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越 《证券导刊》2013,(25):26-26
稀土价格从6月开始反弹。根据百川资讯的数据,6月中旬氧化镨钕的最低价格为25万元/吨,到7月10日报价为28万-29万/吨,距离最低点有不到20%的涨幅。氧化镝和氧化铽分别从6月初的1150元/公斤、2350元/公斤涨至上周的1570元/公斤、3050元/公斤,涨幅分别为37%和30%。稀土价格出现反弹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是稀土价格经历了从2011年年中至今持续两年的下跌走势,已跌至2011年暴涨前的水平。按照25元/吨的氧化镨钕和11年最高点价格140万元/吨计算,目前的价格仅为2011年高点价格的1/5。现在的价格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呢?我们调研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2.
邓新荣 《证券导刊》2011,(29):61-61
价格传导较畅通,多方面因素需考虑年初以来,原材料稀土价格涨势惊人,其中金属钕从年初的34.5万/吨涨到7月8日的185万/吨。公司价格传导较为畅通,大部分可以转移出去,但由于产品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性以及考虑产品毛利率和公司的发展前景,所以产品一季度涨得少,二季度涨得稍多,  相似文献   

3.
施毅 《证券导刊》2012,(41):89-95
除钪之外(钪为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钬、铒、铥、镱、镥、钇。  相似文献   

4.
稀土价格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稀土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表现及回顾 (一)近期稀土价格再次出现震荡。自2010年8月以来,我国稀土价格开始大幅上涨,2011年年初平均涨幅更是超过200%,部分品种的价格涨幅超过6~10倍,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价格涨幅来势之猛,振幅之大为历史上所罕见。  相似文献   

5.
兰可 《证券导刊》2008,(16):53-54
包钢稀土是国内稀土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公司氧化镧的价格由年初的1.9万元/吨上涨至目前的3.8万元/吨,短期内涨幅达100%,行业基本面不断改善,同时考虑到包钢稀土在稀土各细分子行业的控制力增强,销售策略的适时调整,未来业绩有望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声明表明,中国自6年前有记录以来首次提高了稀土出口配额。 中国控制着全球97%的稀土供应。稀土是各种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原料。中国利用出口配额来支持价格和限制全球供应,引发了贸易伙伴的抗议。  相似文献   

7.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说的一句话,如今仍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稀土指化学中镧系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钇等17种元素,其在当代科学界公认的“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六大新科技领域正在而且必将得到大量应用。美国的35个战略元素和日本的26个高技术元素,都包括了全部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8.
稀土的命运     
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中国稀土以占全球36%的储量,一度“敞开大门”供应了国际95%的市场需求。稀土不“稀”是中国作为稀土产业大国面临的最大尴尬,而这一尴尬在国家力挽狂澜的产业政策调整之下正得到短暂的改变。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看到稀土价格翻了十几倍,但这一现象是暂时的狂欢还是有利于中国稀土产业整体走强,至今仍无定论。  相似文献   

9.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上。 稀土指化学中镧系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共17种元素,其在当代科学界公认的“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六大新科技领域正在而且必将得到大量应用。美国的35个战略元素和日本的26个高技术元素,都包括了全部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0.
巨国贤 《证券导刊》2014,(27):49-50
2013年百亿稀土收储至今仍未实施,目前2014年时间过半,面对WTO倒逼压力,预期国家收储有望在近期执行。我们认为,在稀土打私与大集团整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大规模国家收储必将推动稀土价格短期内迅速上涨,由于此次收储品种以中重稀土为主,因此相关中重稀土元素的价格弹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
施毅 《证券导刊》2013,(44):70-71
公司的央企背景以及集团尚未注入的丰富稀土资源赋予了其龙头地位。当前稀土进入“政策市”,价格有望反弹,在大集团组建和收储预期的背景下,我们预计五矿稀土作为龙头有望跟随稀土行业出现反弹,因此给予目标价30元,空间30%,对应2013~2015年动态PE分别为293倍、116倍和84倍,给予其“买入”评级。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以来,中美贸易大战里多了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中国是稀土大国,储量和产量都位于全球首位,而美国同样拥有稀土资源,但其产量却为零。中国以世界36%的储量供应世界90%的出口,可以说,中国以一己之身满足世界各国对稀土的需要。但是,巨大的出口量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巨额利润,却是资源的流失、环境的破坏。本文从中美稀土之战谈起,分析中国大量出口稀土引发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叶培培 《证券导刊》2013,(32):50-51
由于年底前WTO很可能裁定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败诉,我国稀土出口限制可能将于2015年初放开(期间有一年的抗诉期作为缓冲)。因此,国家迫切面临着采取市场化手段替代行政化手段以控制稀土供给的现实压力,而稀土大集团整合无疑是实现市场化手段控制稀土供给的最佳途径,维护稀土国际定价权地位也为国家推进大集团整合提供了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对稀土产业的干预政策已初现成效,稀土价格的高歌猛进宣告了中国稀土廉价时代的彻底终结,无序与贱卖已成往事。不过,价格波动过大、下游企业停产、高端应用技术研发迟滞等因产业失衡产生的现象均表明,中国稀土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相似文献   

15.
徐毅鸣 《中国外汇》2011,(20):22-24
中国政府对稀土产业的干预政策已初现成效,稀土价格的高歌猛进宣告了中国稀土廉价时代的彻底终结,无序与贱卖已成往事。不过,价格波动过大、下游企业停产、高端应用技术研发迟滞等因产业失衡产生的现象均表明,中国稀土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相似文献   

16.
政策     
《中国税务》2011,(7):7-7
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2号)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该文明确要健全税收、价格等调控措施。大幅提高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抑制资源开采暴利。改革稀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政策调控力度,逐步实现稀土价值和价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种新材料、新能源的不断研发,稀土越来越引起更多国家的重视。中国在稀土的储量、产量及出口量上都处于世界首位,其中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拥有稀土的工业储量占世界的43%以上,占国内的87.1%。尽管如此,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稀土产业向经济优势转化却面临一些瓶颈,如稀土开采利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尾矿坝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稀土储备能力有限,储备资金明显不足,缺乏国际贸易定价权、话语权等。本文围绕稀土行业发展现状,针对稀土行业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从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稀土产业发展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赵志宏 《中国外资》2011,(6):226+228-226,228
中国的稀土储备量、稀土市场份额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稀土的价格却连续走低,许多稀土开采、加工企业连年亏损。本文深入探析中国定价权丧失的原因,并通过分析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稀土的命运     
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中国稀土以占全球36%的储量,一度敞开大门供应了国际95%的市场需求。稀土不稀是中国作为稀土产业大国面临的最大尴尬,而这一尴尬在国家力挽狂澜的产业政策调整之下正得到短暂的改变。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看到稀土价格翻了十几倍,但这一现象是暂时的狂欢还是有利于中国稀土产业整体走强,至今仍无定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历史分析法,本文对美国稀土生产和贸易进行了总结,并对美国稀土的国家储备制度进行了分析。2009年以来中国强化稀土管理后,美国学术界、国会和政府对是否恢复开采国内稀土和重建稀土储备制度等进行了讨论。目前中国已经丧失资源优势,建立稀土储备制度更加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