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首江  边磊 《济南金融》2004,(12):60-60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具有储蓄和转账功能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也应运而生。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推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存在若干问题,主要包括: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会计核算难以确认: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日常管理难以操作: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一刀切”侵犯了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共有49.10亿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3169.57万户,占比0.6%;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8.78亿户,占比99.4%。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存款人因投资、消费、结算等凭个人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开立的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银行结算账户。在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比例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由于其具备转账结算和个人储蓄账户功能,越来越受社会各界所推广和接受。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存在的问题现行的《人民币账户管理办法》未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从2003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把个人储蓄账户分离为储蓄和结算两种账户。客户账户被认定为结算账户后,除可以办理现金存取、汇兑、代发工资、转账结算、代缴水电费等基本业务外,还增加了签发个人支票及可能签发汇票、本票,跨行转账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办法》在规范单位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加强账户管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社会各界对新《办法》有什么反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企事业单位和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  相似文献   

5.
深化银行结算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存款人可凭个人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这不仅是我国银行账户及结算法规建设中一次重要的制度变更,也预示着国家法规将允许个人合法地成为办理转账结算的主体。但现行《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及其会计核算手续是以单位和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设计的,大部分结算方式是不允许或限制个人办理的,如各家银行至今没有开办付款人为个人的转账支票签发与受理业务,这与国家倡导的支持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满足存款人利用银行结算账户办理结算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的账户管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账户管理的现状 自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将我国银行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四大类.在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结算账户按存款人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存款人以单位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存款人凭个人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在<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对各类账户的开立、使用和撤销都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各家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自2003年9月《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凭借其较为齐全的结算功能、开立和使用的便利性,业务量和交易金额不断增长,但账户在使用和管理方面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疆个人账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适应了新情况的变化,加强了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但由于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存在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存款人不理解、管理措施和监控手段相对较落后等原因,《办法》的实施增加了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实际操作的难度。一、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实际操作中的难点1.打破账户开立的属地原则给银行对存款人开户的审查增大难度。如果存款人在异地开户,从《办法》精神上理解,开户银行应对存款人是否确实在本地有经营活动负有审查责任,但是《办法》没有规定存款人异地开户时…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3年9月1日施行,1994年10月9日发布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办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并提出了一些新规定,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了新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新办法》满足了经济活动各方当事人的结算需要,有利于规范银行业的竞争、防范金融风险,为进一步做好账户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新办法》在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界定、适用范围、核准申报环节等方面的重要改进内容同1994年颁布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相比,《新办法》在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界定、适用范围、核准申报环节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和重要改进。1.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界定和适用范围。《新办法》中规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相似文献   

12.
张森 《济南金融》2005,(2):58-59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对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方式进行了较彻底的改革,满足了各经济活动主体通过银行结算账户自主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需要,确立了银行结算账户生效日制度。明确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范围和审核标准,凸现了反洗钱的指导思想.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近期在笔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调查中,发现了诸多问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村金融》2004,(4):36-39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后,各营业机构在执行中陆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现本刊与财务会计处共同就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对《办法》实施中典型问题的解答刊发如下,以便进一步做好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9月《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凭借其较为齐全的结算功能,业务量和交易金额不断增长。为深入了解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业务的发展情况,本文拟在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新《办法》在增设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异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突出基本存款账户的统驭地位和取消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限制条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修改和突破,为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和客户资源重新分配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异地开户、异地贷款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加强包括公私联动和跨区域分支机构之间联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一、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人银行结算账户在划分和使用规定上难以界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未将储蓄账户纳入管理范围,只是规定自然人可以在已开立的储蓄账户中,选择申请并确认为个人结算账户.《办法》实施后,部分银行机构开立的"一卡一折"(存折与借记卡相对应)无法被界定,只能游离于结算账户管理之外.  相似文献   

17.
倪旸  王哲 《西安金融》2003,(11):36-37
人民银行制定新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在9月1日实行。1994年颁布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现行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结算账户管理的需要。新的《办法》就是在这种形式下出台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  相似文献   

18.
徐宁 《济南金融》2004,(9):26-27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是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账户管理制度较分散。目前,账户管理相关规定分散在多个制度和文件中,迫切需要整合和完善。例如《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与《人民币结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相比较,增加了核准账户种类,细化了印章管理,丰富了部分“个人”身份证件类别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开立加缀账户,  相似文献   

20.
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支付结算、维护金融秩序、化解金融风险和抑制经济犯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作为切入点,分析该办法自2003年实施以来宏观金融环境以及微观金融活动的巨大变化,进而得出新形势下加强银行账户管理的迫切性;通过割析办法实施中的现实困境,最终提出完善我国银行账户管理“四位一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