等做了较细致的阐述;从该地区的渔税征收机构--河泊所的设置分布及裁革情况,渔课的数量、比重及变化等分析和探讨了明代前中后期的渔业经济状况,并揭示出明中后期渔业经济渐趋势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明代官庄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分别出现于洪武、洪熙、成化年间。明代历世庄田在各个阶段上是有区别的。洪武年间以庄租充俸禄,而庄田与民间出租私田有本质差异。宪宗成化以后皇庄、王庄、公侯庄田等为商、周以来食邑制的残余,具有领主经济的性质。明代庄田仅仅是在宣德年间至成化初年这短短的时间内表现为地主经济,而到后来则完全变成另一种经济范畴——“庄主食税”,并且庄租的国税性与私税是不同的,这些都反映了明代庄田独有的经济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2.
经济现代化是指从物质层面、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的现代化变迁过程,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较为基础的部分.经济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支撑,而科技发展推动经济现代化的作用表现在全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劳动力以及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分析了广东省农村改革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14.
陈风波 《南方农村》2013,29(6):51-56
本文对美国农业经济学科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总结,描述了美国农业经济学科如何从传统农业经济学逐渐拓展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村社区管理和AgribusinesS的过程,美国农业产业变迁、就业市场变动和产业外部环境变化是导致美国农业经济学科变迁的根本原因。最后,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宁  翟印礼 《农业经济》2006,(12):41-42
1980年,几乎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此,—种崭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蓬勃发展起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无到有并逐渐演进的变迁过程为什么能发生?为什么是自下而上的发生?本文拟运用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框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诞生不久,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使农村生产关系和千百年来亿万农民习以为常的小生产方式发生了骤然的变革。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事业也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展开而孕育形成,并由此培养造就了一支在农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合作经济经营管理队伍。在举国上下欢庆祖国50华诞的喜庆时刻,我们对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的历史变迁作一简要回顾,试图从一个侧面帮助人们了解我们事业发展的这段历史,从而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一、土地制度变迁:从“耕者有其田…  相似文献   

17.
一部系统回顾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的好书─—《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评介牛若峰由著名经济学家陈吉元领衔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一书问世了(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专著”读后有感,受益匪浅。一个强烈的印...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对“以地谋发展”模式转轨的制度特征、运行状态和政策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摆脱土地依赖、实现经济转型的路径和策略。研究方法:基于文献、政策和数据的制度变迁和模式转型研究。研究结果:(1)“以地谋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特有土地制度基础上的体系性集成系统,模式转轨和模式转型具有不同理论内涵和经济影响;(2)模式转轨政策忽视既有模式体系特征,以局部改革化解内生困境,这些政策在短期内达成既定目标的同时也直接改变了相应环节运行状态;(3)模式转轨引起的相应环节运行变化通过体系性传导机制妨碍既有模式运行,加剧下行压力和系统风险,不能完成经济转型。研究结论:“以地谋发展”模式自成体系,经济转型需要以系统性改革设计处理好摆脱土地依赖、培育新发展模式和防范系统风险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论清前期苏松地区的仓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滔 《中国农史》1997,16(2):41-50,67
本文是《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初探》一文(刊于《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的续篇,文章通过对清代苏松地区的仓制的“追踪”研究,从仓储的变迁历程、管理和运营等三个方面,揭示了仓储制度在这一特定地域中的具体落实情况。这样的个案分析也许要比仅仅立足于制度本身的研究,更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仓储制度的运作实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考察日本侵台前台湾茶业的发展概况入手,把1895年前约200年台湾茶史划分为缘起、发展、停滞三个阶段,揭示了日占台湾前台湾植茶业盛衰的原因.重点对日据台湾50年这一特殊阶段茶业的经济结构与贸易作出了详细描述和独到剖析。文章以动态手段阐述了台湾主要茶种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的起源、地位变迁,分析了日本出于掠夺需要对茶业的改良及影响。日据50年,台茶贸易走过了畸形曲折的四个阶段,市场、茶种、输出量处于不同变化申。文章认为台茶是台湾经济的支柱,在国际茶市中占有特殊地位。通过研究可以对台茶历史有清醒认识,揭露日本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剥削和掠夺,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