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银行危机后,墨西哥采取了若干监管体制改革措施,银行业发展基础得以巩固。但是,银行业以及金融当局又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银行业几乎都成为外资银行的天下,二是银行业缺乏竞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马飞 《甘肃金融》2014,(12):28-32
2014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对首套房确认、首付比例和利率做出调整,也是审慎监管工具的具体运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在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工具箱中,贷款成数(LTV)限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被认为是兼具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功能的监管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新兴经济体,如中国、韩国、中国香港等,已尝试运用LTV监管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缓解金融顺周期性,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2003~2013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建立GMM广义矩估计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该风险承担渠道受银行审慎监管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拨备覆盖率与风险资产占比衡量的银行风险承担成负相关关系,流动性比例与其比成正相关关系。(3)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等越高(监管力度越大)的银行,货币政策对其风险承担影响的敏感性越弱,其中前三者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增加,而流动性监管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康卫东 《海南金融》2022,(10):33-44
随着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业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之余,也带来诸多新类型风险,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造成肘腋之患。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应围绕审慎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三个维度,构建更具专业性、穿透性与统一性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并从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两个方面阐释了“为何”与“如何”构建“三维一体”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双刃剑”.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金融资产结构优化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发展路径.首先介绍影子银行的定义、范围、影响等,阐述中国影子银行的动因、特征和规模.其次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鉴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及影响的复杂性,本文认为在治理原则上应当趋利避害、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6.
路蒙佳 《金融博览》2006,(10):32-33
20世纪70年代金融自由化思潮对金融市场管制政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金融自由化的思想影响了相当一批发展中国家,南美、东欧许多国家开始对外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包括银行市场。但是,这些银行市场在开放的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引发了人们重新对市场开放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双刃剑"。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金融资产结构优化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发展路径。首先介绍影子银行的定义、范围、影响等,阐述中国影子银行的动因、特征和规模。其次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鉴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及影响的复杂性,本文认为在治理原则上应当趋利避害、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8.
本专栏上一篇文章讨论了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对审慎监管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阐释。所谓审慎监管就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所实施的必要监管。而且,针对防范单体金融机构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和针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只不过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前,宏观审慎监管长期被忽略或忽视,使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最后酿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因此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成  相似文献   

9.
《华南金融电脑》2004,12(10):111-111
《银行行为监管:银行监管信息化》(分上、下册)是《软件行为学》系列著作中第二部学术著作。《银行行为监管:银行监管信息化》讨论了银行领域在物理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风险监管这一世界性重大课题。课题包括风险监管信息内  相似文献   

10.
标准的现代金融理论的模型与范式,基本上局限于“理性”的分析框架中,对金融市场的行为进行了理想化的假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学者日益重视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异象,而这些异象的理性解释不能令人满意。行为金融理论正是金融学家在研究金融市场异象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理论体系。行为金融借鉴了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研究成果后,将人类心理与行为纳入金融学的研究,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社会动因来研究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韩秀明 《财政监督》2004,(12):57-58
一、斯蒂格勒的管制理论斯蒂格勒在1971年发表的《经济管制论》中,首次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分析了管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把管制变成了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管制由此成了经济学分析的对象。斯蒂格勒认为,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是社会每个产业潜在的资源或潜在的威胁。国家可以而且确实通过禁止或强制、取走或给予资金等方式有选择地帮助或损害某些产业、厂商。经济管制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解释谁从管制中得益,谁因管制受损,管制会采取哪些形式,以及管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1、管制产生的原因斯蒂格勒认为某一利益集团从效用最大化目标出发,通过成本收益比较来设定自己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2.
银行监管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划分为总体监管和12类分项监管;银行大股东属性包括政府类、金融企业类、外资类等.总体监管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风险;大股东为工业类、金融类企业的银行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而家族类银行的风险程度较高;通过对分项监管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加强对所有权、资本要求、经营活动限制、外部审计要求、流动性、存款保险制度、退出及监管效率八个方面的监管可降低银行总体风险,而加强准入、内部管理、资产分类配置、信息披露这四类监管反而会增加银行总体风险.  相似文献   

13.
王蕾 《中国外汇》2008,(7):28-2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资本跨境流动越来越对一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重要影响,资本流动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如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等都在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市场化或行政性手段进行过长期或暂时的资本流入管制措施。泰国也于2006年底试图部分恢复资本流入管制,在当时掀起了巨大波澜。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家》2008,(2):174-179
2007年11月11日至20日,应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和新西兰储备银行的邀请,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率团考察了澳、新银行业的发展和监管情况。其间,先后与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新西兰储备银行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谈,并对澳新银行、西太平洋银行进行了参观访问,详细了解两国的银行监管和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世界银行监管数据库,本文实证研究各国银行监管对银行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1)对银行证券活动的监管会显著地影响银行发展,同时这种监管也显著地提高了银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对银行不动产活动、保险活动的监管不会显著地影响银行发展,同时这种监管可以显著地降低银行危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其他方面的监管对银行发展与银行危机风险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监管机构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球主要经济体及主要国际机构均加大了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和改革力度。在此背景下,新加坡金管局也进一步强化了其自身的宏观审慎监管要求,明确提出了宏观审慎政策的政策目标,厘清了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政策之间的补充和协调关系,完善了从风险识别到政策响应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与监管流程,并研究推出了较为丰富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方法与政策工具。本文对新加坡金管局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目标、框架及工具进行了研究整理,以期对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有所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18.
金融法律风险是指因金融法规缺位或对法律条文的歧义产生误解、执行不力、规定不细等原因导致无法执行双边合约,造成金融机构财产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受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灾难性的金融事件的影响,比如巴林银行的崩溃,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拟在2007年元旦实施)首次将法律风险列入  相似文献   

19.
国际银行监管的演进是对危机的不断反思和总结,风险为本的监管确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文在对此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就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成效及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我国银行监管正在经历一场因监管价值观变革所引领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20.
国内银行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银行国际化历史来看.世界跨国银行先后出现了三次大的全球化浪潮。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30年代,以英国银行为主.扩张区域以殖民地国家为主,属殖民帝国银行的全球化,跨国银行被称为殖民银行:第二次浪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结束于80年代,以美国和日本银行为主,扩张区域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全球化;第三次浪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西班牙等欧洲银行为主.扩张区域集中于拉美、中东欧等新兴经济区,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也积极对外扩张.形成多元化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