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勇  林晓冰 《价值工程》2012,31(24):292-293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是企业为了塑造或提升自身形象,运用统一的传达识别系统,将企业理念或文化传达给企业的内外公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的一种战略性活动和职能。本文从探讨CIS(Corporate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的理论渊源入手,分析了高校校园开展CIS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院校校园CIS建设策略和应避免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紧扣时代脉搏、结合武钢实际、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大力推进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标识识别系统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是做强做大武钢的必然选择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产生而产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佛山城市发展的三大特征、三大格局和三大挑战,本文构建了佛山城市定位的"半核理论",提出了佛山城市的目标定位:代表纯岭南文化水乡特色的珠三角半核国际名城.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气息的企业,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伟大征程中,孕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这"三大精神"的感召下,集团公司通过顶层设计,统筹组织、系统推进,在全集团全面开展理念、视觉、行为三大识别系统建设,建立起了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时代特征和航天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吉林市城市形象及公交站点导视识别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目前吉林市城市规划建设中还不够完善的导向识别系统,经过对城市公共意像的思考、城市文脉的挖掘、城市空间尺度与结构的安排、城市的人机工程学依据及城市陈列和光环境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具体的举措建议。希望借助品牌资源整合平台,群策群力,大造舆论,强化公交导向识别系统的重塑及城市品牌形象的再次提升,提升全社会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吉林市城市形象及公交站点导视识别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目前吉林市城市规划建设中还不够完善的导向识别系统,经过对城市公共意像的思考、城市文脉的挖掘、城市空间尺度与结构的安排、城市的人机工程学依据及城市陈列和光环境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具体的举措建议。希望借助品牌资源整合平台,群策群力,大造舆论,强化公交导向识别系统的重塑及城市品牌形象的再次提升,提升全社会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地区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城市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的因子包括生态背景值、地域特色性、形象元素组合性、节点及节点等级性、区位指向性等.珠江三角洲地区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存在较多问题,如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现代标志性建筑较多而缺少岭南地域特色,可营销的标志性少等.鉴于该区域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现状,在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深挖岭南地域特色,系统开发标志性题材,配置多级、多层次的标志性形象,有计划建设标志性景观形象识别系统等对策,认为在标志性形象管理上应规划先行,实施政府主导的整合营销战略,把标志性形象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产品来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8.
王睿  张赫 《城市问题》2015,(2):8-14
在城市特色趋同化背景下,构建以资源特色、能力特色、环境特色为三大系统的量化评价体系,综合德尔菲分析法、问卷调查、指标量化统计等研究评价方法,提出了多层级、多目标的城市特色评价指标及计算步骤。以天津、南京、成都、深圳为例,进行特色指标赋值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以上四大城市进行了整体比较、系统比较的差异化研究,并对具体项目建设方向进行了类型划分,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与发展路径,以期为城市特色的保护、继承与重塑提供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及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75,自引:10,他引:65  
全球气候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快速城市化面临巨大挑战.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理想选择.首先综述低碳发展的有关理念和策略,提出适应于中国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理念和模式.总结了英国和日本等国发展低碳城市的实践经验,并分析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认为国内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走中国特色之路:发展和减碳结合、经济与社会并行、政-企-民共治.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3个重要组成部分描述了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构成,通过这些描述来讨论商业银行的CIS设计理念,认识商业银行品牌化经营的关键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规划验收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已批准的建设工程进行规划监督检查的基本环节,城市规划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是进行规划验收重要的基础工作。文章结合长沙市的具体情况对基于GIS的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实施方法作了具体的探讨,对规划验收竣工测量工作的流程、作业方法、内业成图处理及成果入库方法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赵煜明  朱红梅  罗寅  陈云  袁露影  黄河 《价值工程》2011,30(15):158-159
运用SPSS13.0软件,以GDP、市区人口、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住宅投资完成额、住宅施工面积、住宅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为自变量,采用1999-2008年10年数据,建立线性模型,对长沙市住宅价格这一因变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沙市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是GDP、住宅施工面积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后对长沙市住宅价格的合理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了 R TK 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结合长沙市的实际情况,介绍了 R TK 基站系统在城市中的建立及其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长沙城市会展品牌定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探讨了长沙城市会展品牌定位的迫切性,并依据长沙城市形象定位,及对长沙文化产业、现有文化会展品牌的分析,阐述了将长沙会展业定位为文化会展城市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本文在对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6.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协同物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联辉 《物流技术》2008,27(1):5-7,30
根据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协同物流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该城市群区域协同物流体系构建的框架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何爱平 《价值工程》2010,29(33):103-103
建设环保和生态化的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目标,生态理念影响下的道路设计也应当符合一些生态化的设计原则。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利用景观的改造来实现对道路环境改善和提高,以此形成生态化道路服务于城市。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的世界地位来自于其总体实力和网络地位的总合,同时城市世界地位的巩固和维持也离不开必要的支撑条件,因此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共包括总体实力、网络地位和支撑条件三个评价维度.这个指标体系的特色是判别标准和建设路径的统一,世界城市与"三个北京"的有机统一,以及超越了传统国际城市和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实际测评结果显示.北京在...  相似文献   

19.
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城市空间布局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规划建设的空间布局,就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演化在地域空间上留刻的有形足迹.今天,人们看到的以二环路为痕迹的"凸"字形北京旧城,就是明代祖先的创世杰作--明北京城.明北京城在世界享有盛名.其中最精彩的是它拥有一条贯穿全城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全城建设均以轴线为核心,对称有序展开,中轴线是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的传世之宝.现代北京人,用他们的聪明智惠,创造新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描绘新生灿烂的北京城,"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新区"、"分散集团式"、"绿化隔离带"、"两轴两带多中心"、"中轴线与长安街东西轴线十字交叉骨架"等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理念、布局模式,把新北京推向一个更加广阁、更加丰富多彩的地域空间.城市的地城空间扩大了,但是,空间布局的根却始终没有变,这就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传世之宝--南北中轴线,新北京颁布的每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都坚定不移地维护中轴线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轴心地位,整个城市就是从这里开始,不停地向四周"排兵布阵"的,这就是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莱阳各类食品交易市场在胶东半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莱阳具有区位、行业、商户、品牌等诸多做大做强的优势和潜力,但也存在规划布局、观念、环境等方面的局限与不足.通过实地调查和科学统计分析研究,认为:规划建设一处集批发采购、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绿色食品城,趋优逼劣,整合现有市场资源,形成食品行业发展航母,面向胶东及东北地区,辐射全国,接轨国际市场,是实现莱阳食品市场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