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正迅速席卷全球,并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与此同时,服务于低碳经济的碳金融也应运而生。如何通过商业银行向低碳银行的转型,推动碳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进而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指明了碳金融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回顾低碳银行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并由此提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构建低碳银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金融也得到迅速发展。众所周知,碳金融是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的,要实现碳金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然而国内金融界迄今对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还相对滞后。本文在对碳金融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归纳总结商业银行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探寻加快推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卢彦博 《时代金融》2014,(14):131+133
随着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碳金融市场也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迅速崛起,交易规模逐年增加,交易平台和交易工具也日趋多元化,发展碳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碳金融的形成和发展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现状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对碳金融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究,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市场的发展障碍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形式,日渐为各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重视。我国敏感地探测到了碳金融未来蓬勃的发展前景,碳金融交易日益活跃。本文主要是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展碳金融业务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和经济形势,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全新的变革。低碳经济的出现对商业银行来讲,是机遇,也是一个重大挑战。本文通过阐释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相关概念,在分析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信贷业务、CDM项目、碳排放量的方面进行业务创新,从而建立核心竞争力,尽快跟上国际商业银行在世界经济低碳化道路上的脚步。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凸显。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防治雾霾等环保议题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雾霾天气的持续增多,给人民的出行、健康均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因此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发展低碳经济的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碳金融的产生是低碳经济长期发展的金融产物,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领军人物,拓展碳金融业务是大势所趋,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转型和发展空间的扩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碳金融范畴与概念的界定、碳金融发展状况、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三个方面,为后续对碳金融如何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毛欢  马淑君 《云南金融》2012,(3X):145-145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和经济形势,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全新的变革。低碳经济的出现对商业银行来讲,是机遇,也是一个重大挑战。本文通过阐释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相关概念,在分析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信贷业务、CDM项目、碳排放量的方面进行业务创新,从而建立核心竞争力,尽快跟上国际商业银行在世界经济低碳化道路上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不断实践,特别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更是坚持节能环保、防污排污,大力植树造林,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低碳节约的发展之路,形成系统、全面的绿色发展理念.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理念数量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迈向新的百年征程过程中又一伟大的战略部署,实现这一目标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与领域的市场重新定位与重构.碳中和目标的刚性将带动现存产业、行业、区域布局的激烈变革,对商业银行本身及商业银行服务的对象产生深度影响.商业银行作为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调节工具,承载着通过金融工具激发或约束服务对象低碳行为,助力碳中和发展目标实现的历史责任,同时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也要向低碳银行转型.多重目标的压力需要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与手段等多个维度上进行深层次改革,构建新阶段商业银行低碳金融的发展摸式,助力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低碳金融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如何创新发展低碳金融从而实现业务经营转型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在国内外学者和实务界研究的基础上,从碳金融的内涵出发,梳理了碳金融的五种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实际,为商业银行下一步的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闫贵壮  何畅 《中国金融》2022,(11):29-30
<正>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的方向。为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速碳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在支持传统高碳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国内碳交易市场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经济学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概念修正了利润效率模型,基于成本最小化概念从营业费用的角度修正了成本效率模型,结合财务指标分析了中国、德国和美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比较优势。研究发现,德国商业银行以资源利用效率见长;美国商业银行结合混业经营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强,不仅非利息业务收入水平高,而且资产流动性强、净息差水平高;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创新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得益于政策性利差及低风险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大型商业银行资源利用效率低。银行创新类业务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而传统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成为保持盈利水平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7—2018年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财务数据和基于尾部依赖度量的系统性风险,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在经济上行时期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在经济下行时期会增加系统性风险;第二,按照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来看,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衍生金融负债业务、理财及代理业务创新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而衍生金融资产业务和信贷业务创新会降低系统性风险。本文对实证结果提供了可能的经济学解释,并基于实证结果及原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即将加入WTO,大批外资金融机构将登陆抢占市场,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金融创新,因为今后的竞争就是创新的竞争,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文章以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为切入点,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以探求商业银行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国家,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开放度逐渐提高,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而我国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依然较弱.本文从产品创新的现状出发,指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着产品整合程度不高、缺乏创新自主性、产品独创性比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7年年报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负相关,公允价值计量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的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在当前鼓励创新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应当大力提倡金融创新,通过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来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The release of new asset management rules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regulating the asset management busines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financial risk. It has also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management of banks’ off-balance-sheet (OBS) innovation. This paper uses unbalanced panel data on 75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7 and combines a theoretical and an empirical model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bank OBS innovation and bank risk ta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asset management regulations. The analysis finds (1)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BS innovation will increase bank risk taking and (2)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rigid payment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risk taken by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when providing OBS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我国金融创新历程和现状发现,当前银行业基于各种目的开展的诸多金融创新看似符合自身理性,但总体形成合成谬误,本文以信托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构建软预算约束动态博弈模型探索金融创新的驱动机理,对金融业完善金融创新路径和监管部门改进监管方式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实现中国奇迹"第二季"的更高水平的主动开放措施。自贸区推行的监管模式改变、贸易转型升级、金融体制创新三大"政策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三大效应":改革示范效应、要素集聚效应和区域联动效应。对商业银行而言,上海自贸区为银行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和业务空间,同时有利于商业银行强化业务创新。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自贸区释放出来的政策信号,抢抓金融体制创新的机遇期,通过加强政策持续跟进和研究、跟踪客户的需求、加强区内外联动、强化业务创新等措施,积极应对自贸区建设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推动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同的银行在金融创新上采取的模式也各有不同,具体而言有: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以及合作创新。本文从金融集群的角度,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上海金融集群内中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模式展开分析。通过对三种金融创新模式的博弈研究,得出在目前的情况下,中资银行适合采用合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碳金融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中国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排放权的最大卖方。本文围绕清洁发展机制,从国内碳排放定价权、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模式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战略问题。提出应重视从搭建卖方价格机制的角度建设我国碳排放权市场,把发展自愿减排机制和建设CERs市场共同作为发展我国碳市场定价权的核心内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三种碳金融业务模式,并给出了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核心能力的建议;提出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大平台参与国内碳市场布局分工,以先试先行的碳金融模式吸引金融机构和促进金融活动的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