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南商人是特色鲜明的地域商人.生发于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蕴中的闽商精神是闽南商人长盛不衰的关键.历史的渊源与文化的传承因素使闽南商人具有敢想、敢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而造就了闽南商人重商、务实、逐利精神;冒险进取、敢拼爱赢的风格;兼容和开放的气质;家族经营、爱打"侨"牌的经营特点.现代闽南要继续弘扬传统闽商精神,克服单打独斗、整合观念差、法制观念弱等缺点.  相似文献   

2.
《三言二拍》是明代中后期市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对商人阶层的描绘对后世文学影响较为深远。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剧烈变动,各个阶层迅速分化。与传统文学不同,文本开始表现商人生活,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状态及人际关系、道德观念的变化,这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价值。文本中商业伦理、商人形象都有了新的突破,透过文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商人形象新构进程,对于当下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明初政府实施的恤商政策,使得明中后期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商人空前活跃。其社会地位提高,对社会的作用也凸现出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商人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哲商是以高度的哲学智慧指导企业经营的新型企业领导者,即"哲人 商人"。哲商是工商业迅速发展、商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产物,也是企业管理从制度化到人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黄福华的《哲商》让我们看到,哲商从形式、内容、价值观念、法制观念、传播功能等方面创新了企业经营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5.
清中期臻于极盛的江西商帮组织会馆,自光绪以降,便逐渐趋于停滞,而另一种跨地域商人的行业同业组织却迅速发展起来.在某些地方甚至取代会馆。清末民国跨地域商人行业组织的兴起及江西商人的融入,表明了湖南的江西帮组织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分化演变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行业竞争,江西帮的“土著化”以及晚清民国的时政导向是促使江西帮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山东掖县杜氏家族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通过经营草辫生意迅速致富,从农民转化成乡绅,家族兴旺期一直维持到1928年。期间,他们重教兴学,培养人才,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有的族人还从政为官,在当地树立了较高的威信。由于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生意日趋衰落。在土改和镇反运动中,一些处于革命对立阵营的家族头面人物遭到镇压,家族产业败亡。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丑恶现象与商人不讲商人伦理有关.研究商人伦理内涵、商人伦理作用及如何构建我国的商人伦理秩序问题,对协调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矛盾,营造商人相互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牧歌》是犹太裔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的主人公赛莫尔·利沃是成功商人的犹太家族第三代,他努力想融入美国社会,建立美国牧歌式幸福家园,最终不得不面对梦想破灭的悲剧。本文试从“家园”这一空间符号在小说构架上对于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两个意指功能等方面,分析悲剧发展过程中反射出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美商人谈判风格有差异。在谈判关系的建立上,中国商人十分注重人际关系,而美国人不讲究私人交情;在决策上,中国商人十分注重人的地位等因素,而美国人对角色的等级和协调的要求比较低;在时间观念上,中国商人不十分敏感,而美国人则特别珍惜时间,注重活动的效率;在沟通方式上,中国商人追求广义上的和谐与平衡,美国商人沟通比较容易和直接;在对合同的态度上,中国商人法律意识不强,美国商人十分重视契约。  相似文献   

10.
区域商人形象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商业环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桂商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研究区域商人公众形象的形成机制,探索区域差异对公众形象形成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区域商人公众形象认知存在区域中心主义倾向,本地公众对本地商人会给予更为积极的评价;区域商人媒体形象呈现正向影响公众形象认知,区域商人公众形象认知会高度影响公众的行为倾向;不同区域公众的商人形象认知建构来源存在差异,本区域公众会受媒介传播感知和人际传播感知的双重影响,而其他区域公众则主要受媒介传播感知影响。研究结论为区域商人形象塑造和提升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人很早就已十分活跃.从上古时期的诸多现象上看,早期的中国商人作用不可低估.而且从早期的文献上看,诸子百家对商人并没有过分的贬低之词,尤其是"儒家"学说更是对商人给予了应有的肯定.早期商人不辞辛劳,兢兢业业,讲求经营之道,为活跃当时的社会经济甚至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种"勤劳致富、为国为民"的"原商"精神,值得我们后世商人学习.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全国商情》2012,(7):14
1"中国的商人现在基本都是跪和半跪的状态。"——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解读:利润最大化是商人的准则,而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中,文化因素导致商人的地位一直很低,甚至被歧视。现在一些商人最高的理想也就是从政,认为自己与权力为伍就是最高境界。如果商人永远是  相似文献   

13.
以沈万三这个传统贵商代表,比尔·盖茨这个时代商界巨子,这对跨时空的人物为符号,以商业文化路径为比较工具,探究特定文化背景,商人的商人人格以及商人的义利观与商人成败的内在关联;探究特定制度背景下,商业文化对商业行为不同的认知态度,对商人命运的影响.通过比较论证的路径,阐述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个商人成就一个企业、一个产品,他只是个商人。如果,他成就一方,带动了一个产业,那他一定是一个商人中的精英,是一个应该被我们感谢和铭记的商人。  相似文献   

15.
宋代"重商",是政府鉴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税收为国家财政带来大幅增加的现实,重视商人和商业而采取的政策.一方面,政府给商人以支持,提高部分商人的社会地位,商人可以入仕,有识之士对"商"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官府对商业的发展也给予控制和抑制.这表现在对商人实施的重税政策.  相似文献   

16.
广府商人、潮汕商人与客家商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府商人、潮汕商人及客家商人是粤商最主要的三个分支,他们来源、分布不同,个性、特征、发展阶段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元代江浙行省商业发达,改变了以往的文学生态:商业与文学结合,商人与文人交往频繁。商人依靠文人提高社会地位,文人依赖商人提高物质生活,扩大自身影响。同时,文人思想情感与文学风尚也发生了变化,商业、商人成为诗文的重要审美对象。部分商人弃儒从商或儒商兼济,丰富了文人创作队伍,其创作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客观的反映了经济基础与文学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的《史记》具有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从社会分工上为商人存在的合法性正名,从道义伦理上肯定了商人谋取财富的正当性,对商人致富过程主张善因利导,在商人富裕之后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兼济情怀。《史记》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当下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人很早就已十分活跃。从上古时期的诸多现象上看,早期的中国商人作用不可低估。而且从早期的文献上看,诸子百家对商人并没有过分的贬低之词:尤其是“儒家”学说更是对商人给予了应有的肯定。早期商人不辞辛劳,兢兢业业,讲求经营之道,为活跃当时的社会经济甚至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种“勤劳致富、为国为民”的“原商”精神,值得我们后世商人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贸易的载体主要是掌握先进技术的大陆移民。自唐朝开始,商人力量日益增强,先是中小商人,之后出现了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大商人、商人集团。唐宋元时期的经营活动以商人独资经营为主,明清时开始向合资(合伙)经营转化,且经营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