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堂春 《魅力中国》2010,(3):328-328
金圣叹在对《水浒传》的评点中揭示和总结了一系列小说创作与批评的经验,为中国叙事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声音等许多方面,金圣叹已经突破了古典叙事理论的藩篱,显示出某种卓越的现代眼光,极大地影响了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等小说评点家。尽管他还未能完全区分叙述者视角与人物视角,但是已经隐约觉察到人物视角特殊的表达效果,以至在评点中多次将原作的叙述者视角改成人物视角;重视叙事的节奏变化.特别是情调错综造成的节奏之美;大大弱化公开叙述声音的响度,烛隐探微地发掘隐含的叙述声音,所有这些筚路蓝缕的理论开掘,为后来者提供了极为丰富,而又包含价值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
陈高红 《魅力中国》2013,(29):92-92
小说经典在“五四”之际走上了学术的舞台,在新文化中小说研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水浒传》小说学术化和经典化的过程当中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水浒传》成为了其中一个非常醒目的标志。通过对《水浒传》学术化以及经典化实际的分析和探究,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们对中国小说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了解到中国现代学术与小说经典之间的关系,从而将丰富而独特的《水浒传》学术文化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史慧 《魅力中国》2009,(19):54-54
本文分析了《水浒传》中的称谓词,发现许多称谓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但也有许多称谓发生了较大变化。还有一些称谓词在《水浒传》中的使用颇为复杂。本文还讨论了沙博里《水浒传》译文中一些典型的称谓词的翻译,试对称谓的汉英翻译问题进行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4.
郝道合 《魅力中国》2010,(4X):104-104
日本接受中国文化首先表现在对中国文化经典的吸收上,《水浒传》的问世,吸引了众多的日本文化名人。他们或翻译,或评论,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学习汉语的热潮。无疑给当时处于低潮的日本文坛带来极大刺激,同时也引起了日本各层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各具特色,林冲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林冲一生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性格矛盾性是造成林冲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同时他的悲剧人生又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林冲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丰厚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瑞 《理论观察》2014,(5):105-106
《水浒传》中商家使用多种文学语言、文学句式修辞来创作广告,通过广告语言增强商业广告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产生有效的沟通和促销效果。《水浒传》中商业广告的文学性无疑可以给现代广告予以有益启示,由此反思当代商业广告文学性的缺失。当代中国广告人应尽力彰显广告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根基,助推"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李小宇 《魅力中国》2009,(15):117-118
"起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较有特色的一部分,而以写江湖为务的《水浒传》中绰号尤为精彩,但是由于观念的限制,对绰号的研究往往停滞在娱乐性上,忽视了其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反应个人品行。本文以《水浒传》中较有特色的十个人物绰号为例,分析其蕴含的礼貌色彩以及作者施耐庵的情感活用,试图对礼貌的使用绰号做出一点突破。  相似文献   

8.
杜启洪 《走向世界》2011,(25):14-15
一部《水浒传》,演绎出一个个侠肝义胆的英雄故事。从义薄云天的兄弟情义到替天行道的报国情怀,《水浒传》里英雄人物的"义气"被特别宣扬与推崇,这也许就是人们喜爱《水浒传》的主要原因。"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人在郓城",作为水浒故事的发源地,山东把"义气"不断发扬光大,诚实守信、有情有义的山东人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9.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是《水浒传》故事情节的一大转折,此后一个原本独立、叛逆的民间团体沦为受雇于政府的武力组织,并在其后一系列的平叛活动中消亡。在这一过程中,由游民"忠义"观推导出的"化义为忠"思想对宋江等人的行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底层社会边缘群体"忠义"思想的剖析有助于理解宋江等人的归路选择,也对《水浒传》结局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的结局,因梁山英雄的纷纷遇害和被迫自缢等情节而令人不忍卒读.这一悲剧结局表达了作者批判谴责奸臣恶吏的创作主旨,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忠义思想的局限,并在客观上构成了对"招安"道路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这部凝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巨著,历经千年,仍为国人津津乐道。这部名著具有永恒的魅力,不仅因为它达到艺术的极致,其中也蕴含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水浒传》问世于14世纪中叶,正处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当时的封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适合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当时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条件是维护社会的正常生产秩序,扶植农民生产力的发展,打击破坏生产力发展、欺压人民、横行霸道的反动势力和剥削者。从这一点出发,《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是积极的。《水浒传》所反对的是蔡京、高俅、童贯等中央的反动势力和祝朝奉、曾长者及西门庆、蒋门神等地方的大小恶霸、地痞。是这些  相似文献   

13.
胡丽 《理论观察》2006,4(6):41-42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挣脱开现实社会奴役和束缚着的枷锁,在各类文体中大放光彩,其社会地位堪称“巾帼不让须眉”,而《水浒传》中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两类女性,重新回归现实的牢笼,地位遽然下降,在构建名著的过程中仅仅充当着陪衬和附庸,造成文学中女性形象描写的倒退。  相似文献   

14.
任辉 《黑河学刊》2008,(2):35-37
东方古代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仅仅出于为生存而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需求的生命哲学。《水浒传》忠义孝悌意识与对基本生存条件强烈追求的精神实质是一例证。这种文化现象根源于物质财富的匮乏和社会公平的根本性缺失。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和最基础的精神安全,成为中国古代人们所孜孜以求的首要目标,也是解读中国古代文化密码的重要线索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谁是李鬼?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李逵的大名几乎妇孺皆知。这当然是拜《水浒传》所赐。过去,这部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主要依靠书本和说唱剧目等方式传播,到了现代社会,它又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电玩游戏,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这些五花八门、持续不断的传播与覆盖,产生了地毯式轰炸的效果,李逵和《水浒传》里的其他主要人物一样,想  相似文献   

16.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李逵的大名几乎妇孺皆知。这当然是拜《水浒传》所赐。过去,这部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主要依靠书本和说唱剧目等方式传播,到了现代社会,它又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电玩游戏,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这些五花八门、持续不断的传播与覆盖,产生了地毯式轰炸的效果,李逵和《水浒传》里的其他主要人物一样,想不出名都难。  相似文献   

17.
众水浒“好汉”是在《水浒传》的第七十一回之前走上梁山的,综观他们上梁山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被官府逼上梁山、被梁山好汉逼上梁山、在水泊快乐生活的吸引下而落草梁山、为躲避刑律的惩罚而上梁山、被情势所迫不得已而归顺梁山、因慕宋江之名或在宋江的劝说下而上梁山等等。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与世界》2012,(7):62-63
孙绍全,笔名水石,1944年生于合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协理事、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美展,1997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孙绍全画展》并出版《孙绍全画集》。孙绍全早年从事油画、水彩、版画,后来致力于连环画创作,为《水浒传》创作  相似文献   

19.
剩女、剩男,不是新生事物,早在1000多年前的大宋,就早已是剩女漫山遍野、剩男铺天盖地了。 《水浒传》就是力证之一,查查108将的户口本,触目即是“单身贵族”。  相似文献   

20.
义气山东人     
刘德增 《走向世界》2011,(25):20-21
受《水浒传》等古籍中那些"好汉"的牵连,义气被与"哥们义气"、"江湖义气"等画上了等号,充满了贬斥之意。在现代社会看来,义气是非理性的。古今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义气是肯定、颂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