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殷久勇 《银行家》2012,(1):34-35
正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下发,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为农业发展银行加大支农力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济区建设旨在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和农业大省,应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高等教育作为中原建设区的核心力量,对经济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等教育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提出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曾佑蕊  陈燕 《财经》2011,(23):78-81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已是箭在弦上.据悉,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会同国家有关部委为指导意见出台开展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河南方面亦拿出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建议稿)》(下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拉开序幕。《中原经济区规划》与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一起,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总结历史经验,立足现实需要,展望未来发展,为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政策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序运行、健康发展需要河南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培养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综合实力,打造中原创新人才培养高地,成为河南高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强信贷支持农业规模经营是进一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湖南省益阳市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作用、金融部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的做法和成效及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中原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推进资源共享,实现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郑汴金融同城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自2006年《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郑汴一体化以来,郑汴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缓慢,关键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本文以开封视角阐述了金融同城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金融同城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推进郑汴金融同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作为典型地区,分析平顶山市4个县(市)5乡7村的农用地流转数据,发现新时期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农地流转土地规模化、流转方式以传统方式为主、流转期限两极分化等特点,存在社会保障不健全以及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因此,河南省土地流转不仅仅要建立良好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还要处理好流转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已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河南省将在中部崛起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郑州市提出了"全面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战略规划。随着新一轮的都市区建设,保险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论述保险在现代产业体系、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体系四个体系中的机遇,提出了保险如何为中原都市区的建设保驾护航,发挥其社会资源管理功能和社会生产管理功能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已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河南省将在中部崛起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郑州市提出了全面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战略规划。随着新一轮的都市区建设,保险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论述保险在现代产业体系、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体系四个体系中的机遇,提出了保险如何为中原都市区的建设保驾护航,发挥其社会资源管理功能和社会生产管理功能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将持续深入地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是希望在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同时,为全国同类地区探索出一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可以改变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条块分割、零散经营的现状,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内蒙古农牧区土地流转规模小,形式单一,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要着力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这个发展定位对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旨在分析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完善内蒙古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并给出内蒙古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依据湖南省益阳市案例,从科学技术、自然条件以及人口经济政策等方面,考量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此,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念,研究新型粮食生产大户补贴政策,以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许方 《济南金融》2014,(1):61-66
我国细碎化的耕地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亟待探索农地集中新模式。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从减贫效应方面对六种农地经营权集中模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土地流出的带动作用和流入方的经营规模、劳动密集程度呈正相关;农地流转的稳定程度对非农业就业有较大影响,流转时间越长、流入方经营越稳定,非农就业受农业的影响越小;贫困户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而脱贫的主要途径是农户间自发流转。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模式、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保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是转变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迈向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重庆与其他省市一样,积极探索农村流转的新路子,在这方面的勇敢尝试,值得总结和反思。我们只有不断打破陈规,大胆开拓创新,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正视前进中的困难,才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4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鼓励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近年来,延边州内各涉农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还受制于现行农村土地流转法制及机制不完善、产权不清等问题。有必要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流转市场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入手,为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全面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掀起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体系;另一方面还应将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发展农地金融业务,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地票交易、农地承包权证券化等多样化农地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下简称“三类农业大户”)流转。近年来,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农村贷款需求无论从额度上还是数量上都在逐年增加。吉林省作为国家的粮食主产区,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机制,建立农村金融新模式,有效解决吉林省“三类农业大户”发展的迫切融资需求问题,为其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撑,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012年12月31日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所体现的财产权、发展权、自由平等权进行论述,以期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实现强农惠农富农,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成为“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农村规模化粮食种植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2013年以来,龙井市加大了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3月,龙井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已达660家,其中家庭农场达130家,比上年增加42家。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